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鑲者62Zm2657


感謝邀請。南方的叫秈米,北方的叫粳米。粳米里現在比較出名就是五常大米了,五常稻花香成熟期較晚,140天左右,再加上獨有的地理優勢,土壤及水,助成了獨一無二的五常大米。但是現在五常大米出名了,也就造成了一些不良商家摻假勾兌,這樣就造成了老百姓花高價買不到真正的五常大米,因而導致了五常大米名聲臭了。但如果你真能買到正宗的五常大米那包裝你平時吃一碗飯現在吃兩碗。











臻之稻五常大米


來答一下,說法是怎麼來的?相信是口碑,口口相傳了。吃過東北大米的,你會很難忘的,非常的香。香糯可口,飯冷後也不回生,米飯即使涼吃口感也不差

在很多人眼中,水稻一直是一種南方農作物,準確地說是淮河以南。溫和溼潤的氣候,確實適宜種植水稻,但東北黑土地上長出的大米卻不得不讓許多中國南方人歎服

東北大米分多種,尤以吉林的最為有味道。因為這裡的黑土壤土層深厚,水稻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的可速溶雙鏈糖的積累較多,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進北京、入上海、下杭州、抵福建,品牌推廣和渠道建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糧食銷區遍地開花,既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贏得了其他大米產區的敬重。

大米好吃的原因在於三個方面:“首先是氣候優勢

,其次是品種好,最後是土地肥沃,三者缺一不可。”

吉林省主要有圓粒、中長粒和長粒三大系列。吉林省圓粒水稻種植最多,佔全省水稻種植面積的80%以上,是吉林省水稻的代表,素有“龍江稻花香,吉林圓粒王”的傳稱。中長粒米種植較少,被稱為最好吃的大米,橢圓粒,外觀飽滿,粒形均勻,潔白剔透,飯味清香,口感宜人,只是產量略低一些。長粒米在吉林省內中西部地區多有種植,

其米粒細長,飯味濃香。市場售價也確實證實了此點,因為同等規格的吉林大米價格要遠遠高於南方大米,一分價錢一分貨嘛。

為什麼東北大米這麼貴?其中得分最高的回答來自網友forever馬爾蒂尼:

1、東北黑土地 ,肥沃。土壤肥力養分含量高,適合水稻生長

2、晝夜溫差大,提高農作物質地。3、作物生長週期長,作物口感濃郁。4、灌溉用水汙染較小(對比長三角地區)。5、每年一季,吸收土地養分較高

6、種子的品質好

7、北緯44度的水稻生長黃金帶

8、氣候好。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平均溫差13℃,最高達20℃氣候生態屬適宜水稻生長

9、自清代康熙帝以來就是貢米

(xtm)


新文化報


生長於魚米之鄉,一輩子以大米為主食,也多次品嚐過中國各地的大米。也曾到過遼,吉的農村,吃過農家的大米(不是一頓倆頓)。首先,題主說的南方大米,用詞是不精確的,南方的範圍太大了,大米也有不同的品種和品質。比如,江西是個產大米的農業大省,但以秈米為主,口感是很差的。江蘇南部,蘇錫常的大米全是純粳米,口感極佳。下面比較東北大量銷售到各地的商品大米跟江蘇南部蘇錫常自產自銷的大米,東北米的外觀晶瑩飽滿成熟度高,但米質硬而不糯,米香寡淡。江南米外觀一般,但米質糯軟,大多數品種有濃香,從口感上說,江南米更勝一籌。江南米,做乾飯煮粥皆宜。東北米,煮粥比做乾飯更好,滑膩有骨質,但當頓吃最好,放的時間長了,骨架就散了。


nansanpo


說法是怎麼來的?相信是口碑,口口相傳了。吃過東北大米的,你會很難忘的,非常的香。香糯可口,飯冷後也不回生,米飯即使涼吃口感也不差

在很多人眼中,水稻一直是一種南方農作物,準確地說是淮河以南。溫和溼潤的氣候,確實適宜種植水稻,但東北黑土地上長出的大米卻不得不讓許多中國南方人歎服

東北大米分多種,尤以吉林的最為有味道。因為這裡的黑土壤土層深厚,水稻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的可速溶雙鏈糖的積累較多,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進北京、入上海、下杭州、抵福建,品牌推廣和渠道建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糧食銷區遍地開花,既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贏得了其他大米產區的敬重。

大米好吃的原因在於三個方面:“首先是氣候優勢,其次是品種好,最後是土地肥沃,三者缺一不可。”

吉林省主要有圓粒、中長粒和長粒三大系列。吉林省圓粒水稻種植最多,佔全省水稻種植面積的80%以上,是吉林省水稻的代表,素有“龍江稻花香,吉林圓粒王”的傳稱。中長粒米種植較少,被稱為最好吃的大米,橢圓粒,外觀飽滿,粒形均勻,潔白剔透,飯味清香,口感宜人,只是產量略低一些。長粒米在吉林省內中西部地區多有種植,我是開糧油店的額,基本都拿兔子金fu的利潤去進的北方大米,比較受歡迎,現在給大家普及一下原因。

其米粒細長,飯味濃香。市場售價也確實證實了此點,因為同等規格的吉林大米價格要遠遠高於南方大米,一分價錢一分貨嘛。

為什麼東北大米這麼貴?其中得分最高的回答來自網友forever馬爾蒂尼:

1、東北黑土地 ,肥沃。土壤肥力養分含量高,適合水稻生長

2、晝夜溫差大,提高農作物質地。3、作物生長週期長,作物口感濃郁。4、灌溉用水汙染較小(對比長三角地區)。5、每年一季,吸收土地養分較高

6、種子的品質好

7、北緯44度的水稻生長黃金帶

8、氣候好。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平均溫差13℃,最高達20℃氣候生態屬適宜水稻生長

9、自清代康熙帝以來就是貢米


用戶85208443342


我覺得東西好吃不好吃說法怎麼來的這種事情,不是靠想要推廣自己產品來單純的商業化發展,要想真正的獲得人們的認可還是需要東西本身是有實力的。俗話說得好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東北大米好吃的說法不是靠一兩個人得來的,而是在人們親自嘗過味道以後,真正的認可了大米的口感還有味道。眾所周知東北這片黑土地不僅幅員遼闊而且很肥沃,而南方尤其是江浙滬一帶,雖然有魚米之鄉的美稱,但是一年兩熟或者是兩年三熟所生長出來的水稻想想就會知道,肯定沒有東北一年才產一季的水稻所含的營養價值高。而且在東北這邊的種植東西,土地肥沃還有晝夜溫差大都會很有利於植物生長的,因此這樣條件下生長的東北大米怎麼會不好吃呢!以上內容為悟空問答長春那些事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長春那些事


水稻可分為秈稻、粳稻、糯稻。南方主要吃秈米,因為其單季產量比粳、糯高,價格相對便宜。粳米和糯米用作加工其他食品,如粳米可製成白粿,糯米可製作年糕(均為福建叫法),糯米還可釀酒。無論動物植物,生長期長的品種肯定比生長期短的口感要好,雞豬牛羊無一不是。同理,東北地區所產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由於氣候原因,南方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海南),而東北大米基本一年一熟。即便同在福建省內,閩北山區高杆水稻大多一年一熟,比起閩南沿海地區種植的一年兩熟矮杆水稻,加工出的大米口感好得多。


手機用戶61328917757


質量質量,一個是走質,一個是走量,走量的自然保證不了質,走質的想走量條件不允許,南方大米主要是解決溫飽問題,口感自然達不到,東北大米條件不允許多產,而且東北人口較少,不追求高產量,自然口感不會差,而且東北大米早已成為國家備用物資,用來備戰,個地發生自然災害都會用到,汶川地震支援就有東北大米,南方產量高但還是不夠吃的,中國是產糧大國,但2016年中國產糧食的總量只夠百分之六十的中國人吃的,所以中國還向美國進口大米,總得的來說,各自有分工,南方大米管溫飽,北方大米管備用的,當然還是希望個地方的同胞不會吃到免費的東北大米,因為這意味著你的家鄉有難了,至於口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沒必要爭論高低,都是給中國人吃的


奔波兒灞155085465


首先,大米是不一樣的。米分粳米和秈米,東北地區大多是粳米,而南方大多是秈米~~~~~(南方也有粳米,但比較少,做湯圓用的糯米就是粳米),秈米產量一般較粳米為高,一年成熟多季,而且出飯(就是做熟後吸水量大),這在人口巨大的中國來說是個巨大的優點。但口感相對來說就差一些,這是沒辦法的~~~~~~~當然,例外也是有的,泰國香米也是秈米,口感卻並不差。另一方面,粳米產量就比較低,相對來說成長期也比較長,還不出飯,一兩米做成一兩飯,這在中國就是個缺點~~~~~~~~~~~~


石繭


首先來講是吃出來的東北大米生長時間長日照時間長 東北的黑土地各種元素含量高產出的大米香甜可口是糯米非糯米入口柔軟又不渣我想,南方的操米 像吃木渣一樣吃完飯不用洗碗有一次去上海,我給他帶了點東北大米。這位上海師傅吃完飯以後說。連吃三碗,沒吃菜東北大米煮粥吃有一股淡淡的香微微的甜而且粘稠入口一種綿綿的感覺而南方米水是水米是米吃到嘴裡感覺像嚼木渣一樣。這就是南北的分別


手機用戶3739907375


當然是南方人說的唄,就像說東北人張學良將軍是千古功臣民族英雄也是南方人說的一樣,這個就叫是非自有公論公道自在人心,這個就叫普遍共識。。。世界範圍內看,北半球從南到北從低緯度到高緯度,由於氣候地理水土生長週期的各種因素吧,植物尤其農作物普遍有一種越往北品質越高的趨勢。這是一個規律。。。就是動物各種生物也是如此,一般來說,越往北越強健聰明進化程度越高。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的智力和文明程度綜合素質也是如此。。。比如最早早期曾經形成過某種規模文明的埃及巴比倫,乃至希臘羅馬,論文明程度和人口綜合素質,無論是智力體力道德乃至底線,都不如英德北歐,印度跟日本更是差距明顯對比明顯。。。這是一條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