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工分享自己的粽子情结,江西老俵什么都敢往里面包

又快到端午节了。我这个老农民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粽子,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和粽子的故事。

1988、89年的样子,我到江西九江投奔在那里工作的姑姑、姑父,在那里度过了三四年的打工时光。作为农民工,我在他们家附近的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干的是修理车祸汽车的钣金修理工作,每天爬上趴下,既脏又累,弄的身上象土贼一样,裤子上的油泥用刀一刮能刮出好几两来。那时候,没有工资,只有90块钱的学徒补助。就这样,我迎来了第一个端午节。

刚开始,我在姑姑家里吃饭。端午节,姑姑包了很多粽子。她包的粽子是比较传统的粽子,糯米加红枣。那天,回到家,看到粽子,我出于好奇伸手就去拿,被姑姑拦住让我去洗手。我整整洗了半个多小时,奈何手上的油泥浸的太深,还是油乎乎、脏熙熙的没法洗净,就这样去吃粽子。当我好不容易打开粽子,张口就吃,弄的满脸都是黏糊糊的米酱子,吃完后,满手都是黏黏的。只好又去洗,还好这次不仅洗净了米浆,还洗净了手上的油。当时我很好奇,好好的米不放在碗里吃,为什么要包在粽叶里,搞得这么麻烦。后来听说是为了米里渗进粽叶的清香,这对我这粗人来说,不仅没闻到丝毫的香味,还惹出了一肚子的不耐烦。

因为自己身上太脏,同时自己也渐渐年长,姑姑家地方也比较窄,我就要求搬出她家住进了修理厂的宿舍。第二年的端午节我就自己过,自己去街上买粽子吃。虽然我不大喜欢吃这玩意,但由于是个节日,风俗讲究吃粽子,同时也纪念纪念屈原老夫子,我到街上买粽子。来到街上,我发现这里的粽子各色各样,江西老表把什么都往粽叶里面包,不仅有传统的糯米红枣,而且有包糯米花生的,还有包莲子的,甚至还有包肉的。味道也不都是甜的,也有咸的,我各样买了几个,分别尝尝不同的味道,有的怪好吃,有的难吃的要死,可能这是我的感觉吧,别人也许当作无上的美味。就这样,我逐渐学会了吃粽子,也适应了吃粽子,只能说是适应,因为我直到今天也不觉得粽子有什么好吃的。

一晃近30年过去了,我也由过去的毛头小子、愣头青长到了快50岁的中年人,期间经历了打工、当兵、转业进法院,还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孩子,如今孩子都快到了我当年打工的年纪了。每年端午时节,我都要象征性地吃几个粽子,一是为过节,二是为纪念屈原,还有就是我渐渐感到,粽子就象一个家一样,粽叶就象家的称呼一样。而里面的内容可就千差万别了,粽子有甜有咸,家庭有幸福有痛苦;里面的成份代表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或柔和、或暴躁、或能给你正面的帮助,或能给你反面的提醒。反正,一个家如同一张粽叶一样把所有不同的人包裹在了一起,也就具有了相互的关系,成了一体,不可分割。多数粽子是好吃的,也有粽子不好吃的,代表多数家庭是幸福的,少数家庭不那么幸福。但无论是幸福还是不那么幸福,大家都必须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出力,团结前行。

好了,我和粽子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值得提醒的是,我曾经是一个农民工,我的生活也是一个大粽子,走过的路比一般人更辛苦,这些年里,我或辛苦、或痛苦、或幸福,但这都是我的生活,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生如粽叶一样将它们包在一起,使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错误,去努力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

今年的端午节说到就到了,农民工兄弟们一定要多吃几个粽子呦,最好吃几个不同材料和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