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命运的咽喉 我的人生我做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我读过《老人与海》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在不停的面对挑战,成功与失败,都是常有的事情,唯独不能选择放弃。因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个老人84天都没有钓到鱼了,大家都嘲笑他运气不好。但是为了生存,第85天他乘着他老旧的小船又出海了,而且向着更远的地方前进。三天三夜老人不但克服了海上种种的困难,而且与马林鱼搏斗了三天三夜,终于捕获到这条比小船还长的大马林鱼。而就在他计算着这条大马林鱼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这条马林鱼流出的鲜血引来了一只鲨鱼。老人用渔枪杀死了鲨鱼。然而这只是个开始,鲨鱼接二连三地出现,整整五批鲨鱼都来攻击小船,撕咬大鱼。在明知无法击败这群鲨鱼,保住马林鱼的情况下,老人没有放弃,依旧不停做着努力,鱼叉、匕首、船桨,一切能用的东西都已耗尽,直到老人也精疲力尽,伤痕累累,才摆脱了鲨鱼群。最终疲倦不堪的老人带着一副被鲨鱼啃干净的鱼骨回到了港口。这三天三夜的抗争看起来是很愚蠢的事情,但是恰恰是这个过程中老人的种种表现证明了老人坚定的自信和永不认输的魄力。

有的时候明知失败也要鼓起勇气一战,也许在你抗争之后你就会发现成功其实也并不那么遥远;有的时候遇到了绝境也不要放弃,因为每一次努力都会带来胜利的希望。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命运的精神。

正如我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和学习上的困难,是束手无策,放弃前进,还是勇于抗争,寻找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我们时常犯错,经验不足,但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在生活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应当想到别人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无论是平时点点滴滴积累的经验,还是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抑或是与朋友、长辈一起的讨论得到的结果,总会找出一个办法解决问题。方法总是比困难多的。而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成绩不好的科目,一定不要灰心,勤能补拙是良训。越是自己的弱项越是要加强训练,多练习、多提问、多思考。天才出于勤奋

曾经的我,每当遇到生活的低谷和感情上的问题,就怨天尤人,不思进取。而老渔夫面对众人的嘲笑,他付之一笑;面对上天的不公,他永不放弃;面对命运的挫折,他敢于抗争;即使最后失败了,也只不过当作人生的一段小插曲而已。每当我头脑中显现出老渔夫挥舞着船桨不断地拍打着露头的鲨鱼的时候,我就为自己的懦弱深深地感到愧疚和自责。我只是遇到生活中的小小挫折,就苦恼不堪,想要放弃。而其实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充满了坎坷和艰辛,如果现在就轻言放弃,那么将来又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呢?面对困难,只有笑对人生,与命运抗争,乃至战胜命运,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达到人生的颠峰。

遇到生命中的坎坷,不单单要敢于面对,而且要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战胜困难。只有不向命运低头,不断战胜命运的人,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我国古代很多先贤都有在逆境中生活的经历,然而他们没有被苦难击败,反而从苦难之中学会了坚忍,重新站了起来,铸就了伟大的人生。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都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描写的一段话。先贤们无不是在困苦之中,越挫越奋,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人生往往就是这个样子,越是贫穷的生活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越是悲伤的感情越能升华人的思想,越是无助的情况下越能体会人情冷暖。活着不只为了吃饭,战胜命运,即使失败,我也战斗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