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沒你想像得那麼簡單!

說起雪橇項目,你會想到什麼?你能分清它與雪車和鋼架雪車的區別嗎?要知道,在冬奧會所有的項目中,雪橇或許承擔著最多的誤解。分不清雪橇和鋼架雪車、雪車項目的人不在少數,甚至“雪橇”這個名字也帶來了不少誤會。

“之前家裡人問我,雪橇是從山上扒著板子滑下來的那個項目嗎?”說起外界對雪橇運動的誤解,雪橇國家集訓隊隊長範鐸耀有很多“槽點”。“特別搞笑的是,還有人問我們雪橇是不是狗拉的那種呢!”女隊副隊長鬍慧蘭也曾經遇到過同樣的尷尬。即使是對冰雪運動有些瞭解的人,看到雪橇比賽或許內心也會泛起一絲質疑——躺在雪橇上滑完全程,這個項目看起來難度也不大嘛!

雪橇其實絕對不止“躺著滑完賽道”這麼簡單,這項運動對選手的身體素質、臨場應變能力和技術動作的精確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出發時獲得良好的速度,雪橇選手必須具備出色的力量條件。想要順利通過雪橇賽道的十幾個彎道,選手們必須小心把控入彎和出彎時的身體姿態、角度與力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會造成路線偏移。

隊長範鐸耀就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碰撞經歷,而且還是在他非常熟悉的一條賽道上。只是因為心理上稍有懈怠,當時範鐸耀從拉脫維亞賽道的14彎出彎時出現失誤,最後頭撞到了15彎的小鐵架子上,眼部也縫了幾針。在高速滑行的狀態下,選手沒法停住雪橇,只能憑藉自身經驗控制方向,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意外,而且,由於雪橇運動員身上幾乎沒有保護裝置,一旦遇到翻橇或者碰撞,受傷乃至死亡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可以說,雪橇運動只是看似“低調”,實則驚險又精彩。

雪橇運動在國內發展的時間並不長,2015年第一批跨界跨項選材的隊員進隊,雪橇國家集訓隊才正式成立起來。目前隊中留下了11名一期隊員,今年5月至6月,隊伍進行了第二次跨界跨項選材,又有22名新隊員入隊。

這些隊員來自田徑、皮划艇以及球類等不同項目,在進隊之前,大部分人對雪橇運動不甚瞭解,首次登上賽道難免感到恐懼。“第一年剛上冰的時候還是害怕的,但後來發現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慢慢克服了恐懼。”回憶起剛上冰時,範鐸耀和胡慧蘭都不諱言自己的內心感受,但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恐懼感已煙消雲散。與他們一起進隊的這批隊員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掌握了滑行的基本方法,現在女隊的選手已經可以登上青年組國際賽場,並且獲得中上的名次。

“剛開始滑行的時候難免不順利,但當滑行次數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隊員們自然就會有對雪橇的控制力。”據隊伍負責人於果介紹,雪橇運動水平提升貴在滑行經驗的積澱,“可能在賽道上訓練一天,會比咱們在陸地上訓練很多天效果更好。”但由於國內雪橇賽道條件有限,現階段隊伍真正上賽道的訓練還是要在國外進行。從10月開始,雪橇隊就要進入連軸轉的國外轉訓階段,在緊張的冰時安排下見縫插針地適應著每一條賽道。

當然,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雪橇國家集訓隊也將迎來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賽道。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道預計將於2020年竣工,屆時,隊伍將會有更多本土訓練的機會。“接下來我們就要逐步提高在賽道上的成績,爭取在賽事中拿到更多的積分和更好的名次。”於果說,“當然最終目標還是在2022年取得好成績。”雖然中國雪橇隊與平昌冬奧會擦肩而過,不過,對於這支厚積薄發的隊伍來說,主場賽道上的冬奧首秀,反而更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