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億美元收入,22萬個就業崗位,俄羅斯世界盃讓全球癲狂

互聯網+體育 ID:jipangtiyu

作者 | 詹葉秋

紀胖說:令全球癲狂的俄羅斯世界盃為經濟陷入窘境的東道主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國際足聯報告稱,世界盃期間,外國遊客給俄羅斯帶來了19.49億美元的收入;而主辦方透露,世界盃為俄羅斯帶來了22萬個就業崗位。世界盃已經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賺錢的生意”。

在謾罵和讚揚中,在哭泣和歡笑中,在強者和弱者的對話中,在贏家的手舞足蹈和輸家的失望落寞中,人們告別了令全民陷入癲狂的俄羅斯世界盃。法國隊時隔20年再次捧起了大力神杯,法國民眾歡喜鼓舞,但別忘了,真正的贏家不只有法國,還有國際足聯和東道主俄羅斯以及與世界盃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世界商業巨頭。他們不在乎誰最終奪冠,他們在乎的是這一次從世界盃又賺了多少。

國際足聯分配獎金創新高

第一個贏家一定是國際足聯。據《紐約時報》報道,俄羅斯世界盃為國際足聯帶來了61億美元收入,比預計高出了10%(也有機構預測,俄羅斯世界盃國際足聯的收入將超80億美元)。而2014年巴西世界盃國際足聯的收入是48億美元。俄羅斯世界盃註定成為近四屆世界盃中國際足聯最賺錢的一屆。

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稱讚這屆世界盃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屆”。

門票、贊助商、轉播商、授權商品是國際足聯的主要收入來源。據《紐約時報》報道,得益於幾份大合同的簽訂,FIFA的預算資金比原計劃多出了4.5億美元,俄羅斯世界盃幫助國際足聯逆轉了多年虧損局面。這幾份大合同來自中國企業,本屆世界盃是中國企業贊助數量最多的一屆。Zenith最新數據顯示,本屆世界盃期間中國企業廣告的支出達到了8.35億美元。

電視轉播權收入在國際足聯收入構成中佔比最高。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兩國為本屆世界盃都支付了數目驚人的轉播費用。2011年,美國FOX廣播公司以4.25億美元拿下了2018年和2022年兩屆世界盃的轉播權。俄羅斯世界盃的中國大陸地區版權最終被央視拿到,業內人士估測費用在3-4億美元。最終國際足聯在2018年世界盃轉播權上能進賬多少,現在還不得而知,但一定高於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24.28億美元。有機構預測,本屆世界盃電視轉播權收入將高達27億美元,

隨著世界盃總收益的上升各球隊獲得的獎金數量也水漲船高。最新消息稱,國際足聯將7.91億美元投入了俄羅斯世界盃獎金池,與4年前巴西世界盃的5.76億美元相比,國際足聯此番在獎金投入上的力度加大了近40%。這意味著,即使比賽成績不佳,能夠參賽的會員協會也可以賺取豐富的獎金。那麼,這7.91億獎金是如何分配的呢?

國際足聯官方公佈,世界盃開始前將會把4800萬美元前期準備費用平均分給32支參賽隊伍,每支球隊平均150萬美元,這是每支球隊的基本獎金。比賽開始後,將會有4億美元獎勵金,包括參加完三場小組賽而沒出線的球隊,最低獎金也達到了800萬美元。

之後,躋身16強、8強淘汰賽的球隊按照“每進一級多得400萬美元”的幅度領取獎金。躋身16強卻無緣8強的球隊每隊獲得1200萬美元、晉級1/4決賽卻無緣半決賽的8強每隊獲得1600萬美元。半決賽後,晉級球隊獎金額度大幅攀升,第四名是2200萬美元,季軍2400萬美元,亞軍2800萬美元,冠軍得主獲得3800萬美元。

以上分配獎金共為4億美元,剩下的3.91億美元將流向“俱樂部受益計劃”(2.09億美元)和“俱樂部保護計劃”(1.34億美元)。是指分發給參加世界盃球員所在的俱樂部,前者是為了化解各國家(地區)代表隊與俱樂部之間的用人矛盾(比如都在冬季舉辦的卡塔爾世界盃和歐洲聯賽)。後者是為了賠償涉及俱樂部的其他利益損失,比如球員在世界盃賽事包括預選賽的受傷賠償。2014巴西世界盃前夕,意大利隊的蒙託利沃及所屬AC米蘭俱樂部就是該計劃的受益者。

所以,國際足聯是世界盃的最大受益者。2026年世界盃將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聯合舉辦,國際足聯預計從2019年到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的四年財務週期內收入將達65.6億美元。

俄羅斯:主場就是商場

另一個最大的受益者是東道主俄羅斯。對於俄羅斯來說,主場就是商場,一方面是國家隊的賽事成績要說得過去,滿足文化和民族自尊的需要。另一方面辛苦籌辦多年、付出高昂投資的當地政府和企業,也希望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收回成本,為這場宏大賽事打上經濟商業的成功標籤。

衡量一場賽事是否成功,收益高於成本是基本標準。為了舉辦這屆世界盃,俄羅斯的投入可謂大手筆,2018年世界盃也被稱為史上最昂貴的世界盃。據外媒報道,南非世界盃共耗資60億美元,巴西世界盃耗資110億美元,此次俄羅斯政府投入了132億美元。僅聖彼得堡澤尼特球場就耗資17億美元,建成之後即成為史上最昂貴的足球場。

世界盃帶給俄羅斯最大的變化是,無數遊客的湧入為俄羅斯旅遊業帶來了19.49億美元收入。

世界盃前夕,為吸引各國球迷來俄羅斯觀賽,俄羅斯出臺了一系列便利球迷的措施,如世界盃期間可憑護照和門票多次免籤。國際足聯的報告宣稱,本次世界盃有60萬名國際遊客到訪俄羅斯。這些遊客的消費能力非常驚人,在各國遊客中尤以中美兩國球迷的支出最高。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 2018世界盃期間,中國公民在俄羅斯花費了41億盧布(約合6500萬美元),美國球迷共計花費了56億盧布(約合8883萬美元),來自194個國家的外國球迷共計在俄羅斯消費了大約15億美元。

俄儲蓄銀行數據中還顯示,世界盃期間,中國球迷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尼科利斯基街購買了價值5000萬盧布(約合79.88萬美元)的商品,美國用戶消費1600萬盧布(約合25.63萬美元)。

在遊客旺盛的消費拉動下,世界盃期間俄羅斯餐飲業、酒店業的業績出現明顯上漲。澎湃新聞報道稱,莫斯科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幅超10倍,赴俄機票訂量同比增長超400%。訂量增長直接推升了價格,小組賽期間俄羅斯星級酒店單日標價增長4倍至10倍不等。這也與俄羅斯儲蓄銀行所統計的消費者消費分佈走勢一致。

而俄餐飲業和酒店業者聯合會副會長瓦季姆·普拉索夫就曾評估,俄羅斯四星或五星級酒店收入有望增長40%,三星級酒店收入增幅也可達15%。

世界盃也為俄羅斯貢獻了大量就業崗位。據主辦方透露,世界盃為俄羅斯創造了22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建築業7.9萬人、賓館餐飲業3.8萬人、運輸和通信業1.8萬人、社會及個人服務業1.8萬人,未來5年還將創造16萬-24萬個就業崗位。

俄羅斯政府的一份報告稱,2013至2023年間,世界盃有望拉動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260億-308億美元,相當於俄羅斯GDP(1.58萬億)的2%。

世界盃提振了俄羅斯的經濟信心,這與俄羅斯世界盃組委會發布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對經濟、社會和環境領域的影響》中的觀點一致:俄羅斯世界盃承擔著提振俄羅斯經濟的重任。

作為金磚國家的重要成員,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重創了俄羅斯的經濟,能源價格的下跌使得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和能源的俄羅斯陷入了經濟困境。加上近幾年歐美國家的經濟制裁和封鎖,俄羅斯迫切希望能夠藉助這屆世界盃完成經濟轉型。各項數據表明,世界盃帶給俄羅斯的不僅是真金白銀還有信心。

從歷史的維度看,世界盃確實普遍為主辦國家的經濟帶來了暖意。

1998年世界盃為法國的GDP增長貢獻了1%;2002年韓日世界盃時這個數據變成了0.74%;南非世界盃有所下降,是0.4%;即便是經濟體量較大的德國和一度陷入經濟泥潭的巴西,世界盃也為兩國的GDP增長貢獻了0.2%。

法國在1998年世界盃前經濟一度負增長,世界盃後GDP增速轉負為正。法國經濟及財政部長勒梅爾公開表示,即便異地奪冠也會對法國經濟產生影響。裕利安怡集團首席經濟師蘇布朗對2018年法國GDP的增長預測也由1.8%增加至1.9%。

不過,對於俄羅斯來說,能否憑藉世界盃的餘威實現經濟的良性發展,擺脫經濟增長對於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過度依賴,畢竟世界盃對主辦國的經濟影響力有限。而且投入重資的俄羅斯還面臨大賽後,場館運營等世界性難題,如何避免重蹈巴西世界盃覆轍,需要俄羅斯政府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