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名志願軍英雄不遜董存瑞,因爲部隊撤編差點被遺忘

11月27日,志願軍第二次戰役東線作戰打響,也就是長津湖戰役。

第九兵團按照預定部署向長津湖地區之敵發起攻擊。當時第二十軍89師的任務是,圍殲社倉裡之敵,保障主力對柳潭裡之敵的出擊。這是89師出國第一次戰鬥,戰鬥勝負直接影響到這支部隊今後的戰鬥士氣,事關重大。

於是,89師政委王直親臨擔任主攻的第266團作戰前動員,全團指戰員鼓足了勁,決心打好出國第一仗,以優異的戰績向祖國人民彙報,給志願軍爭氣。27日晚,部隊開始行動,次日拂曉部隊就進迫到社倉裡,晚10時發起進攻。我軍發揚打近戰、夜戰的傳統打法,指戰員們戰鬥得非常勇猛,捨生忘死,前仆後繼,向社倉裡之敵發起猛烈的進攻。第266團首先攻入社倉裡北街,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

敵軍吃虧後,迅速調整了部署,以裝甲力量構成鋼鐵防禦圈並結合社倉裡制高點的碉堡構成環形陣地,企圖阻擊志願軍攻擊前進。這個陣勢89師以前根本沒見識過,土八路哪裡見過這麼先進的洋玩意,於是89師的進攻暫時受阻。在缺乏反裝甲武器的情況下,89師決定以碉堡為目標,以此打開突破口。先把社倉裡制高點的碉堡火力幹掉,接下來坦克就會好對付一點。第266團班長蔣德林和戰士吳懷有受領了炸掉敵軍碉堡火力點的任務。最後,他們在完成任務時和董存瑞一樣,用雙手舉起炸藥包,視死如歸,捨身炸掉了敵軍碉堡,第266團攻擊部隊得以突入,攻克敵一個指揮所,並抓住數名俘虜。這時89師才查明當面之敵是美3師7團,既不是韓26團也不是美7師最弱的65團,原情報中在社倉裡的韓26團已奉命歸建。而且敵人數量比原來多出一倍,由於敵情的變化,89師在重創美軍並佔領有利地形之後,在社倉裡轉入防禦,阻擊北上增援柳潭裡之敵。

但是,因為89師番號後來被撤銷拆編的原因,到了1951年2月18日誌願軍第二十軍召開連以上政工幹部總結會議時,已經沒有89師這個番號了。89師的司、政、後機關分別編入二十軍軍司、政、後各部門;265團改建為二十軍特務團;266團直屬分隊及下屬第1營和第2營編入60師180團,第2營編入59師;266團機關改編為一個擔架團機構,直屬二十軍後勤部;267團機關組成一個新兵訓練團機構,所屬分隊全部編入58師;89師炮兵團1個營編入60師,其餘編入58師、59師及特務團。而且,89師的師長餘光茂升任二十六軍參謀長,政委王直升任二十六軍政治部主任,也離開了二十軍。特別是政委王直沒有出席二十軍政工幹部總結會議,失去了為89師說話的人。

王寶強版捨身炸碉堡

因此,蔣德林和吳懷有這兩位董存瑞式的英雄竟然沒有進入二十軍抗美援朝英雄和英模的行列中去。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遺憾,這幾十年來,我們已經遺忘了太多的英雄,不能夠再讓這種遺忘繼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