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网红鬼片,吓死我了!

本文不包含惊悚血腥场面,可放心观看

本文不包含惊悚血腥场面,可放心观看

本文不包含惊悚血腥场面,可放心观看

真的

五一假期那几天,小编劳逸结合,一半时间工作,另一半刷新片。

一部恐怖片新汁源,让小编get到了意料之外的人生の痛——

镜头对胖纸真是太不友好辣!

你看,这个在远处慢慢移动的身影,看着是不是胖胖的,肉肉的?

动图有点糊,来看个静止的吧。

等他突然冲过来,我才发现:喔嚯!这货其实很瘦捏!

还特么是个小V脸。

瘦子上镜都这么显肥,本肉遂决定,有生之年都不会爆照。

多么痛的领悟。

而这部让我意外痛彻心扉的片就是——

昆池岩

곤지암

(港译:疯人院逐个捉)

说来,这个片还真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诡异力量。

昨晚,隔壁毒Sir头图写的就是它,但这篇《什么爆款?朋友圈从昨天到现在一直说》却“神秘”消失了——

其实这是因为毒Sir想在后台改个错字,却一个“鬼上身,神操作”,按了删除……

不止毒Sir,两个助理编辑昨天也不约而同遭遇“水逆”。

一个出门不小心把男朋友反锁在家里。

另一个家里空调突然坏了,热到三点才睡着,结果三点半惊醒,说感觉床在抖。

虽然肉叔觉得她屁股抽筋的可能性更大……

不错,我们都是正能量的无神唯物主义论的拥护者,但遇上这种事,也总难免心里发毛,默念:不会这么邪吧……

疑神疑鬼有忌讳,本来就是我们的心理弱点。

看得出,《昆池岩》剧组自己也在避免“犯忌”。

它的故事真的超简单:年轻男女自媒体玩上瘾,强闯废弃精神病院抖音作死。

剧组也很敢玩:不但大部分场景都是演员自己持机拍摄,还让演员都在片里饰演“自己”。

嗯,就是这么不怕死。

除了——

这位叫Charlotte(文艺媛 饰)的。

为什么咧?

很可能是因为,这个角色的名字,要被大大个写在废弃病院的墙上。

并且,这个个性签名,要在故事里承担一次WTF的情节大转折任务。

如果写上演员真名?呵呵,要是小编我就罢演了。

就算跟女神十元有吻戏我也罢演。

剧组刻意躲开的,还有昆池岩精神病院的楼层问题。

根据昆池岩病院的当地传说,“有问题”的房间,在二楼206

212室——

07年,一群探险爱好者来到昆池岩,发现全院仅有206和212两个房间被反锁。

206房还没有门把手。

几个人想从外面把门撞开。结果,从门里面却传出了“嘭!嘭!嘭!”的撞击声。

而在电影里,206和212改在了402

改动不止房间号,故事中病院二楼的篇幅也明显小于其他楼层。

探险主要在一、三、四楼。

抖音团只在二楼的院长室里看了照片,做了(假的)招魂仪式,在前台放了圣水。

而且——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二楼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见鬼”情节。

传说中最危险的二楼,在电影里反而是相对安全的。

嗯,躲开了。

不管这些设定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稍微细想,都会难免觉得有点毛毛的。

好像……真的有点邪门儿呐。

昆池岩病院在韩国,本来就是个传说中碰不得碰不得的禁忌之地。

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

监狱改建的精神病院,患者离奇身亡,病人集体自杀,院长不知所踪……

它在2012年被CNN选入全球七大恐怖地,网站上对它的第一句介绍就是:

这个废弃精神病院的故事,简直就是恐怖电影的剧本教材。

去这种地方深夜探险,谁都难免“心里有鬼”。

更别说,《昆池岩》用了新潮的拍摄模式,一步步地将观众,引鳖入瓮

肉叔有个朋友这么形容,这片就像一部实况韩综。

开场不就的咖啡店里一下子冒出7个开心的男男女女,有灵异节目班底,有自己上门找死的素人。

还是无一例外的俊男美女。(嗯,毕竟要扛住超近距离直拍鼻孔的镜头,少点颜值观众也看不下去)

某两人之间,甚至还有点粉红泡泡,让人误以为当中是不是会滋生什么感情线。

跳水、聊天、玩游戏,一场作死探灵搞得像秋游又像联谊。

入夜后,他们进入闹鬼病院范围。

扎营,装设备,甚至还一起煮了泡面分享。

而我们,同样跟他们一起过了这两天,认识他们,并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这探灵活动的一分子。

以上是“引鳖”

探灵开始,他们开始嘻嘻哈哈地在昆池岩病院里四处走,拍照、签名、弄仪式。

气氛欢快,情绪稳定。

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观看、熟悉着这个邪门地。

Charlotte在一楼留下了签名,同层的实验室里放了个娃娃还有发臭的玻璃罐装死鸡,集体治疗室的墙皮正在剥落。

三楼有淋浴室,隔壁间的大浴缸里还泡着个恶作剧的假人,把男素人吓得够呛。

传说中的402,则是他们这趟探险的最终目的地,门打开,任务即完成。

他们随身的黑科技,给我们解构这个神秘空间。

三镜合一的画面,让破烂的房间显得诡异又华丽。

每个重点观测的房间,都被装上了摄影机,并且主持人会不时翻查镜头,哪个房间有任何异动,都能随时发现。

且从这里开始,直播模式上线,画面会随时插播、回放,还有卡顿。

而一旦观众适应这种模式,顺便对这个闹鬼建筑也开始熟悉起来——

恭喜你,成功“入瓮”

港真,《昆池岩》的吓人套路不新鲜。

毫不羞涩地说,里面的吓人梗,除了现在传遍全网最红那个“突然念经”,几乎每一个我都能说出来哪部片里曾经用过。

而在这个连温子仁套路都开始出现在国产烂诡片里的时代,一部恐怖片要吓出新花样,真的hin难。

从现在口碑和评分上也能看出,对绝大部分观众来说,《昆池岩》还是恐怖得挺扎实的。

而它做的事,就是在你已经熟悉的基础上,将这种熟悉感再一点点破坏掉。

好,现在人你都熟悉了,地方你也了解了。

变化开始了——

除抖音队长留守院外大本营,进入现场的共6个人。

那么这个6人同框的画面,是谁在拿摄影机?

又是谁,人还是鬼,在什么时候,动了实验室里的娃娃,改掉了一楼墙上的涂鸦字,让Charlotte直接精神崩溃?

是谁?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候,做了什么?

就跟怕家里闹贼的强迫症一样,电影很鸡贼地,带我们一遍一遍“检查”所有安装了摄影镜头的房间、走道。

二楼走廊,一切正常。

那三楼的器物室呢?浴室和澡堂呢?

还有最恐怖的402门口咧?

一个接一个的空镜头,我们边看、边怕——

我X,不会真的突然冒出些什么吧……

这种对已熟悉空间的异常恐惧感,肉叔想不少人应该都体验过:

例如,在你外出,家里空荡荡的时候,屋子里都会发生什么呢?

回到家里用厕所,马桶盖子一揭开——有“货”。

但我早上不是明明没上大号吗……

并非细思极恐,但一旦展开联想,是不是也觉得有点浑身不舒服。

这种恐怖,连场外都没放过——

都知道,这抖音拍摄团是走不出这病院的了,但万万没想到,7人之前温馨分泡面的小帐篷也会闹鬼。

煤气炉自己起火,电脑故障……

每一个空间,都有潜在恐怖性。每一个分队或队员,都可能随时见鬼。

温子仁都知道要让观众跳出去喘口气呢。

《昆池岩》第二个破坏的,还有你对几位队员/身边人的熟悉感。

都听过这样一个恐怖段子吧:

你回家准备坐电梯上楼,妈妈已经在电梯口等着你。

一同进了电梯,显示屏的数字慢慢爬升。

你跟妈妈说起今天的事,她突然转过身来——

你看我,像你妈妈吗?

这几位耍了一天的队友们也是这样,随时都能变脸。

突然你就发现,原来某些闹鬼,竟然是“人造”景观。

伙伴变反派。

这还算轻的,至少那还是个人嘛。

重的——

当你吓到屁滚尿流呜嗷乱叫,抓着另外一个伙伴一起逃跑。

走了很久,大本营还没到。

凄凄惨惨戚戚的深夜树林,你身边没有别人,只有她。

而她却突然……

诶,你怕了吗?

嘿嘿嘿,捉鳖成功。

很多人埋怨,为什么电影没有将的昆池岩秘密进一步展开。

但换个角度,他们这趟来,只不过是想拍个抖音,探探险,又不是来探案。

历史的任务,还是交给纪录片或者悬疑片吧。

《昆池岩》的目的,不过是在一个很有历史的废弃病院,带你来一场短平快但封闭、窒息,甚至崩溃的撞鬼体验。

就像我们玩的密室游戏,但这次我们知道,这个病院里,谁也逃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