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澳纠集45国向这个“亲华国家”施压,日本却提供援助

摆脱持续数十年的战火之后,柬埔寨终于在25年前开始可以用和平方式选择自己的首脑。7月29日是第6次投票,超过800万民众可以参与。柬埔寨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实行内阁制,国会分为参议院与众议院,参议院有62席,众议院有125席。从1985年以来,作为“赤棉”战将的洪森就开始掌控这个国家,如今65岁的他已经在首脑位置上为柬埔寨服务了33年。从1998年以来,他每次都能赢得最多的票数。

由于洪森长期以来坚持“亲华”的立场,还在海洋问题上坚定支持中方,因此成为西方急欲拔除的对象。2018年3月,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纠集45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敦促柬埔寨首相洪森释放反对者。柬埔寨声称这些国家侵犯了国家主权。作为报复,美国已经减少了对柬埔寨的援助,而欧盟也将采取类似措施。西方国家还针对柬埔寨的纺织业进行制裁。

面对西方的污蔑,柬埔寨否认在投票选择首相的过程中存在不透明现象,因为40多个国家的306名观察员在7月29日进行监督。况且,洪森有充足的理由继续成为这个国家的首脑,因为他的成绩很出色。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柬埔寨都保持了7%以上的GDP增长率,2017年更是摆脱了最贫困国家的帽子,成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洪森的成功离不开大国的支持。从2012年开始,柬埔寨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东亚大国。2017年,中柬贸易额比上一年暴涨22%,达到58亿美元。截至目前,柬埔寨对华吸引的投资已经超过180亿美元(约合1224亿人民币)西哈努克港是柬埔寨第二大城市,也是该国唯一一个经济特区,就是柬埔寨的“深圳”。中柬多家企业在此共同打造了一个经贸合作区,是“带路倡议”的标杆项目之一,如今已经有100多家企业入驻,20000多人获得了工作岗位。

东亚大国不仅在经济上对柬埔寨进行扶持,在道义上也不遗余力地力挺洪森。7月18日双方庆祝中柬建交60周年,东亚大国给予柬埔寨极高的评价:虽然从面积上看不是大国,但柬埔寨在国际上树立了小国不畏强权、不惧压力的铮铮铁骨。

分析人士认为,东亚大国并非仅仅把柬埔寨视为一个需要拉拢的小伙伴,而是把柬埔寨当成重要的“战略国家”。尤其是马来西亚“变天”之后取消4个大型工程之后,一个可靠的柬埔寨愈发显得珍贵。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对柬埔寨的制裁和惩罚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只会促使洪森进一步倒向东亚大国。正是柬埔寨在2016年的东盟会议上阻止通过一个对华不利的宣言。

在西方纷纷怒斥柬埔寨的时候,日本的角色显得很尴尬。美国版的“印太战略”里,美日的分工很明确,即美国负责挥舞“大棒”,而日本则负责喂食“胡萝卜”。这种分工尤其体现在东南亚事务方面。不光是柬埔寨,为了争取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尼等国家,美日都是执行这套策略。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日本无法与西方盟友在柬埔寨问题上保持同步。最大的赢家是洪森,利用中日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柬埔寨正把利益最大化。为了这次投票,日本捐助了10000套专用箱,价值约750万美元。在4月份,日本向柬埔寨提供了9000万美元的赠款和援助。为了这次投票,日本投入近1亿美元,但安倍仍旧完败给中方。东亚大国向柬埔寨捐助的物资价值约2000万美元。为了支持洪森,东亚大国还宣布将提供约2.6亿美元(约合17.7亿人民币)的贷款,在金边修建一条新路。

外媒认为,7月29日的投票,实际是中日在柬埔寨的一次对决。日本的经济影响力与“带路倡议”相比,已经明显落于下风。对安倍而言,在争夺柬埔寨就是要遏制大国影响力在欧亚大陆投射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柬埔寨并未在“亲华”立场上有任何松动,这个结果应该令其十分失望。

西方哀叹,东亚大国在柬埔寨已经经营了60年,如今逐渐把渗透进柬埔寨的西方组织和影响力排挤出去。洪森拥有一个最忠诚的盟友。票数并不能改变现状,也许只是洪森的“声望指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