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把玩孤独的写者

提起村上春树,大家可能会想到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孤独”这个词,一直是他写作的主题。

​​

正如他所说: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与其勉强通过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读村上的文字,感觉他就像是一个随性但话又不多的朋友,你向他诉说孤独和无奈,他也不安慰你,只会为你添上酒,然后拿起自己的那杯,静静地喝着,也不看你。但那时,你会感觉,你不是孤独的一个人,或者说,孤独的,不只是你一个人。

村上曾这样说:人若是没有故事,就难以维挣“自我”。小说家的职责,就是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供读者品读。当读者读小说时,会感同身受,这就是读者自身的经历和作者笔下的故事产生了共鸣。在同一个故事里。不同的灵魂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灵魂之网”,人们在这张网里解读彼此,剖析自我。

因此,他不失为一个孤独者的朋友,不是可以相互倾诉,而是相互陪伴。

当然,提起他,也同样会让人想起常年跑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其实,“常年陪跑”只能算是一种猜测,毕竟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声称在50年内不会公布当届陪跑的作品。但村上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一直很高却迟迟没有获奖,在文学评论家看来,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黑古一夫长期研究日本近现代作家,他曾在演讲中对村上春树不能获奖的原因进行了解读。

他表示,诺贝尔文学奖最注重的恰恰是对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域或民族或群体的“真挚表达”。而村上春树的文章则渐渐脱离了日本社会现实。总的来说,就是村上春树文学中缺少日本的“现实”关照。

从这个方面来说,村上春树的小说涉及的范围还是过于狭窄,他笔下的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是游离在社会边缘的人。

但另一方面,或许正是因为专注于“孤独”这个主题,他才能不断挖掘出更深刻的东西,才能让那么多人产生共鸣,甚至超越国界和种族。这也是很令人敬佩的事情。


不论外界是褒是贬,村上都是一副我自岿然不动的模样。跑步和写作是他生命中的两大事业,他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感觉,不断塑造着一个个孤独的故事。

正如他说的那样,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纵然受到别人阻止,遭到恶意非难,他都不曾改变。

这样的村上春树,虽然不是符合所有人的期望,却也是做了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情。只要孤独的人,在他的文章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这种关于“孤独”的写作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最后给喜欢村上,想了解村上的读者推荐他的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次村上春树不是以故事,而是以散文的形式和我们交流,帮助我们更深刻了解他的思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