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站在风口上的燕王朱棣,终于一飞冲天成了皇帝,是运气吗?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

运气是什么?

人类生存的宇宙是由一些基本原则制定的,这些就是所谓的天道,无法改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基因决定了猫吃老鼠是必然,而老鼠如何逃生跟猫如何吃到老鼠则是随机的。

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辛勤工作了六天,制定了宇宙的基本规则跟运行规律,从此就让宇宙按照这些基本规则运行,而上帝第七天就去休息了,从此以后上帝再也没有在这个宇宙出现过.....

换句话说,对于宏观世界来说,一切都是必然的。必然=“条件完全相同,则结果完全相同”。

只要条件相同,太阳必然每天升起。

但是对于微观世界,或对于单个人来说,又是偶然的。人由于力量的弱小,永远会有无法了解和掌控的事情。

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让你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因而运气是存在的,有些人就会中彩票拿走巨额的奖金,而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中一次五百万。

永乐大帝朱棣就是一个运气极好的人,好到大多数人怀疑人生。

且不说他生的好,就说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三次神风助战,如有神助,不是一次是三次。

换句话说等于今天,你连续三次买彩票中五百万。

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是很难成功的。

1,一是名不正,言不顺。社会自有秩序,挑战全社会的秩序需要极强大的力量跟自信心。

2,实力不如中央,以一隅对全局。

朱棣造反成功,成为“永乐大帝”实是因为三次不可思议的运气。

一,白沟河之战。

明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朱棣率20万大军与李景隆,平安率领的60万朝廷大军,大战白沟河。

朱棣率北军虽拼死奋战,但南军及先锋平安也不是吃素的,眼看朱棣及北军即将大败。

但突然刮起了大风,吹折了中军李景隆将旗,在封建社会人人都是很迷信的,大风吹断将旗让南军军心动摇。

朱棣北军军心大震,朱棣更是乘风纵火,风借火势,人靠火威,北军挥师猛攻。南军溃散,死伤十余万人。

白沟河之战是决定性的战役。北军从此实力胜过南军,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略上的主动。

如果不是大风吹折李景隆将旗,而朱棣北军又在上风口,朱棣焉能取胜。

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平安是英雄如何,南军实力强过北军又如何!奈何朱棣有运气。

二,夹河之战。

明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至三月,朱棣率燕师南下与名将盛庸率领的二十万南军战于夹河。

二十三日,双方复战,盛庸大军据西南,燕师控东北,激战半日,互有胜负。突然东北风大作,尘沙飞扬,燕师乘有利之风势,从左右两翼横击,盛庸军败逃德州,死伤10余万人。

朱棣是风神眷顾的“天选之子”吗?第二次风來助他。

三,滹沱河之战。

1401年(明建文三年)闰三月初七日,朱棣率北军与南军吴杰,平安部战于滹沱河。

朱棣是马上皇帝,亲率主力突入南军阵地,遭到南军的拼命反击,死伤甚众。

突然又是狂风大作,尘沙飞扬,朱棣乘风突进,南军溃败,被斩首6万余级。

此战后,建文帝失去了最后一点本钱,十三日,朱棣率军进抵南京,守将李景隆和谷王朱穗开门迎降,朱允炆于宫中自 焚死(一说出走为僧)。

朱棣即皇帝位称成祖,改元“永乐”。

实在是太过神奇,三次都是狂风助朱棣,而且朱棣都是上风头,更重要的是朱棣很好地运用了大风。

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朱棣就是三次都站在风口上的猪。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站在风口上,如何变成猪,毕竟大风吹的起猪,却不一定吹的起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