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生不逢時綠茵球星?

大雪碧888


巴西的德賈明哈,生於1970年,是裡瓦爾多和羅納爾多時代最好的技術型古典中場球員,曾經在與皇馬的比賽中戲耍齊祖,讓中場大師齊達內領到了紅牌。



埃爾伯,賈德爾,都是1972年生人,與裡瓦爾多同歲,但是兩位在德甲拜仁慕尼黑、葡超叱吒風雲的天才射手,居然沒有國家隊用武之地,出場很少。





意甲阿莫魯索,德甲馬賽利尼奧,法甲索尼·安德森,德甲埃爾頓,四大高效射手,除了阿莫魯索拿過美洲盃,其他三人為國效力只有幾場。


中場小儒尼尼奧,阿松桑任意球功夫了得,後衛阿萊士,路易松,阿爾維斯,前兩人鮮有出場機會,二哥阿爾維斯俄羅斯世界盃前受傷,遺憾退出。





阿根廷克雷斯波,一直被巴蒂斯圖塔壓制,帕勒莫更是點數不進帽子戲法,門將羅梅羅,在俄羅斯世界盃前被桑保利棄用,只至於連妻子都站出來鳴不平。

意大利門神托爾多,前鋒米利托,也是生不逢時,遇到了意大利衰落時期。



法國米庫,被譽為中場大師級人物,但是有於齊達內的存在,只能活在陰影裡。



英格蘭巴里,索爾斯科亞,魯尼,貝克漢姆,幾乎是黃金一代,可惜英格蘭沒有進入四強的運氣和實力。


天地智庫


既生瑜何生亮?或許有些球星最能發出這樣的感慨,一身精妙技藝,只能在別人的影子下默默而立,真是殘酷。

克雷斯波,巴蒂斯圖塔永遠的小弟

克雷斯波是一個超強的中鋒,一個各種技能幾乎點滿的傳奇,卻在國家隊難以覓得太多機會,就因為,站在那裡的是巴蒂斯圖塔,一個完美的中鋒,一個理想中的男人,一個個人魅力強到無以復加的戰神。雖然克雷斯波稍小几歲,但是在國家隊獲得更多機會時,也已經快到足壇生涯的暮年了。

米庫,被齊達內遮蓋的中場大師

米庫,幫助不萊梅在拜仁恐怖統治下獲得雙冠王的中場大師,他的不幸,就是齊達內太像了,以至於只要齊達內健康或非停賽的時候,他就毫無機會,甚至還因此落選了04年歐洲盃,以至於創造希臘神話的查理斯特亞斯(米庫俱樂部隊友)在對法國進球后掀起球衣慶祝,上面赫然寫著米庫的名字。

埃爾伯,為什麼和羅納爾多同時代

長相憨憨的埃爾伯,是拜仁的傳奇球星,擅長盤帶而具有終結能力,頗有羅馬里奧的風韻,在拜仁打進了92個聯賽進球,在德甲大殺四方的他在國家隊竟然只出場了15次(竟有7個國家隊進球),因為,他的競爭對手,是外星人羅納爾多。

聖托爾多,只因身前是布馮

聖托爾多,因為布馮手部骨折在2000年歐錦賽成為首發門將,正是這次機會,讓托爾多成就了一生的傳奇,在對荷蘭隊的比賽中,站在門前的他連撲帶運氣一共使荷蘭球員丟掉了5個點球。而可惜,在國家隊,布馮始終是第一選擇,而面對世界第一門將的穩定,托爾多隻能搖頭苦笑。


瞎說韓


只有我會提到裡克爾梅嗎?那個被稱為“最後一個古典前腰”的憂鬱的阿根廷人。3年前裡克爾梅正式退役,但實際上他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已經很久了,人們不再提起他的名字,不再說起他的助攻,不再談論他手術刀一樣的傳球,只因為他生不逢時,現在不是古典前腰盛行的年代了。

曾幾何時,綠茵場上有那麼一批人,他們被稱為足球場上的藝術家。在他們一停、一轉、一傳之間,對方看似嚴密的防線瞬間崩塌,足球在他們腳下總是充滿魔力,“playmaker”這是英語中對古典前腰的稱呼。他們擁有精細的盤控技術,絕佳的大局觀,瞬間發現防線漏洞的洞察力,最後一傳的精確控制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擁有優雅的球風。比如魯伊科斯塔,齊達內,巴爾德拉瑪,貝萊隆,以及裡克爾梅。

但是裡克爾梅的職業生涯卻趕上了足球打法和潮流變換的年代,當今的足球已經沒有古典前腰的位置了,流行的是全能型中場也就是B2B中場(蘭帕德、傑拉德、保利尼奧等人的類型),還有就是後撤組織型中場(皮爾洛、阿隆索等人),邊中結合性中場(丁丁,大衛席爾瓦,馬塔、阿扎爾等)。

現代足球對每一個球員的進攻要求和防守要求都很高,已經不允許一名不防守的球員存在於場上了。大家會經常看到馬塔回防到底線的鏡頭,而古典型前腰本身就存在防守能力差,身體素質不高等弱點,因此在現代足球中他們的弱點被無限放大。

裡克爾梅的傳球很美,他的控球很美,他的任意球很美,但是他的速度太慢,而且喜歡控球的踢法會讓球隊的整體節奏降下來,而現代足球最注重的就是快速攻防。裡克爾梅的踢法就決定了他的球隊節奏不會很快,而且必須要以他為核心,因此他在實力最強的巴薩過得不開心,但是在黃色潛水艇和博卡過得很滋潤就是這個道理。

擁有馬拉多納一般的技術、盤帶、過人、雖然在力量,速度方面不是很出眾,但其傑出的才華令每一個人為之讚歎,令每一個對手心驚膽戰。這樣的球員如果早生10年,不,或者5年都有機會成為一代宗師,可是很可惜他趕上了現代快速攻防的足球節奏,你不適應潮流就只能被潮流所拋棄。


可惜了,裡克爾梅!


你沒想到的球事


足球世界也是如同我們的社會一樣,總有些莫名的壓制和對比,有的源於競爭對手,有的源於生存環境,球員也是如此,看似天賦滿滿,卻因為種種因素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高度,今天我們淺談一個人!

韋恩·魯尼

第一次知道魯尼是2002/03賽季,因為李鐵和李偉峰加盟了太妃糖埃弗頓,國內媒體對埃弗頓的關注度特別高,秀才甚至現在還能清晰的記著他們的主力陣容。魯尼第一次進入國內媒體重大報道應該就是 攻破阿森納大門一戰成名了,當時魯尼不到17歲!

2004年歐洲盃,英格蘭第一射手18歲的魯尼傷退,英格蘭出局,在切爾西和曼聯的爭奪中,魯尼選擇了弗格森爵士的曼聯!作為當時被世界看好的金童,魯尼被認為必將成為大英第一球星,一來到曼聯首場比賽就在歐冠上演帽子戲法,也與範尼成為了鋒線搭檔!

2003年夏天,曼聯來到葡萄牙與里斯本競技踢了一場熱身賽,曼聯輕鬆取勝,然而曼聯的後防卻被一個叫做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的瘦弱少年攪得狼狽不堪,弗格森爵士當即決定簽下這個少年,弗格森爵士也在自傳中寫到:見到C羅的第一刻起,我就知道我遇到了自己所能遇到的最有天賦的球員!

很快,馬德拉島少年就與曼聯簽約,弗格森爵士說過,簽下C羅那一刻,彷彿感覺自己偷到了一個無價的寶貝,開心的無以言表!

然而C羅的首個賽季,2003/04賽季對這個醉心盤帶的表演的少年來說並不是美好的回憶,拖沓的的盤帶,對方不斷的黑腳,隊友抱怨的目光,其實也夾雜著老特拉福德的一些噓聲,然而弗格森爵士堅信C羅可以找到自己的節奏!2004/05賽季,C羅同樣進步不大,還曾與隊友阿蘭史密斯發生直接衝突捱了揍,甚至聖誕期間被弗格森爵士送回了葡萄牙反省自己,那一刻其實曼聯絕大多數隊友都厭惡C羅的存在,只是由於boss弗格森的袒護沒有過多為難C羅!

2005/06賽季,C羅進步很大,開始與隊友有了更好的合作,魯尼也一直有著上升的勢頭,雖然那兩年曼聯被穆里尼奧的切爾西壓制著,但是弗格森爵士有著C羅和魯尼兩個被看好年輕球員,尤其是魯尼的存在,弗格森爵士其實內心並沒有過多憂慮,這一年二人C羅剛剛追上魯尼開始在一個起跑線上!

二人的分水嶺是在什麼時候呢?秀才覺得就是從2006年世界盃葡萄牙VS英格蘭比賽中C羅示意裁判罰下魯尼開始的!

賽後英格蘭被葡萄牙淘汰出局,激進英格蘭球迷也向C羅發出了死亡威脅,C羅離隊的傳聞不絕於耳,而C羅自己也承認,自己確實想過離隊,不過還是弗格森爵士堅定的留下了他,也為他和魯尼之間做了和解的圓場!

2006/07賽季,C羅因為與魯尼的恩怨後變得在英格蘭踢球更簡潔更成熟了,這一年他從曼聯常規主力晉升為核心球員之一,這一年位置多變的C羅也開發出了射門能力和超強的任意球能力,單賽季為曼聯打進了20個進球,這也超越了之前三個賽季的總和!一系列的英超聯賽各種獎項拿到手軟,球迷評選賽季最佳球員,記者評選賽季最佳球員,英超官方最佳球員等!

這一賽季,魯尼的發揮也是可圈可點,打進了18個進球,但是相比自己的高起點,進步不大,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個人獎項!二人的差距不大,但是C羅明顯有了多邁一步的趨勢了!

2007/08賽季,是C羅與魯尼拉開距離的一個賽季,弗格森爵士在這一賽季將原本邊鋒出道的C羅改造成了徹底的前場自由人,一個幾近完美的攻擊手!魯尼,一個原本被廣泛看好的前鋒,卻因為C羅的存在不斷被弗格森爵士安排到了左路的位置!賽季結束,魯尼進球16個,而C羅瘋狂的打進了39球,多餘的數據不用再說,個人榮譽不多說,C羅拿到金球獎的分量足以說明,此時C羅是一朵美麗的紅花,而魯尼就是那個翠綠的葉子!

2008/09賽季,C羅相比上賽季的瘋狂有所減弱,然而魯尼也沒有取得多少進步,甚至說已經有三四個賽季都沒有進步了!賽季結束C羅加盟了皇馬,魯尼繼續在曼聯拼殺!

2009/10賽季,C羅在皇馬的表現我們不再多說!

這一賽季C羅離隊後,魯尼重新正式回到了鋒線核心位置,甚至莫名的開發出了頭球,不過這一賽季,魯尼的頭髮好像越來越少了,球隊的榮譽也斬獲不多,此後連續三個賽季魯尼在金球獎的爭奪上也進入了前十位置,一度被認為是梅西 C羅 卡卡之後的第四人,但是不論是英格蘭媒體還是球迷,都認為魯尼在自己最該成長的那兩年被弗格森和C羅壓制了,弗格森為了C羅的成長耽誤了魯尼!



此後魯尼與弗格森兩次產生矛盾,一次是2010年身居核心的魯尼加薪續約,一次弗格森爵士宣稱魯尼對其公開要求轉會切爾西,而魯尼卻矢口否認!事情的真相我們無從得知,但是秀才作為看著兩個天才球員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資深非專業曼聯球迷,真心覺得本可以成為雙嬌的人最後發展走了背道而馳的路感到可惜!

魯尼沒有達到自己發展的預期是公認的,這裡面有C羅對於戰術核心位置把控的關係,也有弗格森爵士刻意栽培C羅而冷落了魯尼的因素,或許弗格森爵士不是有意而為,但是客觀是魯尼在最該成長的時候確實沒有得到足夠的戰術支持,有點可惜!



雖然目前二人都離開了曼聯,但是在我心中分量最重還是他們倆,他們就像我的手心和手背,反正都是我的肉。

恍然間已經寫了接近三個小時,可是自己卻仍感覺意猶未盡,多想在這一刻自己生活在十年前,那個C羅魯尼青春洋溢的時光裡,而我也可以在校園的球場了肆意的戲弄防守我的同學們!

喜歡,請點贊,認可,請關注,品酒讀故事,秀才與您一起暢聊體育世界!


殺豬的秀才


三國演義裡說得好:“既生瑜,何生亮?!”這樣的例子在足球世界並不少見。只因為當世成長不合時,至此生涯未巔峰。當時光走過,憶起當初會否感觸:“過了離別時,能憶相思否?”

金狼古蒂

在皇馬陣中,古蒂效力的時間可是比勞爾還長。常說勞爾是皇馬的旗幟,那麼在身後矜矜業業的金狼則是忠誠的象徵。


可惜他生於西班牙,長於西班牙。在 人才輩出的國家隊他始終無法謀求到一個主力。當他初出茅廬時,球隊有貝萊隆,有德拉佩納,年輕而缺乏資歷的古蒂只能坐穿板凳;當他熬出頭能獨當一面時,對中已有哈維、伊涅斯塔,更有小法、阿隆索等年輕才俊等到著上場,嗷嗷待哺。

只能無何奈何般感嘆:“生不逢時不由我”......

“戰神”陰影克雷斯波

在阿根廷國家隊裡只要巴蒂還在陣中,那麼克雷斯波就沒有首發的機會。可能這句話有些絕對和武斷,但是縱看克雷斯波的整個國家隊生涯裡,“戰神巴蒂”始終是他腦海裡一個揮之不去的名字,甚至說“噩夢”。

他曾創下5500萬歐元的當時世界第一的身價,他曾以26粒進球拿下意甲射手王,他曾在全年的56場比賽中轟下50球,但他卻只能生活在“戰神”巴蒂的光環下,麾下的替補。

儘管如此的艱難,克雷斯波仍然為國家隊出場64場比賽,打進了35球,超越馬拉多納,排名阿根廷歷史總射手榜第二。

只能搖頭哀嘆:“他強任他強,為何這麼強”......

“獅王”替補萊曼

當金毛獅王卡恩牢牢佔據著德國國門一職時,萊曼可能沒有想到他要取代卡恩上位,竟然要和時間賽跑,讓卡恩在歲月的“煎熬下”才有了超越的機會,成為主力的一角。

儘管在俱樂部成名已久,但萊曼在國家隊卻苦無出頭之日。當時的卡恩貴為德國和拜仁的主力門將,表現實在太穩定了,若不是02年世界盃的那次撲救脫手造成了羅納爾多的補射進球,沒準巔峰期還能延長良久。

有一句話很能說明萊曼成為德國國門的艱辛和磨難。“當退役時刻來臨時,卡恩可以驕傲地說:我是傳奇;而他的老對手萊曼則可以半戲謔、半揶揄地宣稱:我已經超越了傳奇。”

足球世界裡生不逢時的球員還有很多很多,枚不勝舉。或出名,或平淡,或無名,這些都是組成足球的一份子,既有周瑜諸葛亮為何相生,也有藺相如廉頗將相同謀。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關注、點贊,花田與您分享足球故事,共享足球樂趣,持續打造精彩足球新聞和知識!

花田球談綠茵


說到生不逢時,很多球星的職業生涯讓人唏噓不已,他們在俱樂部威風八面,呼風喚雨,可到了國家隊只能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有的甚至連國家隊都進不去。當年還沒有規劃球員一說,如果有今天國際足聯這樣變更國際規劃的規則可能有些人早就更換了國際在國際賽場上大放異彩了。


來自潘帕斯草原的鬥士,埃爾南克雷斯波。

年少成名的克雷斯波96年在南美解放者盃賽中梅開二度,隨後又在奧運會中帥阿根廷進軍決賽,這個夏天他被當時意甲七姐妹之一的帕爾馬看中,來到了亞平寧,在隨後的意甲克雷斯波的進球率依舊居高不下,還拿了意甲金靴,可在阿根廷國家隊,他的位置和戰神巴蒂斯圖塔重合,雖然也是阿根廷國家隊的常客,但阿根廷在那個年代一直用的一高一快的組合,克雷斯波雖然隨隊參加了98和02世界盃,但沒有太多的出場機會,06年世界盃巴蒂已經退出了國家隊,克雷斯波終於成為阿根廷主力中鋒,當時他已經31歲,這也是克雷斯波以主力身份參加的唯一一屆世界盃,那時的意甲還是小世界盃聯賽的末期,讓意甲金靴在國家隊做替補,看以看出當時的阿根廷鋒線是多磨的奢侈,也讓人為克雷斯波的國家隊生涯鳴不平。

還有生活在羅納爾多陰影下的一票巴西前鋒。

1:賈德爾,這個名字年級小的球迷可能不太知道,他是巴西前鋒中的異類,是一個頭球可以和比爾霍夫一較高下巴西人,99年打進36球,02年打進42球,兩奪歐洲金靴,各種比賽最佳射手拿到手軟的主兒。可賈德爾一共職位巴西隊出場10次,打進1球,要說克雷斯波好歹也是常客,可賈德爾連入選的資格幾乎都沒有。

2.埃爾伯,曾經的斯圖加特三駕馬車,曾經的拜仁殺手。連續多年德甲射手榜前三,穩定的讓人頭皮發麻。可能是因為在德國待的太久,球風變得太樸實了,空有穩定的進球,但依然不受巴西球迷和主帥的待見,國家隊出場15次。

3:阿莫羅索,意甲和德甲的雙料金靴,歷史上能在歐洲5大聯賽中不同的兩國聯賽拿到金靴的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可就是這麼出色的以為前鋒,也就代表巴西隊打過一次美洲盃而已,更多的時候他只能在家看電視。

不萊梅的中場魔術師米庫,當年沙夫執教的不萊梅在德甲颳起的攻勢足球風暴,他們在客場3:0大勝拜仁穩定德甲冠軍,而這支球隊球場上的教練就是米庫。在法國隊只要齊達內沒有問題的時候,米庫都是沒有任何機會的,就是這樣一位中場大師,在法國隊更多的時候都是替補席上的看客,04年的歐洲盃根本沒入選。難怪最後他的隊友查理斯特亞斯在脫衣慶祝的時候上面寫著米庫的名字。


sheva1982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沒能趕上好光景對一個時代的無奈,還有一種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種生不逢時。

鄧肯.愛德華茲

這是個讓英格蘭老球迷感到無比遺憾的名字,在英國人眼裡,如果不是58年那場慕尼黑空難,或許愛德華茲已經比貝利、老馬還要偉大。查爾頓爵士曾說過:"不要拿我和愛德華茲比,我根本不夠格。

瓦倫蒂諾·馬佐拉

“意大利史上最偉大的球員是瓦倫蒂諾·馬佐拉,他是一個能夠揹負整支球隊的男人,”1982年世界盃意大利冠軍教練恩佐·貝阿爾佐特如是說道。

馬佐拉到底有多強,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即便是他的兒子桑德羅馬佐拉榮譽滿身也無法與之比較,桑德羅在一次採訪中坦陳,作為瓦倫蒂諾之子所帶來的壓力幾乎讓他放棄足球,“這讓我小時候很難,因為所有人都來看我踢球,覺得我會和我爸爸一樣優秀,而我並沒有他那樣的天才。”這本身已經能夠說明老馬佐拉作為一名球員有多麼出色。他的孩子後來贏得了這項運動當中幾乎所有可能的榮譽,卻仍然覺得無法與父親相比。

如果不是1949年的蘇佩加空難,馬佐拉能達到怎樣的高度,誰也無法預料。

迪·斯蒂法諾

斯蒂法諾曾經為3個國家隊效力過,6次代表阿根廷打進6球,代表哥倫比亞參加了4場友誼賽(未獲FIFA官方承認,被定性為“非正式”比賽),31次代表西班牙打進23球,卻從未參加過世界盃正賽,對於皇馬最偉大的傳奇來說,這簡直不可思議,也絕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1950年巴西世界盃,由於阿根廷拒絕參賽,24歲的斯蒂法諾喪失了第一次參加世界盃的機會。1954年瑞士世界盃,阿根廷仍然拒絕參賽。同時國際足聯也宣佈,斯蒂法諾由於此前曾代表阿根廷和哥倫比亞兩個國家隊比賽,而不具有參賽資格。1956年,斯蒂法諾獲得西班牙國籍,1957年1月30日在首次代表西班牙隊迎戰荷蘭隊的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幫助球隊5比1大勝對手,但西班牙沒能在當年的世界盃預選賽中出線,斯蒂法諾又錯過了1958年瑞典世界盃。1961年,35歲的斯蒂法諾幫助西班牙獲得了1962年智利世界盃的決賽圈資格,但是因肌肉傷害而缺席正賽,之後歷經四屆世界盃卻不得其門而入的斯蒂法諾,宣佈退出國家隊。


接下來我們來說第二種,那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

因為巴蒂的存在,克雷斯波在國家隊永遠都只能是個小弟,哪怕是2002世界盃上,儘管在預選賽上表現出色,但克雷斯波依然只能替補出場。這一局面直到2006年,31歲的克雷斯波才轉正成為阿根廷隊的絕對中鋒。

埃爾伯 (賈德爾 阿莫魯索、埃爾頓)

埃爾伯代表的是一個人,也代表了那個時代除了羅納爾多以外的其他巴西前鋒。


埃爾伯職業生涯共代表巴西國家隊出場15次,而其中的12次都是友誼賽、熱身賽或非正式比賽。在國家隊正式比賽裡,埃爾伯出場只有3次,全部是替補出戰。這與他德甲射手王的地位嚴重不符。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是埃爾伯本身不夠強大,而是那個年代巴西的前鋒太過強大。不僅僅是埃爾伯,賈德爾、阿莫魯索、埃爾頓,哪個不是響噹噹的超級射手,要怪只能怪他們和羅納爾多生活在了同一個時代,又同樣是巴西人,如果早一些或者晚一些,或許他們的國家隊經歷要精彩許多。

意大利二號門將

不管怎麼說,賽場上的前鋒未必只有一個,然而門將只能有一個,如果說羅納爾多壓制了同時代的一大批巴西前鋒,那麼布馮的行為簡直令人髮指。

布馮是意大利國門的統治者,和布馮同時代的意大利門將是個悲劇,無論是同樣年少成名的阿比亞蒂還是希望之星佩林,沒有一個人能動搖布馮在意大利國家隊的位置,伴隨著他20年國家隊生涯的眾多二號門將都只能是個備胎。除了2000年的托爾多抓住布馮少見的傷退機會一舉登上“聖托爾多”的王座。正所謂流水的二門,鐵打的布馮。


德羅西

有一個笑話,說世界上有三個著名的儲君,查爾斯王子、意大利二號門將、德羅西。

女王的長壽讓查爾斯永遠都只能是個儲君;托蒂說:我覺得我還年輕。讓德羅西連羅馬王子的王冠都沒能戴上。不能說德羅西不夠優秀,他等待羅馬王位是時間足夠長久,如今托蒂終於摘下了袖標,可是德羅西也已經老了。

米庫

很多人都說,米庫具有大師般的組織才華,可惜生不逢時,因為法國有了齊達內。由於與齊達內在法國國家隊的位置重疊,米庫一直擔當其替補,鮮有表現機會,倘若不是齊達內的出現,米庫應該會是法國隊當仁不讓的中場核心。


烏魚足球


關於生不逢時,可以有多種理解,一種是人們常說的“既生瑜何生亮”的那種無奈,不是自己不夠好,只是競爭對手太過強大。還有另一種,就是自己所在的那個時代,恰好碰上了球隊的人才凋零期,而自己巔峰之前和退役之後,球隊立馬出了成績。

說到第一種,除了米庫和埃爾伯、馬凱這些因為同位置球員太過優秀,自己無法在國家隊擁有一席之地外。像伊涅斯塔、哈維、裡貝里、諾伊爾、羅本等巨星都有些生不逢時的味道,儘管他們的俱樂部和國家隊的生涯都很輝煌,但因為他們的巔峰和梅西、C羅的巔峰重合,所以他們始終沒有機會獲得金球獎的榮譽而讓自己的歷史地位更近一步。

比如哈維、小白還有諾伊爾,在手握世界盃冠軍或歐洲盃冠軍的情況下依然無法PK過梅羅。裡貝里更冤,12/13賽季打出了一個完美的賽季,手握拜仁三冠王榮耀,卻依然在和C羅的競爭中敗北。



至於第二種,我想吉格斯最具代表性!

王老吉的俱樂部生涯可以用“傳奇”兩字來形容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左邊前衛,是弗格森口中提到的自己執教過的四名“世界級球員”。整個職業生涯23年,他從一而終的效力曼聯,共出場963次,其中聯賽632次英超歷史第一,助攻162次歷史第一。幫助曼聯獲得過11次英超冠軍、2座歐冠、6座足總盃等36個大大小小的冠軍獎盃,1999年的三冠王是代表作。


但如此出色的吉格斯卻從未參加過國際大賽,主要原因就是威爾士國家隊實力太弱。2004年歐洲盃預選賽,他們好不容易打進了附加賽,最終卻被俄羅斯淘汰,其餘幾次預選賽,他們都早早出局。


然而令人感嘆的是,吉格斯在2014年宣佈退役。2016年的法國歐洲盃,在貝爾、拉姆塞、喬艾倫等人帶領下,紅龍威爾士不僅進入了歐洲盃決賽圈,還奇蹟般地打進了四強,驚豔了歐洲。

試想一下,如果吉格斯晚出生5-10年,他就會遇到貝爾和拉姆塞這樣的一眾幫手,而他的能力和經驗都能夠幫助威爾士再上一個臺階,也許他參加國際大賽的夢想就能順利實現。當然,一切沒有如果!


達子說個球


所謂生不逢時,這個概念實在是太大了,比如梅西和C羅,兩人放在國際足球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都可以稱得上是雄霸天下的一代天驕,但偏偏兩人生於同一時代,直面競爭,只能是各領風騷三兩年,無法獨霸天下,稱王稱霸。這也堪稱是生不逢時。

不過比他們命運悲慘的超巨還有很多,有很多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過巨大成功的球星,甚至從未踏足過世界盃的賽場,這才堪稱真正的生不逢時。

比如如今已經就任利比亞總統寶座的維阿。他在同一年包攬過世界足球先生、非洲足球先生、歐洲足球先生這三項頭銜。然而維阿終生的遺憾就是沒有參加過世界盃。其實維阿在拿到法國護照之後也可以選擇代表法國國家隊出戰,不過他卻一直率領著利比里亞一次次衝擊著世界盃,2002世界盃預選賽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利比亞因1分之差而無緣決賽圈。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偉大的國王坎通納身上。坎通納在曼聯收穫了四次聯賽冠軍。在法國國家隊,他共出場43次,進球19個,然而這些數字卻都與世界盃無關。1987年坎通納首次代表法國隊出場比賽,後因為和亨利·米歇爾有矛盾而被驅逐。1994年身為隊長的他率領法國隊投入美國世界盃賽的預選賽戰鬥中,卻不料最後1分鐘入場券被保加利亞人搶走。1997年6月坎通納宣佈退役,而法國隊在來年的世界盃賽場首次捧起了冠軍獎盃。

另外還有威爾士國家隊主教練吉格斯。他擁有11個頂級聯賽的冠軍,兩座歐洲冠軍盃冠軍,這樣的數據對於任何一個職業球員來說都是無比輝煌的。然而在俱樂部拿遍所有榮譽的吉格斯國家隊榮譽卻是一片空白,甚至從未打過世界盃決賽圈的比賽。其實曾是英格蘭少年隊隊長的吉格斯本可以效力三獅軍團,不過他還是選擇了威爾士,從而留下了終身遺憾。


足壇小鑽風


說到生不逢時的綠茵球星,瞬間想到了數個被“小將布馮”按在二號國門上的意大利門將們

1,托爾多

在2000年歐錦賽時,因為布馮的受傷臨危受命,在對陣荷蘭的半決賽中,在90分鐘的比賽中兩次撲出荷蘭隊的點球,在隨後的點球大戰中,因為之前的撲點經歷,給荷蘭隊球員帶來巨大的壓力,結果荷蘭隊四輪下來僅射進一個點球。

2,阿比亞蒂

在米蘭打了幾年主力,後來去了馬競,尤文,拉齊奧,雖然算不上頂級球星,但在門將位置上也一直有不錯的表現。

3,佩林

佩林一直都被稱為“布馮接班人”,結果布馮還沒退役的時候,他已經因為傷病原因要被多納魯馬代替了,但是健康的時候,佩林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還有馬爾凱蒂,西里古等一些門將,這些都是在自己球隊一直表現不錯的球員,但是卻一直在國家隊層面沒有太多的機會。一直都是“小將”的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