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大湾区(一):大湾区的前世与今生

2017年,"大湾区"火了。

先是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接着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标志着肇始于2008年国家发改委《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于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湾区经济在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当仁不让。

6月份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支持台州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全省重点湾区互联互通,推进沿海大平台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

7月12日上海市与来访的浙江省党政代表团举行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表示,上海将全面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入推进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共同谋划推进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等领域的建议,不断拓展两地合作交流新空间。

今年2月份,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先行区;全面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要突出接轨上海,聚焦杭州宁波一体化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加强区域协同、山海协作,做强做大杭州湾,加快建设象山湾、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努力建设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大湾区。

3月份,"杭州湾大湾区"成为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共同提议将杭州湾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湾区?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要建设大湾区?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查阅了相关专业文献资料,做了个总体上的理解和把握。

实际上,湾区(bay area)一词在国外一般都特指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而并非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学中一种特定类型的区域的统称。国内所说的跟旧金山湾区并列的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国外称为东京都市圈(Tokyo Major Metropolitan Area,或大东京Greater Tokyo Area、首都圈National Capital Region)、纽约都市圈或大都市区(New York Metropolitan Area),并未刻意强调海湾特色。

而湾区在国内演变为区域经济领域一个特定区域类型的通称,是从1997年香港科技大学吴家玮教授提出"香港湾区"开始的。在内地经过二十多年的扩充和发展,终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大放异彩。

由此看见,严格而言湾区并非国际学术界的专业名词,而是研究服务于决策的产物。因此目前湾区并没有公认的、严格的、权威的定义,也没必要去抠字眼理解概念,而应当从丰富的现实案例中去体会和总结。

湾区作为一种区域类型,是从海岸带(coastal zone)延伸而来的。据世界银行(2010)研究,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湾区之所以被单列,主要是人们关注它背后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湾区是港湾形态与城镇格局在沿海空间合二为一的产物,是港口群 + 城镇群 + 产业群 + 人口集聚区 构成的区域经济复合体。它往往是区域资源要素网络的核心节点和控制中心,是区域交通物流枢纽、经济金融中心、创新创意高地。

很显然,湾区存在一些特殊之处。

首先是它的高层次性。湾区经济可以说是当今全球最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形态。由于港口海湾与城镇群体的叠加效应,它比一般的海岸带地区发展水平高,也比一般的城镇化地区发展水平高,在海岸带中是拥有密集城镇群的高层次海岸带,在城镇群中是拥有港口群的高层次城镇群。而且它能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源源不断的吸引高层次的资源、人才、产业和创新活动,从而保持自身的活力和先进性。

其次是功能的协同性。由于港口海运的存在,从历史上开始就形成了错位发展、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方式,因而比内陆区域更能够避免区域范围内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单核极化。

再次是环境的宜居性。湾区一般都有特色优美的自然景观,宜人舒适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开放友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只有宜居的湾区,才能源源不断吸引顶尖的人才、资源和机会。

纵观全球湾区,无论是国际顶尖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还是我国在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浙江大湾区,无一不具有上述特点。而世界顶级、发展水平最高的大都市(圈)也大都分布在湾区。可以说,建设大湾区是我国一线城镇群体直面和参与全球竞争、在世界经济和城市体系中谋求更高国际地位所作出的战略部署。

(作者:何成,博士,副研究员,民盟浙江省直二基层委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