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水”洞庭湖,“神仙洞府”和“云梦泽”

洞庭湖虽然号称“天下第一水”,但实际上现在的国人却很少关注这片水域,也少有人真正了解这里的传奇故事。对于史学家而言,洞庭湖是“一部活着的史书”;对于旅行者而言,洞庭湖是“神仙洞府”和“云梦泽”;而对于生活在洞庭湖边的人来说,洞庭湖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生存之本。

现今的洞庭渔民多已成为记忆,昔日的专业渔民或已金盆洗手上岸务农,或已经成为兼职的“洞庭刀手”……休渔季节,他们或靠摘野菜、捞螺丝补贴家用,或者干脆与渔政打起“捕鱼游击战”。

渔民曾是洞庭湖区从业人数最多的职业群体,但现在纯粹的渔民已越来越少了。许多渔民上岸后无法维持生计,便做起了兼职渔民“洞庭刀手”——这是环洞庭湖区的独特称呼,陆地上叫师傅,水上叫“刀手”,意为“请行家操刀做事”。

“刀手”是洞庭湖最能捕鱼的人。他们熟知湖中渔汛,下湖时往往收获丰富,所谓“七月金湖、八月银湖、寒冬腊月是尿壶”;意思就是说,洞庭湖在7月份涨水,从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游到洞庭湖的鱼特别多,网网见鱼,品种繁多;8月湖水没那么多了,但湖中的鱼类品种数量仍然十分可观,值得一捕;9、10月由于前两个月撒网的人多,湖中基本就没什么鱼了,此时下湖只是徒劳,那时只能撒泡尿就走。

冬季的湖面寒风刺骨,非专业人士根本坚持不了这种长期作业。阳光灿烂的冬日午后,刚刚上岸的“刀手”都集中在东湖渔场的大堤上休息。他们像战斗间隙的士兵一样,横七竖八地躺在堤坡上。

洞庭湖的休渔期有4个月,即从3月10日到6月30日。洞庭渔民在休渔时季的生产、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

位于沅江市区的南洞庭沅江港,是湖南省8大港口之一,其水产品交易码头毗邻旅游航运码头,木制渔船、白色的各种专业旅游船艇,以及一些普通的水上交通船都聚集停泊在这里。休渔期里,平时热闹的水产品交易区,没有了捕鱼期热闹的交易场面,显得空空荡荡的。几只渔船停靠在码头上,船上的渔民上岸做起了导游生意。一位老渔民说,休渔期里没有收入,只有用渔船拉客去游湖,生意还不错,一条船带游客游玩一天,除去柴油钱可以赚到150到200元钱,同时,他们还为游客提供湖乡特色的饭菜,很受欢迎。

说起南洞庭湖旅游景点时,老渔民则很得意地说,洞庭湖“一楼二塔”,“一楼”是岳阳楼在东洞庭湖,而“二塔”凌云塔、镇江塔都在南洞庭湖,是他们家门口的“饭碗”。

洞庭湖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生产基地之一。每年秋末冬初开始收割芦苇时,都会有近万名来自湖南、贵州、四川、重庆等邻近省市的农民工,如冬季候鸟般来到洞庭湖,组成仅次于渔民的洞庭湖第二大职业群体“洞庭苇人”。

益阳南洞庭是世界著名的湿地,湖区中遍布芦苇——芦苇能大量吸收水中的氮、磷及有害物质,提高湖水的质量,并给飞禽走兽提供绿色天堂。有资料记载,2000年以前,南洞庭芦苇总面积约有100.32平方公里,年产芦苇约90万吨,2000年以后,因为当地推行填湖种植欧美速生杨,导致芦苇面积大幅缩减,至今年产芦苇只有约30万吨。

湖南沅江的南洞庭之滨,有一块近15万亩的漉湖芦苇场,这里年产芦苇10万吨。每年10月中旬开始,从贵州、四川等地来的农民工就蜂涌而至,汇集到洞庭湖岸边收割芦苇。他们以当地村组为单位,成群结队地工作,到春节前后才回家。

这是洞庭湖区最为艰苦的工作之一。他们起早贪黑,早上六点就得起床,简单洗漱啃个馒头,然后就得下地干活,中餐一般是自己带到地里,或者由队伍中负责做饭的人员送到工地,每天要干到傍晚6点以后才回驻地吃晚饭。

在众多芦苇工中,有一位来自四川省广安市的51岁的工人叫张德元,张大哥很能干,能开拖拉机、会熟练使用设备给芦苇打捆,熟悉整个芦苇加工的割、扎、切、捆、码、装等全套劳动流程,是芦苇工中的精英。

“洞庭苇人”,老张操着浓厚的四川方言如此称呼自己——这是芦苇工自己发明的称呼,颇有些诗意。老张说,近年来洞庭湖收割芦苇的农民工比往年少了许多,芦苇老板普遍为农民工增加了工钱,收割和搬运一捆芦苇的工钱都从1块钱涨到了1块2,他们一个冬天的劳作,每人除去吃用,能够挣到1万多元。

来自湖南凤凰县的石玉科是苗族人,他是这些芦苇工中难得的读过高中的人,他随哥哥一起,已经连续5年来洞庭湖收割芦苇了。今年他们更是队伍庞大,同乡一共有26人一起来到洞庭湖。

当年在湖上行船有许多规矩,有八大禁语,三十六条禁事,船家供奉的神灵也是形形色色:太上老君、南海观音、南岳大帝、洞庭王爷、杨泗爷(杨幺)、三国东吴水军都督丁奉等,有佛有道,似乎又都与水多少有点关系……环境逼得许多渔民不得不放弃本行,而芦苇工是他们中许多人的首选“转型”职业。

牛是洞庭湖人最崇拜的农耕图腾。洞庭湖区拥有广大的湿地,涨水为湖、退水为洲,洲滩和堤坡上野草丰盛,是天然的牧场,牧牛和捕鱼一样,是洞庭人最古老的营生。

牧民风雨无阻地赶牛上滩,困了躺草地,闲时吼一声古老戏腔“天王盖地虎,大圣镇番妖”,一天时光就过去了;每年5月到11月是牛群的“洲岛放畅期”——5月初把牛群赶到洲岛上,到冬季11月份赶回来过冬,中间隔三差五划船去洲岛上看看就行了。每到赶牛上洲岛的季节,牧牛人们都会团结一致行动。

每到春天,洞庭腹地的沅江、南县等地,金黄色的油菜花铺满了乡野。这个时候,许多外地蜂农便接踵而至——因为他们是“洞庭花开即来,洞庭花谢即走”,所以当地人将他们称为“洞庭蜂农”。

蜂农生产的是世界上最甜蜜的食品,可是他们却需要抛老别雏,四海为家,承受着生活和精神双重的苦。许多蜂农每年会先到洞庭湖区放蜂采蜜,然后去追赶河南、山西、陕西的槐花花期,冬季再去温度高的南方繁殖蜜蜂,数十年如一日。

为什么选择洞庭湖?蜂农说,一是洞庭湖区的花好,蜜源植被面积大;二是这里的人好打交道,现在放蜂难,许多地方农户认为蜜蜂是啃花瓣吃花蕊的,有的施放农药威胁养蜂人搬迁,有的准放,但要收取高额的“民间地皮税”……

桥是洞庭湖区的重要建筑,目前洞庭湖区重要省道都已搭建起了大桥,但在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腹地,由于境内河汊纵横,洲岛密布,渡口依旧是交通的关键词。

分布在益阳、常德的洞庭湖中型渡口有100多个,还有一些属于乡镇管理的小渡口,密布在河汊和洲岛之间。渡口与渡船承载着乡民们的聚散离合,用“每个洞庭人都有自己的渡口故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而今,摆渡人们却在感叹生意不好做:“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洞庭湖坐船的人越来越少了……”

鸭农是曾经洞庭湖区叱咤风云的一门职业,他们被戏称为“游骑兵”——因为麻鸭长年放养在湖里,以食鲜活鱼虾、贝类、田螺等为主食,鸭农四处为家,哪里野生饲料充足就在哪里架棚居住,吃完就迁移新地方。民间有俗语如“扛个棚就敢闯洞庭”、“洞庭湖的鸭子——没人管”,说的都是鸭农的自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