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麻雀Block 2有哪些新的優勢?

異域邊緣


改進型海麻雀(ESSM)與許多其他武器一樣,必然會不斷的發展。美國海軍作為目前全球第一海軍力量,當然是後發國家學習的最好參照物,取其長處,少走彎路,當然美滋滋。就像許多美國海軍武器一樣,ESSM也是一款值得學習的武器,切不管他的數據指標怎麼樣,這種武器作為構建海軍艦隊多層次防空體系的重要一環,其發揮效能的模式總歸是引領了潮流(槓精勿擾)。所以,說起這個就不得不再次“乾巴巴的”的奉獻一次科普文(乾貨)。

一開始的“改進型海麻雀”是上圖這種傾斜箱式發射(不管後來改的多麼NB),當然我知道,對於已經看慣了“一坑四彈,冷熱共架”的你們來說,這種發射方式當然get不到你們的G點。

只有當ESSM集成到Mk41垂髮系統且“四個蘿蔔,一個坑”的時候,才能稍稍引起已經被“吊高了口味”的我們稍稍感興趣一點。再當我們看到ESSM射程已經到達50公里的時候(比海HQ16還遠一些),我的心裡還是對這個導彈重視起來,畢竟其體積比石榴姐還要小一些。

ESSM block 1型與石榴(16)姐一樣採用半主動雷達導引頭,但是利用了RIM-7P的制導組件和高速數字式駕駛儀,導引頭還用了低噪聲放大器。為了提高精度和射程(所有導彈都在追求的“鐵人生死兩項”),ESSM增加了中繼制導數據鏈,整個制導過程為:慣性制導+中段數據鏈制導+末端半主動雷達尋的模式。

整個上面這一段是不是看起來蠻厲害的,但是,再厲害也就是個半主動雷達導引頭,末端攔截時仍然需要艦上三部SPG-62型雷達進行照射。

俗話說,艦載雷達再好,那也是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啊,半主動雷達導引頭早晚得換。

這麼說著說著,ESSM block2就如約而至了。2017年6月新型ESSM接受了兩次受控飛行試驗。2018年7月ESSM block2又進行了首次實彈射擊,利用主動雷達導引頭成功攔截了BQM-74E空中飛行目標。看到這裡,我們就已經明白了ESSM block2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主動雷達導引頭,使其具備了通過中繼單向數據鏈獲取信息後,在攔截末端同時擁有依靠艦載照射雷達信息進行攻擊和主動尋的攻擊兩種導引系統(半主動導引和主動導引)。

說了這麼多,這貨一定很貴吧?畢竟貨好,還得看看性價比,目前ESSM block2的單價還不得而知,只知道雷聲公司在今年5月獲得了價值7700萬美元的該彈小批量生產合同。至於前面說的那個老ESSM,單發價格大約115萬美元,相當於一發標準-2的三分之一,還算是經濟實惠,坑多蘿蔔多,可勁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