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時代造就英雄,英雄反映時代。

英模,這是一個多麼神聖而又令人肅然起敬的群體,他們很多人身上沒有耀眼的光環,卻有著值得我們永遠追崇的英模精神。

2018年9月20日,中央軍委批准,增加“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傑出科學家”林俊德、“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為全軍掛像英模。看著這兩名英模的優秀事蹟,讓人感到的是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的感動和沒有驚天動地就足以令人震撼的力量。

沉澱現在,緬懷歷史。回望10名英模的光榮事蹟,依然叫人潸然淚下、感動萬分。

英模1:張思德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張思德,四川儀隴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楷模。張思德出生在四川儀隴縣六合鄉韓家灣的佃農張行品家中。 1933年12月參加紅軍,不久加入共青團。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一次反六路圍攻的戰鬥中,他右腿先後兩次負傷強忍劇痛,衝入敵陣,繳獲了敵人兩挺機槍。在長征途中,他曾兩度經過人跡罕到的雪山、草地,歷盡千辛萬苦。1944年,組織上再次派他到安塞縣燒木炭。9月5日,他正在炭窯內工作時,炭窯突然崩塌,不幸犧牲。


英模2:董存瑞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董存瑞,河北省懷來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6班班長,小時候讀過幾天書,後因家貧而輟學。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鬥中,因部隊受阻於敵軍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藥包,衝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危急時刻,董存瑞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託炸藥包,英勇犧牲,此時,未滿19歲。

英模3:黃繼光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黃繼光,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19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陣亡。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英模4:邱少雲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邱少雲(1926~1952),革命烈士,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在一次執行潛伏任務時,不幸被敵人燃燒彈擊中,全身被火焰燃燒,但邱少云為了不暴露目標,影響整體戰鬥部署,始終趴在火中,紋絲不動,直至光榮犧牲,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整場戰鬥的勝利。

英模5:雷 鋒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雷鋒,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1957年,雷鋒在團山湖農場開拖拉機時,加入了共青團,在根治溈水河中,被評為工地模範。然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年,團、營嘉獎多次,被譽為“毛主席的好戰士”。1958年11月,在他不滿18歲時,雷鋒來到鞍鋼參加工業建設,三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五次被評為紅旗手,十八次被評為標兵。1962年8月15日上午8時,雷鋒與戰友喬安山在準備前去洗車時,雷鋒下車指揮倒車,車輪打滑,碰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柱,這根木柱打到了雷鋒右太陽穴上,雷鋒當即昏死過去,經撫順市望花區西郊職工醫院和來自瀋陽的醫療專家搶救無效,於12時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僅22歲。

英模6:蘇 寧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蘇寧出生在軍人家庭,自1969年參軍以後,蘇寧在22年裡,全身心投入國防科研,為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1991年4月21日,在一次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中,他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而身負重傷,經搶救無效,於1991年4月29日犧牲,年僅38歲。1993年,中央軍委授予他“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模範幹部”榮譽稱號。2009年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名單。蘇寧是一位在我國改革開放年代獻身國防現代化的英雄,是中央軍委決定在全軍連以上部隊懸掛畫像的解放軍8位著名英模之一。

英模7:李向群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李向群,海南瓊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廣州軍區某集團軍“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一班戰士。1998年8月5日,他隨部隊赴湖北荊州抗洪搶險,14日在抗洪搶險一線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公安縣南平鎮堤段的抗洪保衛戰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於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

英模8:楊業功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楊業功,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員。少將軍銜。1963年8月從湖北省應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參謀、作訓處長、旅長,基地副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入伍40多年來,他牢記軍人的神聖職責和歷史使命,奮發向上,爭先創優,特別是走上基地領導工作崗位後,殫精竭慮,忘我工作,為部隊現代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和軍事鬥爭準備嘔心瀝血,拼搏進取,做出了突出成績。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2003年當選為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4年7月因積勞成疾病逝。

英模9:林俊德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林俊德,中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總裝備部某試驗訓練基地研究員,196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系,1993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69年以空中衝擊波測量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74年強衝擊波測量項目,得到了全軍科技成果二等獎。1978年4月,他被國防科委授予先進科技工作者標兵,榮獲國防科委首屆學習雷鋒、“硬骨頭六連”先進代表大會、科學大會獎。1987年8月1日,被總參、總政、總後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英雄模範”稱號,出席全軍建軍60週年英模代表大會。1990年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9月18日,應邀出席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2月18日,中央軍委追授林俊德同志“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傑出科學家”,頒發了追授林俊德的一級英模勳章和證書。2013年當選2012年度全軍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模範。2013年2月19日榮獲“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榮譽稱號。2013年9月26日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敬業奉獻模範。2018年9月,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統一印製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功、林俊德、張超10位掛像英模畫像,並下發至全軍連級以上單位。

英模10:張 超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張超,出生於湖南嶽陽,畢業於長春空軍航空大學,生前系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殲15艦載機一級飛行員,海軍少校軍銜。2016年4月27日12時59分,張超在駕駛艦載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杆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2016年11月,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追授張超為“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 2017年7月25日,被推薦為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2018年6月,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曾幾何時,總認為英模離生活很遠,只能遠遠的瞻望。然而,許多英模人物並沒有顯赫的職業、關鍵的崗位和很高的學歷,但是他們所彰顯出來的精神和品質遠遠超過了他們的行為和業績,成為人人敬仰的楷模。

在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上,在履行新時代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偉大實踐中,綠色方陣裡必然會增添更多讓我們仰望的英模人物,創造出更多輝煌的英雄業績!

永遠的英模,不朽的豐碑。

人民的英模,永駐人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