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90岁老人带着3个儿子去祭拜父母,人老不忘祖!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老人在父母的坟前

今年清明节,小编就遇到一位90岁的老人,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和儿媳回很远的娘家祭拜老人的父母。老人本来有四个儿子,去年大儿子不幸病逝,于是带着三个儿子去祭祖,往年都是四个儿子跟老人一起去,年年不落下。

老人走山路去祭祖

孝道,永远不忘祖宗的恩德,永远不会违背父母。孝、敬,敬是用老师做代表,孝是父母代表,把对父母的孝,对老师的敬,对家里所有的亲人,长辈、晚辈,再扩展到天下一切人,叫“凡是人,皆须爱”。

祖先是我们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根。不忘初心、不忘祖先、不忘根源,不忘来时的路,砥砺前行。众多子孙每年的“冬至节”按人丁出钱,共同祭拜纪念祖先,对先人的哀思,用孝心把祖先艰苦奋斗、勤劳致富、行善积德创造美好生活的高尚情怀、崇高精神和优良思想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继往开来,永不止境。所以中华文化能留到五千年,还没有毁灭,有它的道理在。

不忘初心、不忘祖先、不忘根源,不忘来时的路,砥砺前行。这是无上光荣和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