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老照片,記錄樂山的變遷和樂山人的回憶

你是否和我一樣

懷念以前的樂山

懷念樂山的每一個地方

那麼

讓你愛上樂山的理由都在這裡......

樂山城市變遷

1911年,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一張記錄樂山城市的圖片,拍攝者現己無法考證,原載於早期的蘇聯畫報。

六十年代的樂山全貌

1982年,樂山的城市發展始於改革開放之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的樂山城大都還是小青瓦房,和過去一樣幾乎沒有大的變化。

2004年,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產業的逐步興旺並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樂山的城市面貌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肖公嘴一帶己開始出現了三十層以上的高層建築。

2017年,今非昔比,如今的樂山高樓林立,整個城市往南北延伸,城北新區、肖壩新區以及青江新區的快速發展,己將原來的綠心公園環抱於城市的中央。

清末至民國

一座城市的歷史,因其保存的記錄和程度,決定了這座城市的人文溫度與傳統力度。

歷史,靠文字記錄;歷史,靠圖像定格。

面對歷史,我們必須心存敬畏。

1908年:樂山文廟

西高門

1920年左右:樂山城區

1914年:連接大佛和烏尤山的橋

樂山城邊廟宇

拉船縴夫

擁擠的茶館

停在江邊的漁船

牌坊

玩耍的孩子

1914年:承恩門

1914年:拱城門

1920年左右:峨眉金頂

據傳為較場壩

鐵牛門碼頭

1936年:樂山大佛

城外的黃角樹

灌溉農田

武大西遷:1938年,抗戰時期,當時享譽海內外的武大,逆水而上,西遷樂山。

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雲集嘉州,雖經日寇大轟炸和生計艱難,辦學事業無稍停輟且有很大發展。

樂山8年,競成武大歷史重要而輝惶的段落。

故宮南遷:1939年,故宮博物院院藏大部分文物遷至樂山,一駐8年之久。戰後文物返都,無一損壞、無一丟失。

民國政府特頒“功侔魯壁”匾額,嘉獎樂山文物保護之功。

日寇大轟炸:1939年8月19日,日寇轟炸樂山,4000餘人被炸死,1000多人重傷,上萬人無家可歸,樂山城區化為一片廢墟。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

民兵在廣場演練步伐

駐樂部隊威武之師

知青田間學習

聽老農講述憶苦思甜

毛主席追悼大會

改革之初:“開放”的春風帶給人們無限的驚喜,隨著生活物質的逐漸豐富,人們的生活及精神面貌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

樂山首屆人民代表大會

與日本市川市締結友好城市

樂山龍舟:1987年,樂山舉辦了首屆國際龍舟會,岷江兩岸人潮如織。為了推動地方經濟,同期還舉辦經貿洽談會。

並將龍舟會作為樂山的一大特色,長期辦下去。

龍舟大賽現場

國外參加比賽隊伍

大佛腳下比賽

股票黑市:誰能想到,一向以山清水秀,自矜得意的樂山人,在中國由計劃徑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初期競然首發其事,一舉撬動了新時期中國的股票市場。

樂山的街頭民間股票市場(俗稱“股票黑市”)聞名海內外,市場經濟改革的新風由此而強勁。

牛咡橋路口是樂山最大的黑市交易場所

都是為了掙錢

有獎彩票:渴望一夜暴富的人們對有獎彩票情有獨身鍾,現場人潮湧動,盛況空前。

人潮湧動

穿著阿迪達斯衣服,手帶大金腕錶,嘴裡叼著一支紅河,這大概就是當時萬元戶的打扮了。

九十年代街頭計生宣傳

1988年,樂山遭遇特大洪水,迎春門一帶及多處低窪地段被不同程度水淹。

八十年代可到大佛腳背上拍照

改革之初,第一臺12寸黑白電視引來眾多觀眾。

用紅糖淋制各種動物的小商販,這一民間手藝一直傳承至今。

茶摟川劇小唱,招攬顧客。

605造紙廠至班竹灣小火車,正式開通試運行。

樂 山 舊 影

605造紙廠全貌

桂花摟老宅

小十字街景

嘉定旅館

樂山禮堂

樂山影劇院

六十年代的老宵頂

樂山公園轉盤

六十年代的樂山公園

演武街四合院

銅河偏老街

縣街街景

里仁街大戶人家

順城街

陝西街街道

濱江路

演武街

關帝廟百貨店

演武街

竹公溪

銅河偏古城牆

濱江路舊宅

泌水院街景

八十年代的里仁街

油窄街拱辰門

平江門兩側搭建的民宅

牌坊巷

修復前的鐵牛門

桂花樓

學道街街景

學道街

龍聖寺老宅

泌水院民居

望江臺民居

八十年代的樂山汽車站

樂山公園球場

汽車十一隊水災

1988年樂山發大水

迎春門一帶被水淹

八十年代的樂山港

那時可乘船從水路去重慶

九十年代建成到太陽島的跨江攬車

因虧損嚴重後被拆除

八十年代初拍攝的凌雲山

當時並沒有看出是尊平躺的睡佛

建在大佛寺景區的中共地委黨校

凌雲棧道九倒拐

篦子街舊貌

樂山大石橋

605造紙廠班竹灣吊塔

肖公嘴遠晀

大渡河帆影

通往太陽島的浮橋

肖公嘴舊貌

1973年岷江大橋建成通車

加寬改造後的樂山城南路

樂山致江路舊貌

城北路及建設中的樂山岷江大橋

七十年代改造前的城北路段

八十年代的半邊街

街道兩旁茂密的梧桐樹被砍伐

通往峨眉的城北路進出口

城北牛咡橋路段

改造前的城南路大修廠路段

八十年代的城北路進出口

也許你在這些老照片中

會看到熟悉人的身影

會看到熟悉的街道

會想起曾經的自己

但時間不等人

那麼

請讓時光留下我們最初的記憶

珍惜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