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地鐵到底是虧損還是在盈利?

不具名無言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城市裡地鐵肯定是在虧損狀態,至於為什麼我們可以算一筆賬。

絕大多數是在虧錢

舉例:圖上鄭州地鐵一號線一期的工程成本,可以看到每年的完全成本大概在9.7億左右。目前鄭州市地鐵一號線的日人均乘次為18萬左右,按照每次3元的票價計算也就是一天54萬,全年總票價為2億左右。這就是實際情況,也就說地鐵運行一年政府要補貼大概8億,這還是一條線,如果有十幾條的話對於政府財政是個很大的挑戰,相信很多地方也是如此。

不僅僅是地鐵還有其他公共交通都是如此

其實不光是地鐵,還有公交包括高鐵、鐵路等等公共交通都屬於虧損運行的狀態,因為這些工程本身具有半公益性質除去政府有能力修建之外,民營企業很少有能力幹這個事情,再說民營企業都是想掙錢的,沒有一家企業會想著一直虧錢。當然個人覺得這些公共交通帶給了我們出行的方便,其價值不能單獨用投入產出來計算的。

最後,勇勇呼籲下看到這個問題的朋友,能出門坐公共交通儘量坐吧,這樣不僅僅是對環境做貢獻(減少私家車使用)還是為財政做貢獻。

歡迎各位留言或者關注勇勇在談壹貳叄。


勇勇雜談壹貳叄


2014年之前,南京地鐵是全國唯一盈利的,也就是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地鐵系統全部都是虧損。

14年之後,隨著南京開通了S1這樣的郊區線路,也開始虧損。根據江蘇統計局數據,僅2016年1到9月,南京、無錫、蘇州三市地鐵,虧損總額超過16億元。地鐵每公里造價高達7億,還有50個三線城市準備建地鐵。

像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和南京這樣的強二線城市,地鐵系統每年都在虧損,更不用說其它城市。因為規劃路線太長,甚至通往郊區,導致客源太少。其實不僅是中國,國外也是如此。

但是,修建地鐵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一是,方便了廣大市民的出行;二是,帶動了相關產業,促進經濟發展;三則是,提升了城市形象。


所以,地鐵是否盈利,不能僅從短期利益考慮。長期來看,地鐵對於城市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至少方便了每個人的生活,減少開車出行,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堅果旅行


看了一圈高票回答 沒有一個說到點子上 看來都不是內部人員 都是隻是看看公開資料而答的。

我隨便補幾句 一個城市的地鐵 誰來運營?嗯 答對了 是地鐵集團公司 地鐵盈利與否 並不是地鐵本身 他本身肯定是賠錢的 但是 地鐵集團在開建時 會拿下很多地鐵地塊 有個詞叫上蓋物業 不懂去搜 這種不動產很多歸地鐵所有 一個城市 大幾十個 上百個地鐵站 這種上蓋物業盈利多少 這不用多說吧 全部億為單位。新線開通施工前 地鐵也會在前期低價拿地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通車後 的回報都是用億為單位計算的。話就說到這 其他地鐵集團的收入來源就不說了。

總結 只要不作死 前幾年地鐵是賠錢的 包括還貸 但是 只要穩定運營 客流穩定 別像南京那樣玩命搞周邊沒人坐的遠郊線路 老老實實搞市區 整個地鐵集團並不賠多少 投入大回報也大 再加上地鐵集團都是國企 從拉動城建和經濟的大帳來算 地鐵並不賠錢


圖片帝


地鐵要想盈利,就得提高票價,就是承辦方從乘客腰包裡多掏點錢,結果導致普通市民百姓坐不起地鐵,地鐵就會變成少數有錢人的專用交通工具,這不是政府創辦地鐵的初衷。

票價低到收不抵支時就叫虧損,但普通市民百姓都承受得起,虧損部分政府出資補貼給運營單位,實際就是政府替乘客買了一部分票。人民政府當然不會千方百計地想著從人民身上賺錢。賺錢是資本家朝思暮想的事。如果地鐵交給個人經營,虧損他不會幹的,一是要把運營花掉的錢從乘客身上撈回來,二是減小設備保養維修成本,會造成安全可靠性下降。鐵路也是一樣。你希望地鐵和鐵路多多賺錢嗎?


能量十十


在我國,城市地鐵基本上都需要政府補貼才能維持正常運營,所以靠地鐵公司自身是難以盈利的。

唯一盈利的城市是特例,就是香港,港鐵2017年盈利高達168億港幣,好像也是全球唯一盈利的城市地鐵。

香港地鐵客流量大,車票部分收入比較高,但僅僅靠這個是難以盈利的。其盈利主要來自物業、商業的開發及投資。比如香港地鐵站與上蓋物業是建在一起,通過出租出售獲利。港鐵集團也在內地的深圳、杭州等城市開發物業,獲得一些線路特許經營權,這部分盈利增長很快。

不過港鐵運營內地城市的一些線路,可能就是太看重商業利益,忽視公共利益,給乘客的體驗並不好,被乘客所詬病。

地鐵作為一種公共交通,某種程度也帶有公益性,不能太看重盈利。


whitedeer


謝邀,每次坐地鐵的人都多呢,人山人海的,地鐵不堵車,坐的人多的,如果不是特別偏的地方,按說應該不會虧的吧?可能也分城市?比如有的城市,可能虧,大多數人都有私家車,電瓶車,地方就那麼大,公交老人坐的多,老人都是免費的,地鐵人流量比不上北京上海,公交和地鐵應該分分好,沒地鐵的地方公交特別方便,如果城市就那麼大人口就那麼多,地鐵又多公交又多,私家車又多,電瓶車又多,那有點浪費,會虧


小中大薯片


謝謝您的邀請!這個問題提得好。隨著大城市地鐵不斷的開通運營,大家越來越對地鐵感興趣了。經營地鐵到底賺錢嗎?我來說幾句。

首先,大部分盈利。一般來說,是否搞地鐵是根據城市人口人流的基本狀況來決定的,只有當人口足夠多,人流足夠大的時候,才能夠獲批搞地鐵,這種情況下,地鐵是可以賺錢的。人流量是決定因素。

其次,小部分虧損。不排除某些城市獲批搞地鐵了,卻沒有為解決交通瓶頸問題著想,而搞面子工程,出現了虧損。但是,即便如此,官方還是會對地鐵進行補貼的,不會讓地鐵這個民生工程虧本運營的。

最後,繼續完善中。對飽受堵車之苦的大眾來說,搞地鐵無疑是一件大好事。為此,官方一直在努力,不斷的完善地鐵設施和管理。

總之,不管是贏是虧,地鐵都是一個民生工程,更是一個民心工程,需要有條不紊的走下去。


hi123


單一從地鐵角度跟定是不盈利的,但是全方位看地鐵帶來的附加值看肯定是掙錢的比如地鐵間接性帶動地鐵輻射區域房地產和商業價值提升,可以看看香港地鐵香港地鐵是和商業地產聯合建設的,帶動的經濟實惠有目共睹


金生益素


謝謝邀請!虧損與否我不給定論,因為我沒有紮紮實實的證據就證明,但是如果說盈利,我覺得應該是普遍很難的。地鐵項目建設費用可以算作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應該是政府投入的,如果像公路項目那樣靠收過路費來償還的話,那地鐵是永遠沒有盈利的可能了。如果就只考慮地鐵運營過程是否盈利,我想也很難盈利,因為運營的成本很高的,只靠收取票價費用,應該是入不敷出的。


滄海水雲天


要這麼算的話按照目前數據國內平均每條地鐵線日均客流40萬,平均每人次3元,一天收入120萬,一年加上廣告收入也就6億左右。現國內地鐵每條線平均造價300億左右,加上設備費用,人工及運營成本,沒個幾十年是收不回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