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飞猪,伤不起的小米,亲,你到底还能飞多久?

雷军在2007年金山软件

上市后就退出江湖了,开始做起了天使投资人每天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终于有一天他突然觉得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于是决定干一件值得自己为之奋斗下半生的事情,最后他和一群技术达人们创办了小米科技。当时互联网界的三座大山BAT成了雷军和小米无法逾越的雷池,对雷军而言只有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才能骑兵突出出奇制胜!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雷军和小米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且顺利够绕开互联网“BAT”三座大山的阻隔,甚至一度传出“ATM”的互联网新格局。这个自然有小米公司奋起直追的缘故,但是一切的一切的关键点在于,小米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并且牢牢抓住了智能手机全面普及这个历史机遇,因此小米在这个风口下飞了起来,成为了货真价实“风口上的飞猪”,并且飞得很高,一度把百度给踢开了!

从市场分析来看,小米手机三年内做到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世界第三,毫无疑问雷军成功了,即便在2015年之后小米的市场占有率下滑也不能改变他所打造的小米模式是一种互联网企业家都推崇的模式,就连小米的竞争对手华为荣耀、魅族等也在有意无意模仿着小米模式

逼出来的饥饿营销

2011年10月,小米手机1代发布,极高的性价比搭载着MIUI系统横空出世,一瞬间点燃了.的发烧友购买小米手机的欲望。刚开始,小米手机就采用线上销售模式,并且经常秒罄。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指责小米手机饥饿营销,对于饥饿营销小米公司好像一直屡试不爽,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能将饥饿营销做到极致,并成为其他企业争相学习对象的唯有小米。

但是饥饿营销的实质是什么呢?在2011年那个时代,小米科技仅仅是一个创业不到两年的小公司,在准备做手机的时候几乎没有一家大的手机制造商相信小米,唯有时任英华达总经理张峰首先答应生产小米手机。为了确保自己手机产量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供需平衡,小米手机首次才小米论坛上进行了提前征集提前预购手机,这个有饥饿营销的成分在其中,但是更多的是当时实力有限的一种无奈而已。就连雷军也没有想到市场需求量会远远高于预期,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供不应求。由此,这才确立了小米手机饥饿营销的战略布局。

布局新零售,打造生态链

小米之家

2015年小米正式将小米之家从售后服务店转型为零售体验店。小米之家接连获得了中国特许经营社会贡献奖、中国连锁新锐奖,这说明雷军的新零售之路顺利踏出第一步。小米之家的发展模式全面借鉴的是美国Costco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小米之家相比于超市有很多明显的特点:

1、商品少而精,每类产品都不会展示太多;

2、互动多而勤,在一些节假日米粉可以去小米之家玩游戏做活动;

3、利润低而久,Costco每件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小米也是一样,并且基本不涨价;

4、效率高而直,位于商业中心,平效比达到了25万,可能是仅次于苹果的零售店。

中国的手机市场目前竞争十分激烈,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霸主,只有暂时的领先。小米目前最大的亮点就是性价比超高,但是依靠这个能生存下去吗?毫无疑问,不可能。于是,小米生态链应运而生,这是雷军为了抓住下一个风口物联网而准备的。小米今天更像一个平台,致力于孵化创业公司,这些公司的产品很多事智能设备,能够连接到手机,未来各种智能产品之间也能够互联互通,于是乎,小米生态链成了一种类似于竹林生态的体系。雷军豪言未来要在全国开设1000家小米之家,当小米之家把这些智能产品一个个展示出来时,小米的未来将是一个生态链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一个智能手机的竞争。

任重道远,前途未卜!

小米手机借助着粉丝效应和网红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以说小米公司和雷军是粉丝效应和网红经济最大的收益者。小米一开始不投广告,全靠口碑宣传,那么小米手机的口碑从何而来?这个得益于日趋人性化的定制系统MIUI。小米国产定制系统基本能够做到一星期内升级一次,而MIUI在升级迭代的过程中让一些用旧手机的消费者也能体验到最新的好玩的功能。小米开创了“橙色星期五”,每星期五给开发版用户推送安装包,此举给了发烧友很大的满足感。于是,一些用户甚至申请了内测版、体验版,更新多的时候一星期能达到四次,这是寻求效用的一种形式。可以说,MIUI给小米带来了增值。同时雷军也出席各种论坛、电视节目等不断的为自己吸粉也为小米公司吸粉。

在中国有一家赫赫有名的互联网企业叫聚美优品,他的董事长陈欧也是将粉丝效应和网红经济用到极致的人,他本人也成为了纽交所220年来最年轻的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当时的陈欧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但是今天聚美优品已经市值跌掉了九成,几近私有化退市。

聚美优品崩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很重要的就是粉丝效应和网红经济的发展都是依靠理想起家,依靠给粉丝和市场无限的期待发家致富的。但是理想和现实终于差距,所以总有破灭的一天,这个给小米至少埋下了隐患。比如,随着消费者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手机技术知识,这便是不满足情感的滋生源泉。当信息透明之后,消费者对小米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为什么电池不能更大?处理器不能更好?相机为啥不加入防抖功能?陶瓷版怎么还不开卖?为什么不能防水?如此种种,是小米突破市场之后自己给自己挖的坑,消费者越来越难满足。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小米给米粉的期望值太高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最后米粉会变成“米黑粉”。

其次,小米是依靠借鉴抄袭别人技术发展起来的,这个在企业成长期无可厚非,但是小米已经成长为了一个科技巨头企业的话,这个将牢牢卡住小米的脖子。为什么华为可以在全球征战四方,所向披靡,小米只能进入印度、东南亚这些国家呢?因为欧洲、美国有严格的专利保护,小米、中兴、魅族这些企业没有自主专利根本不敢进入。没有欧洲、美国、日本市场还算是企业的国际化吗?

最后,抄袭借鉴搞山寨太容易了,中国企业的山寨能力可是一家更比一家高,这条抄袭借鉴的方法在中国目前据统计有近60家大小手机生产商都在学习,都在使用他们也在奋起直指用小米发家的方法竭尽全力干掉小米。另外,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也是全面发展高中低全面覆盖,对小米手机犹如泰山压,小面的困境被形容为前有强敌后又追兵,四面强敌环视一点也不为过。

看了这些我只能默默说一句,风口能让猪飞起来,但是飞到越高摔的可能越重。真心希望雷军和小米可以越来越好,在中国手机智能市场越做越大。当然雷军和小米都在努力,都在不断的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大家对这样一家企业要有更多的期待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批评。比如,为了探索新国货之路,小米组建了国内第一个有大量粉丝参与的新经济研究中心。总而言之,小米在奔跑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不断进步,但是想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实在是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