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办好”需吃透精髓:打通数据共享的屏障

“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省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此次对标考察学习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滨州务必应当吃透政务服务“一次办好”的精髓。借鉴杭州的思路、办法、举措,进行制度设计、硬件完善和人员管理,从而打通顺畅的办事通道、提升办事效率。

“放管服”改革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了“杭州速度”

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大厅里,偌大的空间井然有序地划分为一个个开放式的区块,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市民也在耐心地等待。对于绝大多数办事的市民而言,只需要这一次等待,就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杭州市本级公共服务平台简称“一家两中心”,集市民之家、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位一体”,具备行政审批、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效能监督四大功能。目前,“一家两中心”共进驻70家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设置窗口270多个,工作人员700多名,可办理各类事项900余项。截至今年4月,杭州市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共计9593项。其中市本级771项,“一次办结”实现比例达97.10%。

可以说,“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放管服”改革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也是以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为宗旨的政府自身改革。自改革启动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积极创新,努力让市民得享快捷便利的办事服务。

而一组数据,可以为这种“获得感”增添佐证——

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办理、结果互认”的方式,跑出了全流程60分钟领证、全国最快的不动产登记“杭州速度”。

在全国首推“商事登记一网通”。实现85%的新设企业可按“一件事”标准进行网上办理,全年累计减少办事企业跑趟30万余次。

推行“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全市44家涉及个人办事单位共梳理事项598项,累计精简办事材料669件,取消纸质证明材料174种。

以数据共享为核心和基础,实现跨部门业务之间的“无缝衔接”

“最多跑一次”的要领,是实现跨部门业务之间的“无缝衔接”。杭州市在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数据共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也是基础环节。

为此,杭州市充分考虑数据的归集、平台的建设以及群众和企业的需求,选取了群众和企业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以及办件量最大的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投资审批和公民个人办事四大领域,不动产登记领域70项、商事登记领域64项、投资项目审批领域136项、公民个人办事领域482项数据均已率先完成归集共享。

与此同时,杭州市正进行1000多项数据的共享申请,目前在户籍、社保、交通等领域已经打通了“数据共享通道”。累计交换数据达到253亿条,日均交换量0.84亿条。并通过系统搭建了“一窗受理”平台,建成了全市统一的电子签章、电子证照平台,构建可信电子证照库、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城市小脑专题库等4个大数据库。数据跑得快了之后,各种繁琐的证明材料就用得少了。去年12月10日起,杭州市取消了涉及117项办事事项的228项证明材料,其中,仅社保参保证明就减少131.4万人次的打印。

如果说数据是一部电脑的CPU,那么好的窗口服务就是键盘和鼠标,提供“输入”功能。在“一家两中心”,全面实施“一窗标准”,来规范综合窗口设置——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要求,统一全市15个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和“社会事务”等领域的综合窗口设置,并明确相关的规范管理标准。同时,规范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管理,按照“中心之外无权力”的要求,深化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除已实现特殊场所驻点办理和实现基层就近办理的事项外,所有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事项都进驻行政服务中心。

此外,还规范了办事咨询投诉。在整合优化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的基础上,全面构建“一号问、一网查、一网答”体系。群众和企业通过拨打电话、登陆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即可咨询想要了解的事宜。自办事专线电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39233件,直接答复26680件,“代办”或交办12553件,群众评价满意率为95.85%。

不断突破“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移动办”,杭州目标打造“移动办事之城”

“放管服”改革是否到位,其重要标准,就是看它能否为群众生活及办事增便利。对内要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升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对外要提升行政便利化水平,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在这方面,杭州市“一家两中心”做出了探索,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需要在‘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移动办’四个方面继续突破,将杭州打造成移动办事之城。”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在他们看来,目前在简化、取消程序、材料、时间层面,依然有更多可以精简、压缩的空间。今年年底前,杭州将实现公民个人办事材料再精简10%;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80%以上的公民个人办事事项凭身份证“一证通办”。

同时,将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数据“全归集、全打通、全共享”,年底前实现杭州80%以上事项所在系统与“一窗受理”平台的对接,并逐步向乡镇、街道延伸,80%以上事项开通网上办理。在“就近办”层面打造“15分钟办事圈”,实现全市60%以上公民个人办事事项可在住地附近的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社区)、派出所和银行网点办理。

另外,“杭州办事服务”APP已经上线开通,并设置了综合自助办事服务机,提供认证、预约、查询、办理、评价等功能,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事项“24小时可办”、“随时随地可办”。目标在今年,实现70%以上公民个人办事高频事项移动可办,综合自助办事服务机可办理公民个人办事高频事项不少于1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