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人生,註定晚景淒涼?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

1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幾乎每個人的朋友圈,都充斥著迎合消費心理的毒雞湯:

“先學會花錢,才能會掙錢”

“高貴的女人,都自帶燒錢屬性”

“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錢是王八蛋,沒了咱再賺!”

這些話看得人小鹿亂撞、血脈噴漲。我擦白活這麼多年了,老子要對自己好一點!

新手機上市了,買!

限量款的包包,買!

那件衣服好漂亮,買!買!買!

這樣任性,錢自然不夠花。

信用卡刷爆了腫麼辦?沒關係,還有地方可以借。什麼“花唄”、“借唄”、“白條“,只要你不是黑戶口,憑空就能借出錢來。

這些還不夠?來來來,脫光光拍張照片就行。由於裸貸只對女客戶開放,還遭到了男同志的強烈抗議:

年輕人透支未來,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根據一項調查,90後中有74%是月光族或者透支狗。

“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成為無數屌絲的金句。

2透支未來,晚景註定淒涼

問題是明天的錢花沒了,明天的夢怎麼辦?找後天借?

人這一輩子,其實就三個階段:

出生到工作,這一階段沒有收入,只有支出,收支缺口由爹媽填補;從工作到退休,這一階段有收入,也有支出。但收入增速更快。收入大於支出,多出來的就是儲蓄;從退休到死亡,這一階段有收入,也有支出。但由於退休後收入下降,入不敷出,再次出現收支缺口,這次缺口是工作時攢的儲蓄來填。

人這輩子的收入分佈是不均勻的,工作的時候收入高,退休以後收入低。

要想平穩過好這一生,收入總額至少覆蓋掉工作以後的所有支出,多多益善。

如果年輕的時候太浪,那麼儲蓄就不足以覆蓋退休後支出。那時就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借錢維持現有生活品質。要麼壓縮支出降低生活品質。

且不說等年老色衰了去借裸貸還有沒有人接待,不論哪種,都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不想晚景淒涼,合理分配和規劃收入,保證每個生命階段的支出,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收入規劃最好趕在收入高峰期(平均45歲)之前做,效果最佳。因為,那時候可供分配的儲蓄最多。

如果等到退休了,積蓄也浪沒了。覆盤君只能送你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哥們愛莫能助了。

3存多少錢,才能過好這一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收入呢?首先,要算出自己的終身花費。

因為各地物價、房價、個人消費習慣都不一樣,所以覆盤君只舉個例子,具體要自己套公式算才準確。

假設老王夫妻兩人,年齡都是35歲,孩子10歲,有兩位70歲老人需要照顧,按照80歲的預期壽命,老王一家這輩子的基本開支如下:

1. 日常生活費用(衣食住行基本開銷):3000元/月*12個月*夫妻剩餘壽命45年=162萬;

2. 贍養老人費用:1000元/月*12個月*老人剩餘壽命10年=12萬;

3. 養娃費用:3萬/年*距離工作賺錢12年=36萬;

4.

買車買房:150萬;

5. 旅遊和娛樂支出:2萬/年*夫妻剩餘壽命45年=90萬;

6. 應急保命錢:20萬;

7. 合計:470萬

按照法定65歲退休,老王一家還有30年的工資收入。平均每年至少賺到470萬/30年=16萬每年,才能讓老年生活質量不下降。

如果他們還沒賺到16萬就開始浪,還把生活質量提升到30萬每年。超過的部分,就是花未來的錢,也是老了以後要還的債。

4前半生靠工資,後半生靠理財

俗話說開源節流,想攢下錢,要麼開源提高收入,要麼節流減少開支。

其中,開源更重要。因為開支的彈性比較小,很多支出是剛性的,總不能為了省錢連飯都不吃了吧?

開源提高收入,分為兩個階段:

在前半生,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徑是工作。因為這一時期剛剛工作,積蓄不多。

而理財掙錢靠的就是基數,比如你就一萬塊存款,即使一年給你20%利息也 就2000塊,這點錢還不夠過年給熊孩子們包紅包的。

在後半生,提高收入靠理財,也就是財產性收入。這一時期有了足夠的積蓄,基數大了理財賺的也多。

工資收入在達到峰值後,就會逐漸下降。但資產增值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 越大,是人生後期的主要收入來源。

先說工作收入的增長方法。少年,除非你是老闆他親戚,漲工資的辦法只有努力工作啊。

一般來說,工資收入主要有兩個跳躍過程:

入職從基層做起,升級到中層,平均在30-35歲左右,薪資收入上漲2-3倍;從中層做出成績,升級到高層,平均在45歲左右,薪資再翻2-3倍。

當然,這兩個階段不是必然的。大部分人到了中層就到了瓶頸,有些人更是一輩子都沒升職過,畢竟當領導的只有少數人。

再來說說後半生,靠財產增值帶來的收入。作為一名入行10年的老投顧,覆盤君還是有點資格說這個話題的。

財產盈利能力是由主人投資能力決定的,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初級階段,簡單理財。這一時期,以間接投資為主,把錢交給第三方。主要工具是基金、理財產品、銀行定存等。

這是因為自己不懂該買什麼才能增值,所以需要把錢的使用權讓渡給懂的人,同時收取一定的利息或者分成。

中級階段,成熟的投資者,小白進化而來。以直接投資為主,開始自己打理投資。主要工具是股票、債券、房產等。

成熟投資者,不會只看產品收益多少,而是衡量獲得收益所付出的風險是否值得。比如在熊市裡,為了賺3%的反彈收入付出10%的套牢風險,就是不值的。

到了這個階段,收益會比普通的小白明顯高出幾倍。

高級階段,全能型投資者,由成熟投資者進化而來。這一階段,已經理解了經濟和市場運作規律。

在不同的經濟週期中,知道該去買哪種資產保值增值,跨市場甚至跨國投資。

這期間,主要玩的是資產配置,收益不一定比中階的高,但會比中階的穩定,靠複利掙錢。

很多圈內朋友,基本都是這個階段實現財務自由的。

這裡一定要插一句,很多初階的小白,對股票風險一點也不瞭解。但他們和中階乾的事一樣,也在直接投資股票,這就屬於越級挑戰。

越級挑戰的下場往往是套牢,那是因為你還沒準備好,經驗儲備還不夠。

結語:

我們已經如此努力,卻往往還過不好這一生,更何況那些超前消費透支未來的。等這些人老了後,也只能吞下自釀的苦酒。

老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

真TM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