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是他们的小剑童,台湾武侠三剑客:司马翎 卧龙生 诸葛青云

回顾台湾武侠小说最初十年的发展历程,无疑1958年是最具有关键性的时间坐标。这一年不但有号称全国第一大报的国民党《中央日报》与联合报相继投入“武侠长篇连载”的阵营,点燃了各报副刊争奇斗妍的战火;同时也由这一年期,陆续诞生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武侠新秀及脍炙人口的杰作(不限于报刊连载小说)。此后三年名家辈出,乃进而揭开了1960年代武侠创作鼎盛时期的序幕。今举其荦荦大者如次:

司马翎(吴楼居士):《关洛风云录》(1958)、《剑气千幻录》(1959)、《剑神传》(1960)、《断肠镖》(1960)、《白骨令》(1960)、《鹤高飞》(1960)等。

司马翎

卧龙生:《飞燕惊龙》(1958)、《铁笛神剑》(1959)、《玉钗盟》(1960)等。按:之前计有《风尘侠隐》(1957)与《惊鸿一剑震江湖》(1957)已结集出版。

诸葛青云:《墨剑双英》(1958)、《紫电青霜》(1959)、《天心七剑》(1960)、《一剑光寒十四州》(1960)等。

左一 卧龙生 中间 诸葛青云 右一 古龙

在这批武侠新秀之中,伴霞楼主年纪最长、出道最早,居于老大哥的地位;而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三人则为当时最耀眼的明星,号称“台湾武坛三剑客”。由于他们三位并驾齐驱,皆负盛誉;而小说风格及创作手法、审美诉求却互有异同,各成家数,均对1960年代的武侠创作趋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