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丨你是一矿小学毕业的吗?

青春石嘴山丨深夜电台

夜听团·在你耳边

周六晚十点

和你说晚安

作者丨陈东

石炭井一矿职工子弟。喜好文字,笔耕不缀,写有散文、诗歌、小说数十篇,五律古诗数百首,散见于各网络媒体。本文节选于陈东所作《石炭井短歌》。

主播丨雅琪(石嘴山新闻传媒中心)

●●●

那时,我和父亲住在一矿单色宿舍楼。

父亲的宿舍还住着白爱民、胡淑云。有时候赶上父亲他们倒班,宿舍就我一个人。

早晨,东山的晨曦,照亮宿舍的窗户。到点,我就会醒过来。

从小,每天我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早晨,不用别人叫,到了该起的时候,我自己会叫醒我自己。

在老家农村,冬天的早晨,黛蓝的天空,几颗稀疏的星星,西天一轮大大的金黄的月亮。不知道鸡叫过了几遍,偶尔有几声狗叫。

这时候,没有人叫我,我就醒了。我爬起来,穿好衣服,去寂静的村子里,叫几个要好的伙伴去早读。

早晨,出了宿舍楼,沿着街边,到一矿大食堂对面的早点摊,我会就着父亲上班发的保健——一个圆圆的大面包,喝上一碗豆腐脑,然后开始我一天的上学、放学的周而复始的路。

往南经过一矿商场,一矿五金商店,左拐,过了大沙河,不远处的前方,就是一矿小学。学校在工人新村的边上,学校的门前,就是石炭井的南北方向的大沙沟。

学校有两道门,第一道门,是两扇铁栅门。进了第一道门,两边是两排平房,那是老师的办公室。第二道门是个门洞,过道的墙上画了花花绿绿的黑板报。穿过门洞,红瓦红墙,四周一圈平房,都是教室,中间清一色的红砖铺地,那是我们的操场。

门洞右拐第一间教室,就是我们班——五年级一班。

早晨,东山上升起的嫩黄的太阳,给整个校园涂抹上温馨的金色。

在门洞里,我遇到了班主任王元雷,他手里拿着语文课本,第一节应该是语文课吧。看到我,王老师笑了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谢敏抱着一摞作业本,从办公室那过来,远远的看见我,冲我挥了挥手,也没有说话。

每个班每天上午的前两节课上课前,全班同学总要唱两首歌。《脚印》、《军港之夜》、《大海啊故乡》……每次都是音乐课代表起一个歌,然后大家跟着唱。

唱歌时,我站在我们班门口,我看到王老师在在讲台上,动情地看着我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芒。看着老师,我们扯着嗓子,卖力的歌唱。我们在暗暗的较劲,看哪个班唱得响亮。

校园里飘荡着清脆的歌声。没有一个人。

我的同桌,魏秀清,也起劲的唱着。无意中她瞄了一眼门外。看到我,她冲我微微笑了一下。她还是戴着红领巾,一件格子上衣,两条长长的粗辫子。

入秋以后吧,上演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真是红遍了大街小巷,走在街上,随处都能听见那荡气回肠的歌声。一时之间,这也成了我们每天必唱的一首歌。“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每次唱这首歌,我都感觉满脸发烫。我真想不到,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竟然能把一首粤语歌,唱的像模像样,还是那么的铿锵有力。

那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开始流行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一开始,班里好多同学还不会唱,甚至还不知道这首歌。音乐课上,老师就找会唱这首歌的李德利和谢敏,像领读课文一样,一句一句的教大家唱。“河山只在我梦莹,祖国已多年未亲近,……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班里安静庄严,同学们一句一句认真的学唱。我的心里,激动不已。

站在窗外,我默默的看着李德利。西天的太阳,透过窗户,涂抹了李德利一身的金色。李德利的学习不太好,让他教我们唱歌,他应该感觉很是荣耀。李德利一脸的严肃,不好意思的看着门口。

我知道,李德利没有看见我。

冬天的早晨,温馨的路灯下,飞舞着片片雪花。广播里放着歌曲《脚印》。“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深啊有的浅。”环顾周围,路上都是模糊的上学学生的影子,恍惚的走在歌声里,走在熟悉的路上……

小可爱们如欲投稿,投稿邮箱:

szsgqt@126.com

青春石嘴山·YOUTH SHIZUISHAN

文:陈东(文章有删改)图:百度贴吧石炭井吧、美篇及网络等

主播:雅琪(石嘴山新闻传媒中心)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石嘴山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旨在服务广大青年,长期接受商家合作共青团属性公益活动,如有意向可致电0952-221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