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兴“下台”,军人就不是“弱势群体”了?

6月7日,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大会,宣布财政部党组关于集团主要负责人的调整决定:

任命汪林平同志为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这就意味着:周书记被免职了!周书记被免职了!周书记被免职了!消息传来,战友群里群情激奋,‘粥’书记终于被煮糊了!战友们一直以来的奔走呐喊,终于取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胜利!

可激动过后,很多战友表示:落地了,只怕军转干部越来越惨了!

有的战友担忧:明着说被煮,以后只能玩阴的了?!

还有的战友总结的很精辟:败,军转苦;胜,军转更苦!

大家的话多么无奈的,俨然横竖都是军转倒霉定论!再者,官方通报里面,并没有明确周法兴的处理结果,连免职都没提到。大概率的结果是:风头过了之后,周书记在另外一个不被注目的岗位,官复原职。

但这已经不再是我们能够关心的问题了,我们真正需要担忧的是,从这件事恐怕隐约再次印证了“军人已成弱势群体”的论断了。

1

穿军装外出

军人社会地位弱势的倒影

有人说,一本《条令》修订史,就是军人社会地位的变迁史。

2018年5月1日,新修订的共同条令取消了“军人非因公外出应当着便服”的规定,明确:

军人非因公外出可以着军装,也可以着便服。

至此,16年的“禁装令”烟消云散。但令人尴尬的是,前期“军报记者”的一篇报道兼在线调查显示:

非因公外出,仅有12%选择了军装!75%的军人并没有选择军装!何故?

为此,我特意翻出2002年《内务条令》作出“军人非因公外出,一律不准穿军装”规定时的官方报道,作了对比。鉴于当时“禁装令”之初,兵情鼎沸、杂音不断,某报曾请军事专家作过专访,专家的解释是:

这样规定,是为了减少着军服人员,在社会公共场所的流动量,以维护我军的良好形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更合情理的……是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必然发展。

既然“禁装令”是“顺应时代、国际接轨、正规建设、维护形象、保护官兵”。

那为何事隔16年之后,又要改回来?当年的那位专家貌似犹在,能自圆其说否?

谎言说一千遍,也只能伪装成真理。

外出穿军装吧,路人调侃难免尴尬,侮辱挑衅难感荣光,经济弱势底气不足,权益受损道德绑架,涉军炒作麻烦不断。在这种氛围下,军人不愿穿军装,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而背后深藏的,或许更多的是军人积攒多年的内心失落、历史荣光的消逝落寞和无处发泄的深深不满吧。

一纸条文修改易,多年积弊去根难。一味用道德捆绑、体制牺牲换来的群体性感情压制、利益忍耐能持久吗?

如果一个群体,连自己最应该引以为豪的职业荣誉感,都难于启齿、羞于示人、无处倾诉,这样的群体算强势吗?

2

尴尬的收入

军人经济地位弱势的无奈

这是一个标签化的时代,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就给某些群体加上标签。

比如军人=免费≈不消费≈纯收入≈收入高,久而久之,普通老百姓甚至是军人本身都无奈默认了……

其实稍微读过一点经济学的兄弟,应该都知道一个事实: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这世上但凡是免费的交易,价值计算方式都是隐蔽的,免费,只不过是让我们察觉不到我们交换的价值。

在你看得到的地方免费,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就必然很贵。

上个月,参加毕业十五年的高中聚会,得知我转业的消息,不少同学表示“惋惜”,“部队多好啊,工资高、待遇好,吃穿住行医啥都免费,还能分房……”

在我善良、热情的同窗眼中,我仿佛是站在“免费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人,享受着体制内带来的一切福利,自然在经济上是处于“绝对强势”的。

对此,除了笑笑,还能说什么呢?

想涨工资?吃饭免费、穿衣免费、住宿免费、医疗免费……,工资等于纯收入,涨工资干什么?!

想涨工资?休假报销、探亲报销、来队报销、出差报销……,工资等于净收入,涨工资干什么?!

想涨工资?封闭管理、长期驻训、两地分居、休假艰难……,工资发了无处花,涨工资干什么?!

想涨工资?少校中校、转业失效、这功那功、转业归零……,工资等于水中月,涨工资干什么?!

涨工资不易,更不易的是涨尊重。战场上,我们希望军人的战斗力可以无限满分。市场上,却死死压制军人的议价力接近零分

于心何忍,于情何堪?

如果一个群体,连自己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而呐喊的声音都发不出来,这样的群体算强势吗?

3

身份的制约

军人情感地位弱势的写照

给他人介绍恋爱对象,绝对是个高风险行为,特别是给军人,切记。——这话是我老婆说的。

她最近很受伤,本来想给她一个小姐妹拉个“好姻缘”,结果因为小两口婚后两地分居,小打小闹不断,她作为“媒人”,只能三天两头当起“和事佬”。

就这小姐妹还不满意,没事就嘟囔着:

婚姻法不公平,军婚太强势,离个婚也要你们先同意。

虽然知道是气话,但有时听她喊急了,也真想怼一句,“你见过哪个法律是保护强者的?被保护的都是弱者好吧”……

2018年初,国内某知名婚恋网站发布了《2017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稳定性职业成择偶热门,其中,外企央企高管、公务员、医生这三个职业最受欢迎。

这些职业的共同特点是具

有较强的稳定性,工作时间和强度相对固定,可以对家庭生活做出规律化的时间安排,这会为婚姻生活带来较强的安全感。

很明显,对比以上择偶条件和特点,军人这个职业都完美的规避了,并且在相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工作的稳定性,呵呵。

在短时期内的稳定性绝对很强,强到你想转身离开这个职业时,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或是

年龄到杠、职务到顶,或是身体抱恙、青春不在,或是改革需要、被迫淘汰。

套用一位兄弟的话,“想要走的走不掉,想要留时滚蛋了”。

时间的固定性,呵呵。

拿本《内务条令》了解一下,正课时间固定到分分秒秒,休息时间占用到时时刻刻。

新五多、旧五多让你的生活每天充满节奏感,这检查、那调研让你的周末每周充满仪式感,这达标、那考核让你的精力每次都会被耗尽。

套用一位连长的话,“感觉每天身体被掏空”。

生活的乐趣性,呵呵。

有报告说,从恋爱走向婚姻,生活难免进入琐碎与平淡,适时给生活创造惊喜和乐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和节日庆祝已成为了当下家庭的一个主流选择。

可这还需要两样东西——

有钱时又有闲,碰巧这两样军人都没有。

按一个兄弟的话说,“旅行就在家门口、休闲只能溜溜狗”。

我们常说,“偏见源于误解,误解源于不了解”,但更多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误解,是以为自己已了解。

坦率的讲,普通民众对军人的理解和认知,除了历史的记忆,更多的可能只剩下了奉献和牺牲,却不知现实中的英雄流血后,也会常流泪。

希望,周法兴事件别给已经十分弱势的军人群体再注射一剂安眠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