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你們都帶什麼禮品回家?

小陳探長


其實對於家人來說最開心的是你回去了,陪在他們身邊說說話,幫忙乾點活啥的。老人家在自己還會動,有能力養活自己的情況下,對孩子其實沒啥要求,他們要的是親情和陪伴。但作為晚輩空手又不合適,所以買些生活類的東西也是很好的選擇,比如買些他們愛吃的水果,或者喜好的其他物品,酒,煙啥的,如果你能買對衣服,帶些回去也不錯,或者其他地方的土特產。

我通常的做法是,在回自己家的時候,就是給錢給父母,然後回家煮一大桌子菜,一家人開開心心的熱鬧,父母的衣食住行替他們安排好(我父母農民,沒有退休金,歲數大了只能是作為兒子的去提供),晚上的時候陪他們聊天等等,去我老丈人家的時候,一般也沒買什麼東西(我老丈人不抽菸喝酒的,也沒有特別愛好,不好針對性買),平時買些水果,買菜回去,一些土特產等等,花不了太多錢,然後到家後有活幹的時候幫忙幹一些活,逢年過節給過節費,打電話送祝福等等,他們也就很開心了。

一家人過是否幸福,買啥禮物倒是次要的,關鍵是家庭要和睦,作為家庭的中堅力量,維護好家庭成員的關係很重要,照顧好多方情緒,調和矛盾,努力經營。


公太子


逢年過節,回家探望父母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禮品,我會帶上滿滿一心的愛,還有還有爸爸媽媽喜歡的東西,比如說漂亮的衣服,精緻的飾品,可口的食物,還當然少不了爸爸最喜歡的香菸啦。我還會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一些營養品,還有小小的健身器材,保證他們身體健康。

當然還少不了他們最喜歡的――我!


白雲


我們主要是家就在附近,年前就先給錢給老人,隨便他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早點給錢,他們好支配,比如做臘肉,幫小孩買衣服,給小孩封紅包,外面人看到老人會做人,誇他,我們也開心。我們會做先給錢老人,老人也開心。過年糖、果少不了,我們都是帶著老人,小孩去超市買,隨他們。


神島格陵蘭


現在路遠,人也多,建議輕裝上陣,花生油能帶就帶,實在不行就人先平平安安到家,父母其實不在乎你帶什麼東西,因為現在的社會各方面條件都比以前好了。回家團圓一下,跟父母在一起說說話。建議你回家跟後跟父母去商場逛逛,給父母買幾件衣服,穿在身上,看見衣服回想起遠距離的羈絆,扯不斷的思念。


避虛就實者


我是位七零後,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生活壓力對我們來說相對較大,畢竟過年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一家人高高興興和和美美團團圓圓過個年。以往在外打工回家過年多帶當地的土特產,外加些外地的煙和酒,這些年家鄉企業不少,就業機會多還可以照顧家裡人,過年禮品相對豐富些,孩子的新衣服,老人的補品,老婆的化妝品,家中過年的各色年貨己是應有盡有,手中有錢了,日子有奔頭。


老想哥1


我和我老婆是在上海認識的,談戀愛的第二年,我就和老婆一起回她老家過年了,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好年輕,為了給她孃家人留下好印象,特地去超市買東西,我記得有腦白金三盒,氨基酸什麼的兩盒,還有一盒補鈣的,叫什麼名字忘記了,丈母孃貧血嚴重,又買了兩盒東阿阿膠,酒的話,是到她們老家再買的,東西太多,帶不下。還有其他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具體記不清了,反正後來第四年我們就結婚了


CAN23


回家過年當然是帶點當地的禮品回家,不過禮品多少是個問題,如果自己有車的話可以考慮多帶一點禮品回家過年,要是自己沒有車的話可以捎帶著,因為淋著回家得沉死,那樣太累了,像我在青島就帶點海鮮回去因為自己沒有交通工具所以少點回家,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