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李嘉诚的母亲如何影响了他们一生?

每个聚焦自己职业生涯的人,都关注我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她的言行举止,常常在潜移默化间影响了孩子,甚至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对于很多企业家而言,如果没有母亲早年的言传身教、理解支持,就没有他们今日之辉煌成就。所以,某种程度上,企业家的母亲虽不是教育家,却胜似教育家。

01

任正非:从母亲那里学会无私

在任正非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艰难的处境中,父母的无私却给予了青少年时期的任正非很大影响。

他身上一直保持的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离不开早年母亲的言传身教,后来也渐渐融入了华为的企业文化中,“我的不自私也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任正非说。

当时,任正非的家里兄妹七个,加父母共九人,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来生活,并无其他来源。

“我经常看到妈妈月底就到处向人借3-5元钱度饥荒,而且常常走了几家都未必借到。直到高中毕业,我没有穿过衬衣,有同学看到很热的天,我穿着厚厚的外衣,说让我向妈妈要一件衬衣,我不敢,因为我知道做不到。我上大学时妈妈一次送我两件衬衣,我真想哭,因为,我有了,弟妹们就会更难了。我家当时是2-3人合用一条被盖,而且破旧的被单下面铺的是稻草。文革造反派抄家时,以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专科学校的校长家,不知有多富,结果都惊住了。上大学我要拿走一条被子,就更困难了,因为那时还实行布票、棉花票管制,最少的一年,每人只发0.5米布票。没有被单,妈妈捡了毕业学生丢弃的几床破被单缝缝补补,洗干净,这条被单就在重庆陪伴我渡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

父母的不自私,那时的处境可以明鉴。我那时14-15岁,是老大,其他一个比一个小,而且不懂事。他们完全可以偷偷地多吃一口粮食,可他们谁也没有这么做。爸爸有时还有机会参加会议,适当改善一下生活。而妈妈那么卑微,不仅要同别的人一样工作,而且还要负担七个孩子的培养、生活。煮饭、洗衣、修煤灶……什么都干,能量消耗这么大,自己却从不多吃一口。我们家当时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是这样,总会有一个、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那时候我真正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合一下,烙着吃,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后三个月,妈妈经常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也进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多了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

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02

俞敏洪:被妈妈逼着三战高考,终于走进北大

如果说俞敏洪最得意的成就是新东方,那么俞敏洪母亲的得意之作就是自己的儿子。她坚信自己的儿子会有一番作为,默默地为他扫除一切障碍,为俞敏洪铺路。俞敏洪说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是被母亲“逼”出来,这也证实了那句话,

“磨砺你的让你更坚强、更优秀”。

“有一年冬天下了雪,家里没有了草喂猪喂羊,我妈让我拎着篮子在野地里,把雪拨开,把雪底下的青草一颗颗割起来,割了整整一天。这一天成了我童年里最艰苦也是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几乎没有打过我。她根本不需要打我,只要看我两眼,我就知道自己必须加倍努力,否则后果会很严重。所以我的勤奋很大程度上是被我妈逼出来的。

我第一次高考,英语才考了33分。后来回到农村种地,但我妈不死心,听说家乡的一所初中缺英语老师,拼命到校长家走关系,说我高考考的就是英语,英语水平很好,硬是把我给塞进学校去当了代课老师。那一年我十六岁,英语勉强能够背完二十六个字母。

在我高考三战时,妈妈为了让我上英语补习班,想尽一切办法求到了城里的班主任家门口。她从城里回来那天晚上,刚好下着大暴雨,摔在沟里好几次。看到狼狈的妈妈,我立刻就明白了,这一次只有一条路了。在一年玩命般的学习后,我终于考上了大学。”

03

李开复:母亲把选择权交给了我

李开复的母亲是一个很宽容的人,但是只要和李开复的成长、未来相关,母亲就会特别重视,也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她总是要求,“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在这方面,没有通融的余地。”

因此,李开复在同龄人中,学东西很快,当其他同龄的孩子还躺在父母怀抱里时,他已经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这主要得益于母亲的教诲。

对于李开复而言,母亲在其人生的一些关键阶段扮演着超越母亲的角色,“孩子从小就需要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和判断力。很庆幸的是,早在40年前,我母亲就把选择权交给了我,让我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小时候,我一直渴望长大。而幼儿园的生活却是从新鲜,慢慢变得重复无聊,我跟母亲申请跳级、直接上小学。我跑回家,跟家里人说‘我不上幼儿园了,我要上小学。’母亲起先不赞成,我说‘让我尝试一下好吗?下个月私立小学有入学考试。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考试,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那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这句话真管用,母亲确信我不是一时冲动,她笑着说‘好吧,我明天去学校问问。后来,我以第一的成绩如愿进入小学,那一刻,母亲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我也不会忘记。从母亲的表情中我才知道,自己一丁点的小成功可以让母亲那么的骄傲。同时,这件事也让我懂得,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就有机会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感谢母亲给了我机会,去实现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尝试和跨越。”

04

潘石屹:母亲的谦卑对我影响很大

下海多年的潘石屹深深明白谦卑的意义,“无论是经商也好、从政也好、从事学术也好,得紧紧地依靠周围人,要是离开了周围人帮助的话,你自己会一事无成的。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个天才,才华横溢,常常瞧不起周围的人,这就是他最大的敌人。”

而这种谦卑始于他的母亲,“我觉得我比较善于跟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成为好朋友。这个跟我妈妈身上的一种谦卑——能够跟周围的人都能作好朋友——有很大的影响。”

“我记得我妈妈有一次病危了,住在一个部队的医院,住了十天之后,病稍微好点,就能出来了。这个病房里面一共三个人,这三个人都跟我妈妈是最好的朋友。你想,在病危的时候,到这个生死线上面,她都能够交到这样好的朋友,所以我觉得就是,一个人能不能团结,能不能团结周围的人,能不能交朋友,这是特别重要一个能力。”

05

李嘉诚:母亲教会我诚信

1957年末,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彼时,李嘉诚从意大利学习了塑料花技术,生意火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结果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而李嘉诚的人生转折始于母亲庄碧琴跟李嘉诚的一次谈话:“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工夫茶。”李嘉诚用地道的凤凰茶给妈妈泡上一道潮州工夫茶。

庄碧琴吩咐李嘉诚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认识老家开元寺法号叫元寂那个住持么?”

未等李嘉诚回答,庄碧琴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

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插话,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工夫茶。 庄碧琴呷了一口工夫茶,又接着说:“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一寂挑来满满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

李嘉诚打断母亲的话:“不是说好谁收获的谷子多,就选谁当接班人么?”庄碧琴笑了笑,说“是的”。

“一寂听了,不服气地说:‘分明我收获了一担谷子,二寂颗粒无收,怎么能够让他担任住持啊!’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于是,众人悦服。”

庄碧琴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听罢母亲的话,李嘉诚深有感悟。

不久,李嘉诚的诚信打动了银行、供货商和员工,形势因之好转,危机成就了商机,李嘉诚从此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06

王石:13岁时让我远行,一点不担心我登珠峰

王石的母亲的家庭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成绩优秀只是衡量综合素质优良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对孩子身体素质的锻造培养才是根本。这也成为王石后来当兵、读大学、开公司、登珠峰的关键,而这源于她在王石13岁时,敢于放手让孩子远行。

王石回忆,自己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从来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过,“母亲以她一贯的坚强告诉我,人只要不被困难打倒,就一定能打倒困难”。

后来王石登珠峰,家里人都很担心,唯独其母亲表现得非同一般。当时央视的记者采访她,问她是否担心王石的安危,老太太泰然回答:“不担心,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名字中的‘石’,是母亲的姓。我母亲是辽宁义县人,锡伯族人。锡伯族是一个著名的铁血民族,身为8个子女的母亲,她对儿女的管教向来很有气魄。

我读小学时,就被母亲委派带着弟弟、妹妹,千里迢迢从郑州到东北去看姥姥。我至今印象深刻:在郑州火车站,父母把我们三个送上火车,拜托一下列车员,告诉他们这些孩子在哪儿下,转身就走了。我当时也就13岁,带着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摇摇晃晃就踏上去姥姥家的旅途。

等我们一路晃到锦州小站,两天时间过去了,距离姥姥家还有十几公里的野路,我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仅仅凭着上一次来过的记忆,还要赶时间,因为如果天黑了就麻烦了。当时没有电话之类的通讯工具,本来应该下午三四点就到姥姥家的,结果三个孩子一直走到深夜12点。

我姥姥在家急得不行,唯恐村外的豺狼把外孙们给劫了去。这次行程实在要命,一到姥姥家,我就困了,一口气睡了两整天。这次以后,母亲每个暑假还是放心地让我们自己回姥姥家,每次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

07

结语

德国“幼教之父”、著名教育家德里奇·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由此可见母亲角色之重要。

对于企业家而言,母亲用毕生的经历来培养他们,没有母亲的牺牲,就没有他们今日之成功。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智慧、最深沉的爱,在母亲用爱打造的世界里,每一位企业家都是爱的优秀杰作。

中国职业规划事业开创者

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十七年

美国舒伯学派嫡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