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計「歷史故事」

文 董明吉

【作者簡介】董明吉,1957年出生,家住夏朝大禹建都的古城,最早被稱為中國的地方——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禹王鄉禹王城村。早期從事電影放映工作,現打工於夏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好美術、攝影、寫作,曾在省市縣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2015年在運城市文化局、《運城日報》社舉辦的“我讀書我快樂”徵文活動中《我與書的故事》獲得二等獎。現為中國衛生攝影家協會會員。

美人計【歷史故事】

最早的美人計發生在夏縣禹王城。

美人計是《三十六計》之一。是利用美女誘人的計策,此計是用於軍事行動難以征服的敵方,而採取這種“糖衣炮彈”的方式,先從思想意志、精神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

運用美人計有三條策略:一是投其所好。讓對方接受美人後沉迷其中,然後產生威力。二是伐情損敵。在敵人心理方面發動進攻通過伐情來消磨敵方意志。三是相機取事。摧毀敵人的精神堡壘,積極創造或尋找發動武力的機會。

那麼,最早的美人計發生在什麼地方?它的主人公又是誰泥?

她就發生在山西省夏縣禹王城!美人就是妺(mo)喜!

妺喜,有施氏,又名末喜,是夏朝第十七任帝,也就是最後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

夏朝末期,夏桀荒淫無恥,暴虐無道,濫用酷刑,專橫跋扈,非正義征討。全國上下怨聲載道,怒不可遏!

有個有施氏方國部落,年年納貢,歲歲來朝,臣服於夏王朝。他們看到王室衰敗,朝廷腐化,有施氏帶頭不朝貢。

夏桀怒髮衝冠,決心用武力遏制有施氏,殺雞給猴看。浴血奮戰了幾個月之後,有施氏首領看形勢難以對付大夏,不得不放棄抵抗。有施氏打聽到夏桀是一個好色暴君,便將有施國最美的的公主——妺喜獻給了夏桀,夏桀得到妺喜以後,第一眼被妺喜的姿容所陶醉,夏桀十分寵愛妺喜。

夏桀為了博得佳人一笑,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付出許多生命的代價。妺喜見禹都宮殿陳舊很不高興,桀為了討好妺喜在中條山的瑤臺頂上修築宮殿。

《竹書紀年》載:“築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夏桀在瑤臺山上大興土木,建造一座高大華麗的宮殿,高的看起來像藥傾倒的樣子,因此,這座宮殿被稱之為瑤臺傾宮。傾宮內有瑤臺瓊室,象牙鑲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奢華無比。

如果說,夏桀為了滿足妺喜興修瑤臺寢宮,是起碼的硬件建設的話,那麼,吃喝玩樂作為軟件開發,則需要廣納奇才的奇思妙想來完成。妺喜絞盡腦汁,冥思遐想,精心釀造花樣百出的娛樂嘉年華!

妺喜有三個癖好,一是愛看大臣、官吏在規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裡飲酒,二是笑聽撕裂絹帛的聲音,三是喜歡穿戴男人的官帽取樂。

《列女傳、孽嬖傳》載:“妺喜者,夏桀之妃也。美於色,薄於德,亂淫無道,女子行丈夫心,佩劍戴冠。桀既棄禮儀,淫於婦人,求美女積之於後宮,收倡優,侏儒,狎徒能為奇偉戲者聚之於旁。造浪漫之樂,日夜與妺喜及閨女飲酒,無有休時。置妺喜於膝上,聽用其言,昏亂失道,驕奢自恣。為酒池可以運舟,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其頭而飲之於酒池,醉而溺死者,妺喜笑之,以為樂。”

意思是:妺喜是夏桀的妃子,非常美麗,淫亂無德,經常女扮男裝,身佩弓箭,戴上男人官帽嬉笑開心。夏桀被妺喜的姿色陶醉,為了博得心上人的開心,從民間劫來良家女子,廣收歌舞雜戲藝人、身材矮小的侏儒、陪主人戲戲湊趣之人,聚集在燈火通明宮殿裡,增加取樂氛圍,嬉笑歌舞,夜以繼日。夏桀也善飲,天天帶著妺喜來到這裡,觀賞那些能飲酒的人跳進酒池裡喝酒。抱著妺喜,一切聽從妺喜的話去做,昏庸無道,荒淫無度。酒池很大可以划船,桀請來三千多人飲酒高手,赤身跳進去就喝,喝醉了倒在酒池裡也沒人敢救,看著被淹死妺喜非常開心。

“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帝王世紀》載:“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以順其意。”意思是妺喜喜歡聽撕扯絲綢的聲音,絲綢撕裂她就笑,夏桀下令宮人搬來織造精美的娟子,在妺喜面前一匹一匹撕開,以博得妺喜的歡笑。一條條刺耳的“嘶嘶”裂帛之聲在宮廷蔓延,一匹匹靚麗絲帛摧殘殆盡,妺喜彷彿聽到夏朝的江山“嘩嘩”在倒塌,彷彿看到大夏社稷四分五裂,國破家亡,彷彿看到了在鳳凰涅槃中有施國雨過天晴,春回大地,再也不會受到敵人的威脅,人們都像自由飛翔的鳥兒遨遊神州,闔家團圓,幸福安康。於是妺喜笑得揚眉吐氣,趾高氣揚,笑得花枝招展,風光無限,笑得地動山搖,天旋地轉。

裂帛聲似山河破,大夏基業付東流。在刺耳的“裂帛”聲中,在醉天夢地的野歡之中,妺喜終於找到了毀滅大夏的最佳途徑,那就是消耗他的國力,動搖他的根本,讓夏桀嚐嚐親手釀造的苦酒:“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的後果。

妺喜的哭與笑成了夏桀決定政策的依據時,註定了大夏國的亡國之日就要來臨了。在妺喜的誘惑下,夏桀就像中了魔咒一樣不能自拔,“怒髮衝冠為紅顏!”一天天、一月月不上朝理事,在青臺後面的樹林裡每棵樹上掛上肉,稱作肉林,在肉林旁邊挖一個可以划船的大池,池中灌滿美酒,稱作酒池,令三千餘名裸女獻歌載舞,餓了摘肉充飢,渴了趴池痛飲。夏桀終日沉迷於肉山酒海中,以淹死、醉死甚至用酷刑殺死臣為樂事,或身居於瑤臺山傾宮之中驕奢淫逸,整天自編自導地演繹著醉生夢死的國產豔情大片。妺喜深知,靠有施國一國之力不可能動搖大夏,如果有強大的商國加盟,則推翻大夏指日可待。於是妺喜與商湯派來的間諜伊尹聯合,共謀滅夏大計。

妺喜這個悲劇人物角色,是一個沒有人權的俘虜,從少女開始離開父母家人,離鄉背井,遠離故土,來到舉目無親的禹王城,葬送美好青春年華,為了宗族的生存,為了有施國的安寧,她像牛羊一樣被拱手轉讓,還要強顏作笑,天天忍受夏桀的蹂躪。縱然夏桀對妺喜恩寵有加,但誰又能懂得妺喜內心忍辱負重的酸楚呢?也許是這種藏於心底的國恨家仇,使得妺喜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之心更加強烈。妺喜懂得欲速則不達,牢記使命,以智取勝,憑著夏桀的恩寵與信任,輕而易舉地獲取了對自己不設防的大量軍事機密,包括夏都國防守護圖。

《國語》載:“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從這句話中得出兩個信息,一是桀十分寵愛妺喜,二是妺喜和商湯的臣子伊尹勾結,出賣了桀,使得夏朝亡國。

國破家亡夢方醒,原來紅顏是禍水。這一天終於來到了,商湯召集兵馬進行了戰前動員,宣佈了催人奮進的《湯誓》,召集人馬推翻大夏。並說:“夏桀的德行敗壞到這個程度,現在我們一定要去討伐他!”商湯與夏桀在鳴條崗(夏縣水頭鎮張莊村)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商湯大獲全勝。

多行不義必自斃。大夏傾倒,商朝屹立。立了大功的妺喜願望終於實現了,真是蒼天有眼啊!慶幸之餘,妺喜得知夏桀並沒有處於極刑,而是流放南巢(安徽省)。夏桀罪孽再大,畢竟是一國天子,商湯不願意背上弒君罵名。可是妺喜心有餘悸呀,難道不怕放虎歸山?難道不怕復仇豺狼?難道不怕死灰復燃?妺喜打算回國與親人團聚,這樣的結局妺喜改變了主意,她要隨夏桀一同去南巢,只有這樣她的家人才能平安幸福,自己才可以心平氣和,心安理得。妺喜跟隨夏桀來到南巢,貧困交加,三年後一起病死、餓死在南巢,也沒有機會與家人、親人見上最後一面。

自古以來,都把中國歷史上的妺喜、妲己、褒姒、驪姬,稱為四大禍國妖姬,妺喜被冠予妖姬最早的創始人,妺喜定會抱恨黃泉。妺喜是中國歷史上,為報國恨家仇的第一位復仇女神,但被牢牢釘在了華夏史上第一位“紅顏禍水”的十字架上不能自拔。千古第一位亡國王后、第一位狐狸精、第一位女間諜、第一女特工等帽子接踵而來,令她死不瞑目!

妺喜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亦集萬千罵名於一生。鄧繼明在《紅顏禍水》寫道:“紅顏非禍水,賤妾也可惜。千憂惹是非,皆因塵俗起。”

妺喜,傾國傾城,展示了巾幗不讓鬚眉靚麗之風采;妺喜,捨生忘死,顯示了華夏女子堅忍不拔頑強之精神;妺喜,女中豪傑,詮釋了中國女性睿智勇敢之形象;妺喜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 “美人計”而 實現夢想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