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云:稀罕——大同玉鼻烟壶欣赏(一)

你好,我是玉石玩家张丽云,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分享我的经验和观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这是第十九篇原创文章。

做事不需要人人理解,只需尽心尽力,做人不需要人人喜欢, 只需坦坦荡荡。

鼻烟壶——大同玉鼻烟壶,第一次看到我有点惊奇,轻轻地呼了一声,哦,大同玉鼻烟壶,大同玉还有鼻烟壶呀。它那么安静地成列在大同玉专卖店的展示柜里,不是古董,不是玻璃制品,就是一对有着天然图案大同玉鼻烟壶。

这对鼻烟壶是利用大同玉的天然俏色,用掏堂工艺一次成型制作,烟壶大小合适外观大气没有过多修饰,只是整体运用大同玉的天然纹理,随色依纹,巧施雕刻,使得玉上有景,景添玉色,俏色入烟壶,烟壶自当傲,真应了这句诗:道骨仙风自有,何嘘身出寒门。

鼻烟壶是在读小说的时候知道的,更深地了解鼻烟壶文化也是从邓友梅的小说烟壶里了解到的。记得当年读邓友梅的烟壶小说时,不是被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打动,而是被小小的烟壶所承载的文化,技艺,用途而感动,并且引起我极大的好奇心。

为了能看到鼻烟壶是什么样子的,我专门去过一趟太原的南宫的古玩街,看到真正的烟壶时我没跟老板说话,就是静静地观察把玩了好一会子,当时的感觉就是了了一块心思。出来后虽然有点释然,但是一直没有忘了它。

最近做家务的时候听书,又听了一遍鼻烟壶的语音版,正在为题目发愁的时候想起了这对大同玉鼻烟壶,那我就再说说鼻烟壶的文化知识和收藏价值吧。

鼻烟壶文化

鼻烟是由明万历年间从欧洲传入中国的,传入先是在皇宫,王府,朱门中得到应用,到了清代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开来。

鼻烟本身是西方的舶来品,而鼻烟壶却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以后的结晶产物。鼻烟壶造型小巧玲珑,在实用的基础上以艺术追求和工艺精湛著称,既有实用性又能收藏,还能把玩。中国的鼻烟壶看似小巧玲珑,制作的材质却是繁多,几乎能用做工艺品的材料都能做鼻烟壶。修饰装扮的工艺技法也是变化无穷,天然大同玉图案的不多见。

在20世纪80年代,鼻烟壶收藏正式形成了国内收藏的一个种类,在90年代中期鼻烟壶收藏价格一路高涨达到鼎盛。

鼻烟壶的鉴别

鼻烟壶的鉴别是后不复杂,不必过多考证它的年代和真伪,只要知道它原料,做工,器型的优劣就足够了。鼻烟壶的名贵程度,看的就是烟壶本身原料的品质和做工,雕工的精细程度,与其出产的年代和制作它的工艺师关系不大。

如果是原料确属珍稀做工又精巧的话,不论它的产地,也不管它出自何人之手,均为上品。假冒的鼻烟壶不多见,因为烟壶讲究的是原料和工艺,还讲究品相和造型,原料平凡,做工一般不值钱。原料无法假冒,做工也难伪造。对烟壶的真伪,不必十分注意,鉴别烟壶只要考察本身的优劣就行了。

收藏鼻烟壶应以稀为贵,选择精品,除了经济实力以外、经验的累积和阅读学习一样重要,应该其重视品质而不是其重视数量。另外应注意的是鼻烟壶的原材料、色泽与其造型的完整性。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跟着玉石玩家张老师的文字走进古都大同最美之一的大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