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报道中国发现这一金属便可解决航发难题 然而大家都被骗了

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上,中国投入了很多,却收效甚微,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前几日科技日报报道,一则《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的消息引起广大军迷朋友们的热议,称有了这一稀有金属便能突破航空发动机的瓶颈。然而,中国航发的落后仅仅是因为没有好的材料吗?

金属“铼”

铼具有极高的熔点,在金属元素中位居第2;储量却是十分稀少,是自然界中最后被发现的稀有金属。我们最熟悉的稀有元素,当属居里夫人发现的镭,而铼元素的稀有程度,仅次于镭和镤。铼具有极高的熔点,达到3180°,同时还具有极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塑性,即使在高温,急速加热、冷冻、强烈冲击和震动等各种残酷条件下,也依旧可以保持极好的性能。这一独特的优点,使其成为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的不二之选。

铼的提取工艺

鉴于铼元素的重要地位,有很多文章称,中国之前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材料,才造不出好的发动机。然而这几年,我国在陕西发现了100多吨的铼金属储量,制约我国发动机发展的所谓瓶颈被打破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真的就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牵涉到各种因素,有客观因素,比如材料、发展时间等,有主观因素,比如科研人员的技术和设计等,不能单单归因于材料不好,好的材料固然重要,然而我国这几年都不缺乏铼元素了,航发就挤进世界一流了吗?对此,我国航发集团专家、院士伊泽勇也表示: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恰恰是设计问题,真相虽不美好,但却显得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