同樣優秀的兩個女人,追求一個男人時,誰會取勝?

我熱情似火時,你跑掉了

我冷若冰霜時,你回來了

Section1 A女太熱情,太黏人

他是公司數一數二的精英分子,是女同事們眼裡公認的男神。愛慕他的人便明裡暗裡地湊上來各種獻殷勤,明著示好的人,有兩位。

A,是熱情如火、開朗大方的女子,更是他工作上的得力助手。無論外表還是內在,都是能與他匹敵的。

B,是溫婉嫻靜、淡雅沉默的女子,也是他工作上的必要搭檔。論學識家境、長相氣質或能力,也可以與他站在同一個高度上並且邊走邊談。

當然,除去這些外在的附加條件,他也知道這兩位女子跟他,是有話可說並且能心靈相通的人。所以,在那些擇來選去的愛慕者裡,他的天平會有意識地在她們身上左右傾斜。

但一時左右為難,不知該接受、取捨誰好。於是在心裡暗暗決定暫且放著不要拿起,靜觀其變後,再確定最適合自己的人是誰。

A那邊見他的態度不卑不亢,若即若離,只談公事不談私事,便有些沉不住氣。她頻頻與他接近,噓寒問暖,工作、生活一律照應到。

而且只要有出差機會,她也極力申請與他同行。這樣一來,除了工作之餘的私人休息時間,她都在他的左右。

像個牛皮糖,又像個影子。看上去親密無間,內裡他卻覺得與之心裡有了距離。因為她像個蔓藤一般,無形地纏繞在他身上。雖有實質的體貼、關心,工作幫助。卻覺得呼吸不夠放鬆、順暢了。而A並不知道他的內心變化,每天仍在他身邊晃來晃去。

幾番下來,他悉數知道了她的所有。比如家人境況、她一路成長的歷程等。她對他,毫無隱晦,坦誠相對。

Section2 B女尺度不遠不近,不卑不亢

儘管如此,他卻不自覺地把目光繞過A看到B那裡去。

那個女子,在接到他的目光時,總是恰到好處地一笑。那笑,如春日暖陽,不熾熱,不冷漠,不急不燥,讓他覺得妥帖、舒適。

而她與他的工作交接,也總是公事公辦的樣子。從不多言多語,偶爾想對他表達點愛意,也只是寫個郵件,或是送個貼心小禮物給他。

她也關心他,但從不過問他的行蹤,從不要求他為自己做任何事。打電話給他,他若兩三聲不接,她便掛斷不再打來。

她也會煲了湯問他,要不要來喝,或是發個信息問:“要不要給你送來?”他若不回覆,她便不再叨擾,自行喝掉。

而A,若有為他做了吃的,必定是送到他面前,抑或直接殺到他家門邊。他覺得,那總在眼皮底下的A女,像一團火,像夏日的炎炎烈日。似乎一不小心,就要烤化他。

後來,他選擇了B。

這就涉及到一個戀愛技巧,追求或是想得到一個人時,也像是一種欲拒還迎,欲擒故縱類的遊戲。

其實呢,即使喜歡一個人,也得跟他保持一定距離。在未開始前,表達情意和心思是正確的,但是表達過後,選擇權和決定權交給對方,如果可以,把主動權和行動權也交給對方。

就好比我說:“我喜歡你,但是你若不喜歡我,就算了,我會收回我的喜歡。如果你正好也喜歡我,那麼請你走過來。”

Section3 有距離,才能進退自如,或者取勝

大概就是要這樣,才能進退自如。

表白和先喜歡上對方,並不失自尊,也不用顯得卑微。但是,若對方不喜歡或是還需要考慮,那就不要再主動騷擾和追趕他。

同時,這個自我展示還是要的。你賢良的那一面,你優雅、溫柔的那一面,你知性、冷靜或是能力卓越的那一面,聰慧又善解人意那一面,都可以展示。

只是這展示,也得有技巧,自然地、自如地、恰到好處地流露就是了。

這也說到人與人交往和相處尺度的問題,太近了,容易出問題,太遠了,又容易淡然和生疏。那麼要掌握好那個不遠不近的度,就需要你自己來感受和行施了。

如同這A、B姑娘與那男子的故事。若將他們的際遇比作海,他便是那波浪,A則是船。雖與他貼身相依共沉浮,卻時時有波動顛簸和危險。那B女,卻像天邊雲朵,默然與他相對,從而交相輝映自在美好。

所以,在投身情海的初期,提醒自己不要變成波浪貼身追船,還是做那與他遙遙相望的神秘雲朵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