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知识:手机二手号被催债骚扰怎么办

------本期内容导读------

没多久,陆续开始有一些电话打进来,开口就说要找这么个名字的人,告诉对方自己不是这个人,对方就开始质疑登记的号码没错啊,说还有贷款没还,正是在来找人催帐的。于是再次告诉对方自己是新办的号码,不认识这个人

------以下正文详情------

半个月前,刚刚讲过曾与大家聊过手机二手号的一些应对之策,就有朋友问是不是亲身经历过才有如此的感受啊?事实倒真是的确如此,于是朋友建议:纯理论的分析虽然有点条理,但真的是读起来太累,不如现身说法,讲讲故事更有价值。于是,今天就和大家讲讲因为二手号码受骚扰的故事:

大家都觉得139、130开头的更正统,而之后的号码又想读得顺口。这些颇为严苛的条件下,还能拿到感觉不错的号码,那么它一定就是之前都被人用过,而最后才因为各种原因回收后再投放出来。而刚刚拿到手的一个所谓“好号码”,正是原主人出现了长期欠费不还的情况,从而被停机注销后才重新拿出来的。

刚拿到二手号时,其实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因为你拿着这个手机号去登陆微信,往往前任主人都没来得及解绑,用手机找回密码时,当然会被微信的保护措施所阻拦,于是选择了重新注册。只是之后,由于旧号码绑定的一系列短信通知开始登场:

某名牌汽车4S店发来的车辆保养短信,显示这位曾开着挺不错的汽车;

银行VIP部门发来的生日祝福,既知道了他的生日又明白了地位;

几个KTV夜场经理不时发来活动推荐,看得出夜生活还挺丰富;

还有美发店的促销、某大型超市的优惠……

只是,随后的短信便开始暴露问题了:

电力公司发来的电费欠缴通知,揭示了原主人的生活窘迫;

还有好几家银行信用卡的逾期警告,更是显示了问题的严重;

再下来就是小额贷款的逾期警告,手法也五花八门了。

刚刚感觉正是在见证着一名金领走向囧途的心路历程。这些短信即使是数量再多一些,倒也没有多大影响,不过是可能拿来当成看热闹发感慨的一些素材罢了。即使是出现了更为吓人的“现场抓捕”短信还是怀着“既害又盼”的心情,当然,最终仍然还是虚张声势罢了。

只是,序幕才开始拉开。

没多久,陆续开始有一些电话打进来,开口就说要找这么个名字的人,告诉对方自己不是这个人,对方就开始质疑登记的号码没错啊,说还有贷款没还,正是在来找人催帐的。于是再次告诉对方自己是新办的号码,不认识这个人。

一般来说,遇上态度较好的对方,往往就说一句“谢谢,打扰了”之类的话,把电话也就挂掉了。只是,绝大多数总是端着怀疑的态度,甚至是极不友好的态度,继续追问你姓什么叫什么以及其它一些令你很不愉快的问题。在此时,一般人差不多有三种态度面对:

配合型:我姓林,叫**,我是在**地方工作,真的不认识你找的这个人。

回击型:关你P事啊!跟你说了,我不是这个人,也不认识!(挂电话)。

糊弄型:我姓王,叫什么?叫王大民。对,真不认识,好,再见。

配合型算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是心情颇为郁闷,像是被对方当嫌疑人式地各种质问,甚至还会涉及到自己的隐私。

而回击型会是许多人常见的应对方式,的确心里恼火,三句不来就会回怼,继而极可能会相互对骂。但是,正所谓君子不宜与小人结仇。网上常见这种吵架之后,自己的手机号会被遭以更频繁的骚扰甚至是“呼死你”报复的例子。

所以只是糊弄型是最好的办法,口头上配合,对方问你姓什么叫什么,随口编一个给他,反正那头也只是不甘心打错,多问几句,目的其实不变,就是让对方明白这个手机号换了人,能让这些打电话的人在他的名单上标注好“号码不对”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有人会问,这么多骚扰电话不觉得很烦吗?说实在的,是很烦。可是转念想想,如今不用二手号码就不会被骚扰吗?平心静气的态度之下,你接到讨债电话,其实与接到各种楼盘、贷款、股票、营养品的推荐电话也都差不多,只需要态度平和,用语简洁,表述明白,一般都能在10秒之内结束对话。而那些屡屡不断来电询问相同问题的,差不多三四次之后,就可以拉入黑白单了。

差不多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之后,来找这位欠债跑路兄弟的电话就越来越少了。说实在的,有时候突然还觉得挺想念的。偶然再有催债的电话打过来,刚刚在讲清楚之后,还会很感兴趣地与对方聊天:“哎,我这个号码都用了快两年,也就是说你们这么长时间才想到找这个人,你们的风控体系不太好啊……”

说句实话,手机的二手号码,真的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糕。而且一般人刻意挑选的二手号码,都应该算得上是曾经的“靓号”、“吉祥号”。为了这些好号码,最差的不过如刚刚这样,多接了一些催债的电话而已。号码的回收利用,最大的风险部分其实是在原主人那头,对于使用者而言,能拿到心仪的好号码,当然是落袋为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