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巴契夫晚年生活是怎樣的?

大話檔案


應該說,戈爾巴喬夫的晚年生活既幸運,又不幸。

在1991年12月25日,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總統和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的職務,並且能夠將控制核武器的裝置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6日凌晨,克林姆林宮上空迎著寒風飄蕩,由錘子,鐮刀和五星組成的蘇聯國旗緩緩降下;不久後,由三種顏色構成的俄羅斯國旗便佔據了那個位置。從那之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便不復存在了。而造成這一切的人正是戈爾巴喬夫。

在戈爾巴喬夫辭職後,獨聯體的幾個國家領導人曾在白俄羅斯舉行了一次會議,簽訂了一份對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提供生活保障的協議。葉利欽隨後決定按照國家幹部最低級別的職務工資給戈爾巴喬夫退休金,他每月可以領到4000盧布,這個收入在當時也還算可觀,而戈爾巴喬夫獲得的退休待遇中,還包括一棟莫斯科郊外的別墅,還有17名警衛和配有自動電話系統的吉爾牌轎車。

這別墅中還專門配備了廚師和女服務員,此外還有一名女管家,出門有警衛在一邊守著,還有一輛代步汽車。所以說,戈爾巴喬夫剛剛退休後的生活還算是很愜意。

不過到了1992年,俄羅斯發生了災難性的通貨膨脹,戈爾巴喬夫原來那筆可觀的退休金也早已不值幾個錢了;在1994年,他的月收入僅僅相當於兩美元。那輛高級轎車也已經換成一輛簡陋的小轎車,警衛也由原來的十七人降至三人。

後來,在1992年3月3日,戈爾巴喬夫組建了一個基金會,並試圖藉此機會將自己的思想發揚光大。還先後出版了十本回憶錄性質的書籍。

但是在基金會開業那天,葉利欽派了副總統魯茨科伊前來,並且在祝詞最後,路茨科伊特別強調:“這些都是葉利欽總統允許的。”果不其然,在三個月之後,戈爾巴喬夫就受到了葉利欽的指責,稱:“戈爾巴喬夫企圖激化政治上的緊張局勢,實際上是要破壞國家和社會局勢的穩定。”

而葉利欽隨後作出的舉動讓人更加氣憤,他在1992年9月15日讓俄羅斯憲法法院重新開始審理所謂的“蘇共案件”,並且還讓戈爾巴喬夫和一大批蘇聯前領導人被列入證人行列。這無疑是對戈爾巴喬夫的巨大侮辱,況且作為蘇聯前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嚴厲拒絕出庭作證。因此還被政府罰了一百盧布。

但他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他捅了馬蜂窩。在10月6日,他為此召開記者會,還對公眾稱:“就算是戴上手銬,也絕對不會出庭作證,而且葉利欽根本就不是一個稱職的總統。”這話流到了葉利欽的耳朵裡,搞的葉利欽暴跳如雷,在次日便封查了他的基金會,理由是這個基金會從事盈利性活動。儘管戈爾巴喬夫在之後向媒體公告葉利欽的行為,然而卻沒有一點作用。

可以說,這是他的不幸之處,而他幸運的地方在於,他之後的晚年生活也很滋潤,一直到他妻子賴莎的去世。

雖然戈爾巴喬夫的基金會倒閉了,但是並沒有影響格爾巴喬夫下海經商;戈爾巴喬夫領著自己的外孫女,偷偷摸摸的給俄羅斯必勝客拍了一條商業性的電視廣告。而這事被曝光後不少西方媒體都略帶諷刺的報道了這一消息,之後還傳出一個重磅炸彈一般的新聞,稱戈爾巴喬夫的出場費竟然高達100萬美元。(這一點倒是和奧巴馬很相似)在這之後,他還給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做了廣告。

雖然說戈爾巴喬夫下臺後四處尋覓著商機,但是他的形象也逐漸平民化了。幸運而幸福的事,他與妻子賴莎的夫妻感情一向很好,夫妻倆挽手相伴,如果他們能一起白首不離,這也算是一個很好的人生歸宿。然而命運卻捉弄了戈爾巴喬夫,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妻子賴莎就一病不起,他人生中最後的寄託可能也即將離他而去。

在妻子得病的最初十多天裡,戈爾巴喬夫陸續收到了葉利欽,克林頓和德國總理施德羅的慰問電,但是這並沒有使他的處境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雖然他曾經是整個蘇聯的總統,但是現在也要面臨著昂貴的醫藥費這個嚴重的問題。

不過在妻子生病的這段期間,仍然發生了一件令戈爾巴喬夫感到欣慰的事情,他施政期間實施的政策,最終促成了柏林牆的拆除,德國因此完成了統一,而他也成為德國最受歡迎的一位政治家。德國政要們紛紛向戈爾巴喬夫伸出了援助之手。德國前總理科爾一直在關心賴莎的病情,而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更是專程探訪了戈爾巴喬夫夫婦,並且將賴莎接到了德國繼續治病,甚至在與戈爾巴喬夫分別時,施羅德總理雙眼含淚,二人緊緊相擁,彷彿兄弟一般。

在妻子賴莎在德國住院期間,醫院裡的走廊擺滿了社會各界人士送來的鮮花和慰問品,可是這一切都不能挽救賴莎的姓名,最終,他還是走了。

那天,戈爾巴喬夫在搶救室裡,一直緊握著夫人早已冰涼的手,他毫無忌顧的放聲大哭,一直到兩個小時後,才瞞纏著走出醫院的大門。那一瞬間,戈爾巴喬夫彷彿丟了魂一般。賴莎雖然已經離去,但是戈爾巴喬夫還是得繼續活下去,只是他的生活將變得更加艱難,更加悽苦。也許從這時候起,他人生中最後的那個寄託,真的徹底沒了。

作為一名前蘇聯領導人,他最大的不幸是使蘇聯解體;而作為一個平民,愛妻賴沙的離去就是他晚年生活中最大的不幸。


二戰吐槽君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揹著蘇聯走向了深淵。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發表辭職演講,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與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職務。

戈爾巴喬夫在辭職演講中說道:“我離開自己的崗位時憂心忡忡。不過,同時也抱有希望,我相信你們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為主要加盟共和國於1922年合併成立的國家。1985年3月11日,戈爾巴喬夫當選蘇共中央總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在戈爾巴喬夫以前,蘇聯已經經歷了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以及契爾年科這六代領導集體,在戈爾巴喬夫成為最高領導人的時候,傳到他手裡的究竟會是什麼盤呢?

這點戈爾巴喬夫也在辭職演講中提到:“命運作了這樣的安排,就是我當上國家元首之時就已經很清楚,國家情況不妙。我們什麼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氣、其他自然資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錯。我們的生活卻比發達國家差得多,愈來愈落在他們的後面。”

當時蘇聯的情況確實很不好,如果用股市來形容的話,蘇聯幾乎已經陷入熊市,股價持續走低。這時候,股民們很希望能夠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但是因為沒有買家,股民們只能期望股票發行公司能夠運用各種政策阻止股價走低趨勢甚至讓股價回升,但是熊市的特點是在熊市期間即使管理層頻頻出臺利好政策救市,股市仍然會繼續下跌。

戈爾巴喬夫主政時的蘇聯正好處於“熊市”,雖然他制定並出臺各項政策“救市”,但是最終結果仍然是“股市崩盤”。這也是我在文章開頭說戈爾巴喬夫是“揹著”蘇聯走向深淵的原因,他是負重前行。



戈爾巴喬夫究竟是不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

戈爾巴喬夫或許應該負80%的責任,雖然他已經在辭職演講中作過辯解,在他成為領導人的時候,國家的情況已經很不妙,但是他的政治行為不僅沒有起到挽救國家局勢的作用,反而加速了蘇聯的解體。從這點來說,戈爾巴喬夫作為蘇聯最高國家領導人,他的成績甚至沒有達到及格線。

戈爾巴喬夫上臺時面臨著很多嚴峻的考驗,思想與體制的僵化,官僚主義的野蠻傳播,經濟發展的遲緩甚至停滯,冷戰時期軍備競賽所造成的政治經濟問題,這所有的問題擺在他的面前,他將會怎麼處理?他是否能夠解決?人們關心的只是這兩個問題,能解決當然最好,如果不能解決的話,你要承擔主要責任。戈爾巴喬夫選擇的解決方案當然是“改革”,這是每個面臨窘境的國家都會選擇的方案,或者說只能選擇這個方案。

戈爾巴喬夫在經濟改革方面推行私有制,但是進展並不樂觀。在政治改革方面,竟然公開馬克思列寧主義,全然忘了蘇聯為什麼是蘇聯,同時他又推行多黨制和議會制,事實上這是戈爾巴喬夫在公然推行“西化”計劃。我們沒有看到睿智的領導人,只看到了一個沒有找到國家病症所在,然後將責任歸咎於國家體制的政治投機者。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與蘇聯的性質、利益、意志是相悖的,是盲目的改革,註定會失敗。



戈爾巴喬夫上臺以後開始著手組建自己的領導集體,最重要的成員當屬葉利欽,但是葉利欽不僅沒有成為戈爾巴喬夫的助力,甚至作為反對派活躍在蘇聯政壇,這算不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臉?戈爾巴喬夫在後來的採訪中表示永遠不會原諒葉利欽,後悔沒有將葉利欽趕出俄羅斯,但是後悔有屁用?

1987年葉利欽在中央會議上毫不留情地批評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沒有成果,這時戈爾巴喬夫幡然醒悟,原來葉利欽不是自己人,然後趕緊扔出去。但是,當時戈爾巴喬夫傻不愣登地將列寧“一切權力歸蘇維埃”這句口號拿出來對付保守派,結果被葉利欽當成武器,憑藉著民意的支持,葉利欽在1989年的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獲得席位,重回巔峰。1990年,葉利欽摘下面具,直接退出蘇聯共產黨,但是很快又依靠民意當選為俄羅斯總統。這事讓戈爾巴喬夫悔青了腸子,如果沒有葉利欽領導下的俄羅斯嚷嚷著脫離蘇聯,蘇聯可能沒這麼快解體,如果這樣的話,戈爾巴喬夫認為自己還有機會挽救蘇聯。

1991年8月19日,蘇聯發生了一件大事,戈爾巴喬夫跑到烏克蘭度假,結果被人軟禁。當天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即宣佈,戈爾巴喬夫因健康狀況原因已不能履行蘇聯總統職務。葉利欽“反對政變”,最終藉機成為挽救蘇聯的英雄,甚至架空了戈爾巴喬夫,自己掌控了實權。



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最後的傳說。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牽頭與烏克蘭總統、白俄羅斯總統在白俄羅斯明斯克簽署《獨聯體條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蘇聯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3日,葉利欽至克里姆林宮與戈爾巴喬夫談話,但是以葉利欽後來在會議上羞辱戈爾巴喬夫的表現來看,或許葉利欽是去逼迫戈爾巴喬夫辭職。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正式辭去總統與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職務,並將武裝部隊和“核按鈕”的控制權移交給葉利欽。當天晚上,克里姆林宮降下蘇聯國旗,宣告蘇聯正式解體。

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最後的傳說。

但是,戈爾巴喬夫並不甘心自此寂寞,更不願意退出政治舞臺。1996年,戈爾巴喬夫參加俄羅斯總統競選,結果只獲得了0.5%的選票,簡直尷尬。

英雄終需落幕,但是戈氏很倔,1999年組建俄羅斯統一社會民主黨,藉此繼續活躍於政壇。2007年戈爾巴喬夫又組建了俄羅斯政黨社會民主聯盟,早在2004年他便因為政見不和辭去了俄羅斯統一社會民主黨的職務。此後,也仍常對時政發表意見,刷刷存在感。

更有意思的是,戈爾巴喬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錢不夠花,經常代言拍廣告,是想向娛樂界發展嗎?

似乎不少人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晚年很淒涼,實際上淒涼是算不上的,只是1999年妻子去世時給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在戈爾巴喬夫退位的時候,葉利欽也曾給過他許多承諾,並且兌現了。

戈爾巴喬夫,仍然沒落幕的傳說。


吾與吾國


戈爾巴喬夫登上蘇聯巔峰寶座的時候正是蘇聯局勢複雜嚴峻的時刻,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中,戈爾巴喬夫選擇了一個被少數人罵,而被多數人交口稱讚的決定。

在他的努力下,蘇聯這臺巨大而又鏽跡斑斑的戰車開始一點一點解體,最後在戈爾巴喬夫不得不將權力轉交給葉利欽的時候,蘇聯這個偉岸又令無數令人恐懼的紅色帝國終於毀滅了。


蘇聯曾經是一個時代,蘇聯人享受著這個時代給他們帶來的尊榮,所以就有一部分人對蘇聯的毀滅感到惋惜萬分,對戈爾巴喬夫在其中的作用恨之入骨。

但總的來說,蘇聯不少人還是肯定戈爾巴喬夫的。

(戈爾巴喬夫)

因為他們知道那個年代雖然輝煌,但隱藏在輝煌的盛世表面下的,卻是濃郁到了極點的高強度壓迫,是某些精神上的禁錮。

這對很多蘇聯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體會,所以他們雖然有時會懷念蘇聯曾經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榮耀,但是更多還是對蘇聯毀滅的心底認可。

蘇聯對歐洲的壓迫以及戈爾巴喬夫帶來的改變

在蘇聯的年代,蘇聯以盛世凌人的姿態威脅到了周邊所有國家的安危,其中就以歐洲所受到的威脅最為巨大,當時幾乎大半個東歐是被蘇聯控制的,在東歐蘇聯實行著他們一直以來的鐵血策略,給東歐帶來了高強度的壓迫。

而在西歐為了與蘇聯抗衡,美國人大力地對西歐進行經濟上的援助,成立了強大的軍事組織北約,在幫助西歐從戰後廢墟中浴火重生的同時,也在軍事上保障了西歐。

(美蘇爭霸)

但是即便有著美國軍事的保障,但是蘇聯的威脅對很多歐洲人來說卻是如芒在背的。

這一切在戈爾巴喬夫上位後發生了改變,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第一號人物後一直致力於推動與西方和緩態度,努力地推動蘇聯向經濟繁榮的西方靠攏。

莫斯科紅場事件其實就是戈爾巴喬夫借之剷除障礙的利劍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說一件戈爾巴喬夫上位年代的重要事件,這件事就是發生在1987年的莫斯科紅場飛機事件。

這個事件的主角是一個19歲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有一家架很古老落後的飛機,他的飛行技術也是偏向於業餘的。

但是飛機在他的改造下,飛行了40個小時的時間,穿過了蘇聯大地上如鐵桶一般牢固的防空線,來到了莫斯科,最後竟然毫無阻礙地穿過了當時世界上防空系統最嚴密的莫斯科,降落在了蘇聯最心臟地區的紅場。

由此引發了世界輿論的震撼,蘇聯國內的局勢也動盪了起來,在戈爾巴喬夫的鐵血手段下,蘇聯無數的軍方高層被戈爾巴喬夫清洗掉了。

這件事情雖然沒有公開所有秘密,但是我們可以從其中的一些疑點判斷出一些隱藏在背後的真實情況,在這名年輕人準備進入莫斯科的時候,蘇聯高層有人命令關閉了防空系統一個小時的時間。

然後年輕人就毫無阻礙地進入了莫斯科,當時的戈爾巴喬夫正在西方和歐洲人進行洽談,這名年輕人也是來自於歐洲的,再加上年輕人對蘇聯防空系統的避讓是可以得知這個年輕人對蘇聯的軍事機密是瞭解的。


(紅場飛機事件主角)

然後再加上蘇聯高層關掉防空系統的巧合,以及戈爾巴喬夫回國後隨之而來的大清洗,還有不到四年後在戈爾巴喬夫努力下蘇聯的崩潰,其實我們可以判斷出紅場事件應該就是戈爾巴喬夫一手操縱的結果。

他想毀滅蘇聯必定是要遭遇許多阻礙的,所以他為了自己的理想,自然就會借各種各樣的機會剷除妨礙到自己的人,紅場事件以及那名年輕人只是戈爾巴喬夫和西方的一柄利劍而已,而這名年輕人也在被蘇聯抓獲後不久,就被放了出來。

戈爾巴喬夫的晚年

正因為戈爾巴喬夫多年的努力,在1991年蘇聯終於毀滅了,雖然蘇聯國內有不少人對戈爾巴喬夫有著深切的痛恨,但是戈爾巴喬夫卻在西方收穫到了巨大的名聲,他們將戈爾巴喬夫當成了英雄。

因為戈爾巴喬夫幫他們剷除了一隻恐怖的巨獸,將這隻巨獸的所有獠牙利爪都拆除了下來,變得不再那麼恐怖了。

也因為西方人對戈爾巴喬夫的這份善意,所以戈爾巴喬夫在晚年沒什麼錢的時候,才會多次地為西方商品代言走位,大肆地撈金。


戈爾巴喬夫之所以能為西方商品代言,究其根本就是他的行為使他在西方擁有了巨大的市場,有人喜歡他,自然就會有人買他代言的商品。

晚年的戈爾巴喬夫也擔任過電視臺的主持人、接受了來自於俄羅斯以及美國總統分別頒發的榮耀勳章,以示對他歷史地位的肯定。

就連在不同時期擔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和普京都對其恭敬萬分,在其指責的時候都乖乖站在旁邊敬而恭聽,不敢表示任何的懈怠。



(戈爾巴喬夫和普京)

所以說戈爾巴喬夫雖然在晚年不再享受無邊的權柄,但是他卻收穫到了來自於西方以及俄羅斯某些人的崇敬,在他的晚年也一直過著很安逸的生活,雖然有時會拋頭露面利用自己的名聲賺錢,但總的來說戈爾巴喬夫過得確實是很不錯的。


孤客生


大部分俄羅斯人對待從前的蘇聯是這樣一個態度,有些惋惜,但並不後悔,懷念是必要的,但以此誤判他們想再回到蘇聯時代,將是荒謬可笑的。

我很懷念初戀,後來聽說她已長成一個大媽。

我養大了一個女兒,她嫁人那一刻我很留戀並酸鼻不忍,但這不代表我準備把她砸手裡養她一輩子。除非她是個與世無爭的怪胎。

現在的俄羅斯人都說,不懷念蘇聯的人,那是沒良心,因為蘇聯這個詞曾經給他們帶來無上榮光。

還有下一句,想回到蘇聯時代的人,那是沒頭腦,不知道天下大勢浩浩湯湯。

戈爾巴喬夫一定是個例外。他不懷念蘇聯,不是因為沒良心,而是因為那份記憶充滿太多愴痛;他想回到蘇聯,也不是因為沒頭腦,而是想通過時光倒流,彌補一些操作上的缺憾。

二十七年前,也即是1991年12月25日,他發表身為蘇聯總統的最後一次講話,宣告:“我將要終止我擔任蘇聯總統這一職位所履行的一切行為。”宣告完之後,隨著他把手中講稿猛力一扔,扔給了西方人們一次最開心的聖誕節大禮包的同時,也把蘇聯作為一個歷史名詞扔進了故紙堆。

葉利欽起初保障了戈氏每月有4000元盧布的退休金和高級轎車,很快,盧布貶值的比較厲害,4000塊不夠買菜。1994年,實行浮動退休金制度,按照每年社會最低工資的40倍給他發放。在葉利欽時代,雖然給戈氏服務的高級吉斯轎車被換成不那麼高級的伏爾加小轎車,但保鏢等待遇還是能跟得上的。

剛下臺那幾年,雖然國內也有自發的“感謝戈爾巴喬夫運動”,但由於當時國內經濟比較凋敝,這種運動顯然不合時宜且不成氣候,承受轉型期陣痛的底層民眾對戈氏好感度有限。

國外是個例外,尤其是德國,兩德民眾沒有忘記,正是“戈比”對民德的放棄,最終才推倒了柏林牆,使得兩德統一,這個功勞倒有一大部分應該記到戈比的頭上。事實上,戈氏退休後的最大一部分收入是來自於寫回憶錄和演講,很多都是在德國的土地上並由德國人買單。

1999年,愛妻賴莎去世,戈氏沉痛異常,從此把全部精力用在戈氏基金會和國內政治上,為了基金會的運作資金,他甚至還與外孫女給某快餐企業拍了一單廣告,掙了16萬美元,彌補了基金會的資金缺口。

這是2007年戈氏的汽車出現在了色澤晦暗的柏林牆附近,不知道的還以為戈氏又要有什麼大動作,仔細一看身邊的包包,原來是一則皮包公司的廣告。

1996年的俄羅斯總統大選,戈氏也插過一腳,獲得不足1%的選票,在新的體制內沒有刷出存在感。

進入新世紀後,戈氏對普氏發表很多批評意見,內容從車臣戰爭到民主進程到政黨官僚化,相當寬泛。

80多歲的戈氏至今還出現在各種領獎臺上,如:德累斯頓獎、格萊美獎、馬丁·布伯獎、勝利女神四馬戰車獎、千禧年公益獎、美國自由獎章。

2018年5月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3週年閱兵式上,戈爾巴喬夫也露面參加,並在鏡頭前留下了心酸的淚水。在此之前的4月份中,面對越來越緊張的敘利亞局勢,戈爾巴喬夫也心急如焚的通過新聞媒體向美俄現任總統雙方隔空喊話,希望大家冷靜,並好好談談。

87歲的戈爾巴喬夫目前是唯一一名仍舊活在世上的蘇聯前總統,很可能活不到普氏這次(或下一次)任期結束,想想看,屆時俄羅斯土地上,將沒有一位前蘇聯或者貨真價實的俄羅斯前總統活在世上!相比之下,美國現總統有多壓抑,居然有5名前總統老是出來指手畫腳!


歷來現實




戈爾巴喬夫上臺前的蘇聯形勢已嚴重惡化,在他之前,蘇聯推行的是老人政治和終身制。也就是說,一個人當上蘇聯領導人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就會幹到死,才能換下一代的領導人。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讓蘇聯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都死氣沉沉。因為蘇聯不是市場經濟國家,國家的經濟控制在國家手中, 國家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去做政府想做的事。這種模式在短期內對經濟發展會有作用,但長期來看百害而無一利,它扼殺了經濟的活力,降低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在美蘇爭霸的年代,蘇聯的國內形勢日益惡化,到了快要崩潰的邊緣。隨著蘇聯形勢的惡化,各個加盟共和國也加速了分離的傾向。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於1985年, 戈爾巴喬夫開始走上了蘇聯領導人的位置。

在前蘇聯模式已經走不下去的時候, 戈爾巴喬夫只有一條路走,就是改革,就是去探索一條新路。而探索本質上是在做試驗,試驗就有成功也會有失敗,這就為日後蘇聯的大結局埋下了伏筆。

戈爾巴喬夫明白老路已不能再走,老人也不能再用,於是他大刀闊斧起用一批新人,這些人中間就包括葉利欽。


葉利欽天生就是一個冒險家,而 戈爾巴喬夫必須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做平衡,這就導致兩個人的整體戰略發生了嚴重碰撞,最終發生了激烈衝突。

在前蘇聯的體制下,選拔出來的接班人戈爾巴喬夫不可能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改革者,充其量是一個協調者,比保守派水平要高一點的人。相反他起用的葉利欽則表現得更有領袖氣質,更有才幹。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措施始終得不到蘇共元老派和加盟共和國的支持,這為蘇聯的解體挖了一個深坑。



1991年,在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聲浪中,國內的矛盾進一步加劇,甚至發生了戈爾巴喬夫被軟禁的事件。

在這場鬥爭中,最終勝出的是倔強的葉利欽。

葉利欽在被戈爾巴喬夫罷免手中,利用民主化和民選的機會,利用個人魄力,成功地打造了個人品牌,在蘇聯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遠遠高於戈爾巴喬夫。

在葉利欽的努力下,蘇聯最重要的三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代表簽署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聲明《獨聯體條約》,並宣佈了蘇聯的解體。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黨內外一切職務,把前蘇聯的權力移交給了葉利欽。

屬於戈爾巴喬夫的時代結束了,葉利欽領導俄羅斯人民開始了新的一頁。



戈爾巴喬夫在蘇聯共產黨內部備受指責,接任的久加諾夫也是一個比較中庸的人,領導蘇聯共產黨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多大起色。

剛開始的戈爾巴喬夫在國際上聲望還比較高,他和平的交權得到了西方國家元首的一致肯定。他不僅拿到了諾貝爾和平獎,還得到了德國統一獎,多次出國與國外各國領導人暢談對蘇聯未來的看法。

但時代在變化,一個已經過氣的人馬上就沒有多大的利用價值,最終戈爾巴喬夫要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當中。

因為蘇聯已有六十多年沒有經歷過市場經濟,戈爾巴喬夫也不是一個會理財的高手,俄羅斯的經濟更加惡化,盧布快速貶值。到了1997年,戈爾巴喬夫個人信用破產,不得不外出接廣告賺錢養家。

畢竟人沒有死,生活還得繼續,吃飯就要花錢,花錢就要賺錢。



1997年,戈爾巴喬夫拉上自己的外孫女,開始為自己的老對手國家美國來的必勝客代言,這大概他接的第一單代言廣告。

2001年,作為前官員的戈爾巴喬夫利用自己善於講話的優勢,開始了自己的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生涯。

2007年8月,戈爾巴喬夫為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皮包的廣告代言。

戈爾巴喬夫在辭職後,多次曾試圖組建新的政黨,重新回到俄羅斯的政治生活當中去,無奈他的個人品牌和個人名聲太差,根本不能為政黨謀取更多的好處,每次不到一年就被迫下臺,這說明這個人根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戈爾巴喬夫也只能遊移在俄羅斯的邊緣化社會中討口飯吃,混下日子,不管在任何一屆,以他的風格,都難以做出自己的特點。

用普京的話說,戈爾巴喬夫就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他在不合適的時候做了不恰當的事,把國家交到了瘋子的手上,他是俄羅斯的罪人!


新知傳習閣


戈爾巴喬夫晚年生活是怎樣的?作為帶領蘇聯走向滅亡的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因為生在現代這個對政治人物格外寬容的時代,所以並沒有像古代很多亡國之君那樣那樣遭受太大的厄運,反倒還悠哉遊哉地早早過起了退休生活,而且還很長壽,儘管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人均壽命下降了5歲之多……

蘇聯解體之後的政治生涯

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之後其實也沒有退出俄羅斯的政壇,只是因為俄羅斯人對他實在太厭惡,所以他根本進入不了主流,以至於有些人認為他在蘇聯解體之後就不問政治了。

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之後基本上就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個非主流政治反對派人士,儘管他在執政蘇聯時以改革派自居,但在蘇聯解體之後,他卻多次批評葉利欽的多項改革舉措,在葉利欽1993年想通過全民公決擴大總統權力時,當時還有點政治影響力的戈爾巴喬夫卻公開要求立即舉行新總統選舉,選擇新總統,並拒絕參加全民公決的投票。

戈爾巴喬夫會見印度冥想大師欽莫伊


而戈爾巴喬夫在1996年甚至還親自上陣,參加了俄羅斯的總統大選,但結果只獲得了0.5%的選票,早早被淘汰,而且在選舉中俄羅斯人對他整體的極度厭惡暴露無疑。在選舉過後,戈爾巴喬夫還組建了自己的政黨,叫俄羅斯社會民主黨,但這個政黨在存在了11年之後,在2007年因為無法按照俄羅斯憲法規定建立分黨部而且黨員人數不足500人而被取締。

戈爾巴喬夫出席自己夫人的葬禮


之後戈爾巴喬夫竟然還是不甘寂寞,又組建了一個社會民主聯盟,繼續自己作為非主流政客的職業生涯。在2009年,他還曾想和俄羅斯商業大亨列別德夫一同再組建一個新政黨俄羅斯獨立民主黨,但後來卻因為不明原因流產。

進軍娛樂界的戈爾巴喬夫

其實在蘇聯解體之後,戈爾巴喬夫就已經轉變成了一個娛樂界人士。他從1993年開始就時常在不同媒體上出鏡,當年他參演了美國電影《咫尺天涯》。1997年更是帶著自己的孫女安娜斯塔西婭一同成了美國餐飲連鎖店必勝客的代言人。2007年,法國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也邀請戈爾巴喬夫出任其品牌代言人。2009年,戈爾巴喬夫則發行了自己的民歌專輯,以78歲高齡進軍歌壇。

戈爾巴喬夫給路易·威登做的奢侈品廣告

也許是為了緩解自己在俄羅斯國內過於負面的形象,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後卻一改蘇聯時期對美國的溫和態度,多次在各種場合發表反對美國的言論。比如1999年美國轟炸南聯盟、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2008年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期間,戈爾巴喬夫都多次公開抨擊美國的作法,並指責美國媒體妖魔化俄羅斯。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時候,他也曾發表支持言論。

2012年的戈爾巴喬夫

不過戈爾巴喬夫雖然在這些事上和西方唱對臺戲,但卻在西方社會近年來最大的“政治正確”,即反對普京方面和西方保持一致。他多次抨擊普京上臺後導致俄羅斯“民主倒退”,甚至說普京在搞假民主。這一點恐怕也是他在現在仍然能得到西方媒體青睞的原因之一吧。

戈爾巴喬夫被裡根授予里根自由獎,宋徽宗也曾被金國加封為正一品的天水郡王

桃花石雜談過去在別的回答中曾經把戈爾巴喬夫比作宋徽宗。這兩個人自己執政最後都給國家留下了重大的創傷,但宋徽宗到了北國之後還活了9年,而且在北國生活期間還生了14個兒女,可以說亡國沒能阻擋其繼續幸福生活。而作為蘇聯總統的戈爾巴喬夫在蘇聯亡國27年之後,也仍然在繼續自己作為娛樂明星,職業政客的生涯,儘管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人的平均壽命曾經在3年之內驟降5歲,儘管俄羅斯的GDP只一度剩下了蘇聯的零頭,都沒有阻止其繼續自己的幸福生活。


桃花石雜談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戈爾巴喬夫是上世紀最偉大的俄國人,他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蘇聯解體之前,經濟已經瀕於崩潰,基本的糧食供應都無法保證,根本無法支持。國內問題層出不窮,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

戈爾巴喬夫果斷改革以後,隨即退休,過著平淡的生活。

戈爾巴喬夫的待遇就蘇聯領導人來說,是非常差的。

他有國家提供的一棟破爛的別墅,所有權歸國家,戈爾巴喬夫只有居住權。一旦戈爾巴喬夫死了,他的後代必須將別墅上交。他每月領著“國家幹部最低職務工資”,只有4000盧布。

由於盧布的迅速貶值,這錢根本就不夠用,連支持別墅的維修費都不夠。

因為戈爾巴喬夫得罪了很多人,不少人說要殺他。國家給他配備了一輛防彈轎車和17名保鏢。

但幾年後,17個保鏢減少到3人,轎車也很破爛了。

戈爾巴喬夫幾乎沒有什麼待遇,生活困難,被迫走穴賺錢。

他寫了幾本書,很暢銷,獲得了幾百萬美元的稿費,另外他還做電影龍套、配音甚至參加訪談節目,賺一些辛苦錢。

顯然,戈爾巴喬夫沒有從改革中獲得任何好處。

而標榜清廉的葉利欽則不同,他的外孫女婿、39歲的鋁業大王奧列格·傑裡帕斯卡擠掉阿布拉莫維奇,資產超過212億美元。

至於普京,呵呵,西方認為:普京通過“在海外的不透明的信託網絡”控制了三家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鉅額股份,通過信託和代理人持有高達400億到700億美元的資產。

普京對於戈爾巴喬夫的評價很高:2006年3月2日,普京在祝賀戈爾巴喬夫75歲生日時說:“您是影響當代世界歷史進程的國務活動家之一,國際關係領域開始向開放政策過渡是與您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我指的是那些轉折性變化,使我國在民主改革方面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

2011年3月2日,普京在祝賀戈爾巴喬夫80歲生日的賀電中說:“在我國甚至在國外,您都是以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顯著影響並對加強俄羅斯的威望貢獻良多的當代最傑出的國務活動家之一而聞名的。”同一天,梅德韋傑夫會見了戈爾巴喬夫,告知已簽署了授予他俄羅斯最高榮譽勳章——聖安德魯勳章的命令,梅德韋傑夫說:“我認為這是對您作為國家元首所做大量工作的恰當評價,您在特別複雜、特別艱難的時刻領導了我們國家。我們大家都清楚這一點。”“這也是對您領導的那個國家,我們大家的共同祖國——蘇維埃聯盟表示尊重的標誌。”


薩沙


看了一些答案,儘管點擊很高,卻答不對題,所以我來回答一下吧。

兩年之前,也就是2016年,俄國有個叫做自由民主黨的政黨向國家杜馬遞交了一份議案,指稱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和俄羅斯首任總統在位期間的所有政策都是犯罪。這份議案得到了俄共的附議,然而除此之外,便沒有一個政黨附和,他們說:這倆貨都是傻的。

而葉利欽方面,當時確實有人回應了,他們說,自由民主黨一貫就是這副德行,此前他們還曾建議俄羅斯禁用美元呢。

至於戈爾巴喬夫,則笑了:你們是想在社會中製造緊張情緒,但他不打算就此事走法律程序,因為正常人都知道你們是在搞笑。

那麼戈爾巴喬夫在退休之後,究竟在做些什麼呢?

頭一樁事是去演戲。2003年,他出現在一部叫做《再見列寧》的電影之中,演繹兩德統一談判的歷史場景。兩年之後,他又出現在一部叫做《戰爭之王》的電影之中,宣佈蘇聯解體,而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軍火商,看到這一場景就激動地親吻電視機。

在這些電影場景中出現的戈爾巴喬夫,都被列入演員表,應該是算一份工作,有酬金的。

除了拍電影,老戈還賺廣告費。早在1997年,他就為必勝客拍廣告,據說賺了16萬美金。十年之後,他又去拍Lv,具體場景還是他本人的設計:戈爾巴喬夫坐在汽車後排,神情落寞,看著車窗外斑駁的柏林牆,注意此時他的身旁:有一個Lv的行李包!

大約在2004年,有一部據說摘得格萊美獎的音樂劇《彼得和狼》,老戈就是這幕劇的配音演員,值得一提的是,克林頓也有份,他在劇中表演一隻狼。

當然,老戈最主要的收入是寫回憶錄,他的退休金是每月四千盧布,可能不夠花,所以他寫了一部《真相與自白:戈爾巴喬夫回憶錄》,很暢銷,已經賺了數百萬美元。

而寫書之外,全球會有很多國家和地區邀請他去做講座,據說出場費最高時每場達10萬美金,最低也有每場1萬美元。

總而言之,老戈的退休生活很充實,也很滋潤。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戈爾巴喬夫是前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在他執政期間, 因為改革的徹底失敗,使蘇聯這個曾經的超級大國,在一夜間轟然倒塌。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黯然辭職。剛剛成立的俄羅斯政府,對這位前蘇聯領導人也算是仁盡義至。給他每月4000盧布的退休金,外加莫斯科郊外一棟別墅,還有17個保鏢與一部高級轎車。

4000盧布在當時堪稱一筆不菲的收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不成問題。戈爾巴喬夫雖然失去權力,但小日子過得還算愜意,儘管不時遭受俄羅斯人的白眼,以及保鏢形影不離的監視。

然而,人生無常,世事難測。1992年,俄羅斯爆發了災難性的通貨繃脹,戈爾巴喬夫的退休金一夜間貶值許多,到1994年,他的月收入僅僅相當於2美元,已經到了難以度日的地步。高檔的小轎車不得不換成簡陋的伏爾加,保鏢也有17人減為最後3人。幸虧他退休後常常給西方媒體寫些回憶性的文章,賺取了不少稿費,才是他能勉強度日。做為前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不得不用他那曾經規劃國家藍圖的手,去倒垃圾,提著籃子街買日常用品。

在這艱難的日子裡,唯一支撐他精神的是妻子賴莎。夫妻倆感情一向很好,在這困難時期,越加同舟共濟,相濡以沫。然而,禍不單行,不久,妻子賴莎就一病不起。是戈爾巴喬頓時墜入痛苦的深淵,也許他精神最後的寄託也將殘忍的失去。

面對一個療程15萬到20萬盧布的鉅額醫療費,戈爾巴喬更是難以招架,心急如焚。俄羅斯政府雖派人慰問、探視,但對醫療費的事閉口不淡。戈爾巴喬明白:俄羅斯人是想看他落難時的窘相,看他無錢治病的笑話。


天無絕人之路,已是垂暮之年的戈爾巴喬夫,雖然在政治上沒有一點權力,但他當政期間的一些措施,促使柏林牆的拆除,德國因此得以統一。

因此,在他走投無路時德國前總理科爾向他伸出援手。現總理施羅德更是邀請他妻子到德國治病。於是,戈爾巴喬夫帶著妻子來到德國。在這裡,他受到了熱情的歡迎,施羅德總理親自跟他擁抱,噓寒問暖,贊他為世界和平做出傑出的貢獻。並安排他妻子去了最好的醫院。


然而,賴莎已病入膏肓,西方再高的醫術也沒能留住她的性命。

那天,在醫院的急救室裡,戈爾巴喬夫窩著賴莎已變得冰涼的手,嚎啕大哭。也許他再哭妻子的不幸離世,也許他在哭自己虎頭蛇尾的政治生涯。

直到兩個小時後,他才步履蹣跚走出來,人們驚奇發現:戈爾巴喬夫一下子彷彿老了20歲。大家都在嘆息:沒有賴莎的貼心陪伴,戈爾巴喬夫未來的路能走多元,多長!

幸運的是,戈爾巴喬夫終於從賴莎病逝的陰影中走出來,成了一個社會活動家。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1931年3月2日生的戈爾巴喬夫已經是87歲高齡了,作為曾經的蘇聯總統,葉利欽還是給他保障了一些待遇的。但是比起普京給葉利欽的待遇來說,是差的太遠了!

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留在了俄羅斯過退休生活,每月有4000盧布的退休金,但隨著後來俄羅斯經濟局面的惡化,盧布大幅貶值,戈爾巴喬夫的退休金也變得“不值錢”了。

怎麼辦呢?

1、寫書,寫自己的回憶錄,掙點稿費。

2、拍廣告:給必勝客做代言。掙點廣告費。

給LV做代言。

3、做節目主持人:

4、跟俄羅斯的後起之秀普京、梅德韋傑夫,聊聊天,給他們倆參謀參謀,趁機攢點人氣。

5、試圖東山再起,在1996年的俄羅斯總統選舉中,戈爾巴喬夫僅獲得了0.52%的選票,因為許多俄國人認為蘇聯瓦解後的貧困動亂戈爾巴喬夫該負責。

6、晚上的戈爾巴喬夫是最傷心的,每每想起自己的人生巔峰時,黯然落淚。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加關注,點贊並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