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超级交易者,遇到白量滔天赶快跑晚了将死无葬身之地

交易的智慧,醍醐灌顶:“阻力最小”的秘密

在这个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着“阻力最小”原则,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并未留意。

光与水的智慧

光是节约时间的典范,它永远以最短路径行进。在真空中,光以30万千米/小时的速率沿直线传播;反射时,光所走过的路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折射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例,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保持着特定关系。光的行为,取决于介质的根本结构,光在介质中始终以“阻力最小”的方式传播,任何一条其他路径都是“弯路”。

再来观察水。水的智慧,远非世间常人所能及。河道宽,则水流缓慢;河道窄,则水流湍急;水的行进路线也取决于河道结构,或直或弯。若水流遇到一块巨石拦路,它不会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绕道而行。

努力乃痛苦之源

那么先问个问题,你喜欢交易吗?你为交易努力过吗?(ps:这不是问你:你喜欢赚钱吗?你为赚钱努力过吗?)

现代教育崇尚努力和竞争。宣传名人早年充当“拼命三郎”的报道比比皆是,似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真是这样吗?让孩子每天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钢琴,将来他就能成为莫扎特?比别人多画两个小时的画,就能成为达芬奇?

“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没错。但不要小看那1%,它决定了剩下99%的汗水的性质。拥有这1%,努力便是成功之源;缺少这1%,努力只能成为痛苦之源。

努力,即试图用强大的意志克服“最小阻力”的约束,与环境和自身心境对抗。从这个意义来看,天才或许从来都没有“努力”或“勤奋”过,在常人眼里是在做拼命三郎,但事实上他们不过是顺应自己心灵的召唤而已。半夜12点,小莫扎特在练琴;凌晨1点,在父母棍棒驱使下的一个小男孩同样在练琴。外表相似的行为背后,是全然不同的结构。前者在享受整个音乐行云流水的过程,后者或许仅仅出于不愿挨打的目的。“顺心”根本无需努力,只有“违心”才需要努力。爱因斯坦曾说:“我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如果您发现自己每天工作都不开心,都在努力克服许许多多的障碍,一切只为等待发薪日,那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您不是做这件事的天才。

画家每画一笔,想着这一笔能给自己带来多少财富,他不会是一个好画家;不热爱足球,只希望借助踢球让自己拥有豪宅的球员,不会是一个天才球员;立志要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定得不了诺贝尔奖;不能享受投资和交易的过程,只求在交易中快速获利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好的交易员。

更看重“享受过程”,还是更看重“享受结果”,或许正是少数成功者与多数失败者之间的根本差异。克服内心的挣扎,试图用“努力”来麻痹神经,从交易的角度来讲其实就是逆势。那些让您彻夜难眠的交易单,十有八九会以亏损收场,因为很明显,您已经不是在享受过程了,而是在被整个过程煎熬,不断地寄希望于这个过程早点结束,好让自己最后得到“煎熬的回报”。不幸的是,人的心灵往往是最准确的罗盘,逆势而为不仅让整个过程痛苦不堪,而且结果也往往不尽人意。

改变结构,方能改变结果

以努力作为手段的行为是治标;唯有改变结构方能治本。这犹如治水,堵不如疏。要想改变河流的走向和强度,必须在河道上做文章。不想让水太急,可以把河道修宽一些;一味封堵可能决堤;而积极疏通反能引水灌溉农田。

对个人而言,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那么这时最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继续努力”。换一份工作,换一个环境,从结构进行调整,要比运用意志力重要得多。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搞清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做什么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让姚明去打乒乓球,巴菲特去做中文系教授,恐怕他们再怎样努力也难以获得现在的成功。一旦寻找到这份上帝安排的职业,就找到了心中的“势”,从而顺势而为,为过程而快乐,而非为了得到一个结果委曲求全。

对交易者而言,必须认识自身结构——性格与心理;认识市场结构——分形与波浪理论,做到知己知彼。市场是自然的函数。稳定获利的途径,也注定是一条阻力最小的通途;而非让人心力交瘁的战场。

第一步,就是从量化自己开始!

通过特殊股股性的量化来做套利交易。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量化给大家灌输量化的思维。

举个栗子:

老妖王-特力A,从2016年1月1号开始,

逢板必打,有打必有肉!

如下图所示,每个红箭头的涨停板第二天,都最少有一个高开的套利空间!有两次甚至是3连板!

这种模式慢慢传导到后续的妖王-中科信息、贵州燃气等等,直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相信,才因为一致性而失效,万兴科技就是第一只总妖王涨停被砸的例子。

最恐怖的是什么?

通过量化统计,这个模式,直到上礼拜之前才失效,命中率高达98%!

那么,这两年多的任何时间,如果你能通过量化,发现这个逻辑:这块肉,是不是可以很轻松就吃到!!!

今天,就为大家打开量化投资这扇门,告别虚无的感觉,用数据说话!

什么是量化?

量化投资其实就是定量投资,是通过分析一定的数据,在有合理逻辑的支撑下,运用某种策略所进行的具有胜率优势的投资。

量化投资有时候是看到某些现象,然后去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但这个结论能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策略,得看这个结论合不合乎逻辑。

举个栗子,

2016年以来,我们都会觉得A股的大盘股走势远比小盘股好,然后我们去分析数据,结论也确实如此。但如果根据这个结论,形成一个策略:任何时候选股优先大盘股和绩优股,再根据成交量在重要均线介入,你会发现,你跑赢了指数和绝大多数人。

但大多数人都喜欢忽略这种方式,因为慢,没有短线的追涨杀跌更能激发你的肾上腺素,只是跟数字打交道,机械化的操作。

艺在精不在博,把一种模式做精远比所有模式都一般要强得多。能盈利走,最重要。

为何做量化?

同样的,你一年以来的交易是盈利的,但是这些盈利到底是从何而来,是打板、低吸、追高还是套利,你只能凭借感觉来回答,而感觉是否正确,你无从知晓。除非你是板王这种类型,只有打板一种模式,那就非常容易量化。

但大多数人的交易模式都是各种因素掺杂,一直会有“噪音”来干扰你的判断,更不用说时间的关系,只能记得近期的交易,这就更容易让人产生错觉。

我们之前有位学员就是这样,他自我评估后,说他是一位短线选手,擅长追踪热点。我们分析完他近期一年的交割单,发现他只对了一半。

他90%的交易确实都是短线,2-3日就卖出。但是总体计算下来,最终短线的盈利只有2%(全年收益18%)。剩下的16%收益来自于为数不多的波段操作和1次打新收益。

我们给他的建议就是减少短线交易,加强波段持股。仅仅是这一点点的改变,才小半年的时间,他的收益就远超过往。

因此要量化自己的交易,知道自己能力圈的半径比大小更重要。

如何做量化?

1、设立一个EXCEL统计表,每日记录自己的交易

2、标注每笔交易的类型-低吸、打板、追高、套利等等

3、每周、月回测自己的交易,统计出盈利交易的模式

4、根据结果--减少无效交易,加强有效模式!

这个时候,根据客观的数据,而不是自己主观的感觉,多花些时间优化自己的交易模式,未来交易效率就大大提升。

白量滔天

图所示的股票走势,大家看看有什么特点?

上图个股除权以后,股价小阴小阳,出现阳线的时候没怎么涨,阴线的时候却跌了下来,也就是跌得多涨得少。从K线组合上看,白颜色比较多,再从成交量上来看,除权以后量也是白颜色多,尤其在a区间内白量比较丰富,白茫茫一片,这都是下跌途中放出来的白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就觉着像是一片大雨滑落下来,一片白量,我们就给这幅图取一个名字白浪滔天,取名是为了好记一点,赋予一点诗意嘛。白浪滔天,事情就麻烦了,说明主力在溃逃。遇上这种图形,就说明阴盛阳衰,这种走势不可靠。今后即使有反弹,反弹也是很微小的。只要是白量太大,情况就是不妙,大家要记住。特别是在高位,除权以后涨上来,又走出一个拱形状态,拱形中间又放白量,那就是一段涨势结束,一段跌势的开始,也就是主力溃逃的开始。

这只股票的走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除权下来后,在b点位置形成的筹码峰相当丰富。其实,它的上档筹码峰并不大,除权以后筹码峰才比较丰富,实际上b区间筹码峰的真实意义是与上档的筹码峰重叠的,复权以后应该是重叠的,所以b区间筹码峰规模相当大,现在根本不可能向b区间筹码峰进军,根本没有这种可能性,这个筹码峰太强大了。

另外,我们还看到一个断头铡刀。看到了吗?在c点有一个致命断头铡刀,就是这个断头铡刀,才形成了一个死芽,而就是这个死芽,才形成了后面的暴跌。死芽是暴跌的先兆,在这里也得到了印证。

当庄家获利丰厚时,如果高位反复出现白量滔天,那么只要股价再跌破120日平均线,则头部形成!

小结:

一段健康的行情应该是红肥绿瘦的,阳线多于阴线,阳线长于阴线,阳量高于阴量,这样的行情才是健康的。如果是白量滔天的话,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它间接反映了该股的供需状态为供过于求,如果这个特征出现在庄家获利丰厚的高位,则构筑头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当碰到白量滔天的个股时,要多加分析,尽量寻找到其它头部特征相互印证,及早退出为妙!

深度阅读:也谈投资最重要的事——敬畏人性

最近我开始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常常说的“敬畏市场”其实并不是简单指向市场本身,本质上还是对于人性的敬畏。市场先生本来就是反复无常的,但在市场背后困扰我们最多的还是人性中的弱点。有一位大师曾经说过,不要轻易去逆人性。人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弱点,让人类变得不完美,但更完整。最终,能够克服人性的只有哲学和信仰的思维。这也是为什么在投资中,数学之上是哲学,哲学之上是神学。

投资中最不需要的是聪明

资本市场是一个由几百万,上千万最聪明人组成的。要打败市场,聪明是最不需要的要素,做一个好的投资人,聪明也是最不重要的因素。市场是所有人组成的智慧,而聪明只是依靠个体。在任何时间,个体都无法战胜一个整体的组织。那些自认聪明的投资者,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市场消灭。

第一种聪明的投资者,把别人当做韭菜来收割,想赚市场博弈的钱。市场博弈中最核心的部分来自于你把股票看做简单的筹码,然后你觉得有人会把你的筹码在高位接走,在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中,你永远接的不是最后一棒。然而作为一个群体,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永远有人接最后一棒,而如果你不断是在做博弈,必然会成为接那个最后一棒的人。

第二种聪明的投资者,认为自己能预测未来。然而,如果真的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古罗马帝国,大明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蒙古帝国等就都不会灭亡了。看了大量的历史书后,给我最深刻的感悟是,未来是无法预测的。人们总是认为自己能够预测股价的未来,产业的未来,公司的未来。而事实上,几次正确的判断可能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一个人要持续对未来做出正确预测的概率是零。

第三种聪明的投资者,认为自己是对的,市场是错的。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逆向投资者。历史上看,其实大部分逆向都被市场消灭了。在大部分时候,其实市场是很有效的,能够比较客观正确的反应一个公司的价值。而前面我也提到过,全世界看到这个公司的维度,一定比单一个人看的维度更多。大部分逆势做空,逆势抄底的人最后都死了。也有老虎基金罗伯逊这种,虽然看对了纳斯达克泡沫的方向,却在市场见顶前扛不住被迫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