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几代人的课本故事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你可能不知道的背后

记得中学时期学过一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课文,印象深刻。《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最初是一篇上个世纪60年代的通讯报道,发表于《中国青年报》。报道讲诉的事情是1960年,山西省平陆县有61位民工集体食物中毒,生命垂危。当地医院在没解救药品的危急关头,用电话连线全国各地医疗部门,终于找到了解药。但当时交通不便,药品不能及时送达。当地便越级报告,国家当即下令,动用部队直升机,将药品及时空投到事发地点,61名民工兄弟得以及时救治。

这是一篇著名的课文,也是一篇具有范文样式的通讯报道,这件事更是一起颇有历史影响的事件,在那个年代影响了几代人。

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60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六,时值全国上下欢庆新春佳节之际,山西省平陆县许多群众放弃春节休息,迎着风寒,在“风南公路”施工现场干得热火朝天。解放初期,全国兴修水利,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兴建。为支援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保障交通,平陆县就承担了从芮城风陵渡到平陆南沟的省级公路“风南公路”的建设。当人们在紧张劳动时,中毒事件就在这时发生了。

中何种毒。当中毒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在侦查时发现,吃饭的大锅底部尚有未融化的砒霜,在部分民工吃剩的饭内也发现了小块未融化的砒霜,而在当天的菜和饮用水里并没有发现,由此断定是中毒民工是被人在饭里下了砒霜而导致中毒。

投毒者是谁?确定中毒原因后,侦查人员对炊事员、采购员等人进行了询问取证,最终排查出民工张德才多次进入厨房,而且与事务长张广厚发生过争吵,饭后的行为举止也较反常,从而认定张德才具有重大嫌疑,最终也审定了他的罪行。张德才从小游手好闲,欺凌乡里,早年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汉奸,抗战后又当过阎锡山的兵,杀害过进步群众,但他却成功隐瞒了下来,风南公路开始修筑后,村里就安排他去修路。

投毒的动机。起先在工地时,张德才表现还是很积极的,被任命为组长,但是随着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劳动,他的积极性就不在了,不仅偷懒,还克扣工友工资,被举报后批了判、撤了职,由此怀恨在心。

砒霜的来源。由于缺钱,张德才想用砒霜毒狐狸卖兽皮赚钱,他找同村的回申娃要投放药物。回申娃家是中医世家,家里一直存有砒霜,当张德才向回申娃要砒霜毒狐狸、兔子时,回申娃便给了他。

当地建起了纪念馆

当年的健在者

事件的传播。这起事件最初在当地看来是不宜报道的,所以最初几天当地新闻媒体都比较平静,直到2月6日《北京晚报》发表了通讯《千里急救》一文,这件事就在北京引起了热烈反响,之后《人民日报》更是对此进行转载。此时当地媒体在此事的宣传上已感觉被动不已,随在第二日《山西日报》头版也进行了报道。全国各大媒体的大量报道,使得平陆事件轰动全国,影响久远。这其中最著名的报道当属《中国青年报》王石和房树民的那篇《为了六十一阶级弟兄》,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正式刊登此文,之后又是一阵转载,疯狂传播,并促使此文收录进了我们的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