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人类不共戴天,但有些病毒已经与人类融为一体了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可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狭义的生物病毒是1种独特的传染因子,它是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主地复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质等生命组成物质的微小生命体。

而广义的病毒复杂得多,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病毒粒子(virion),其中拟病毒和类病毒仅是1条简单的ssRNA链,virion是一种类似酶的蛋白分子。因此生物病毒很难有1个确定的、明确的定义。

生物病毒不管是烈性噬菌体还是温和型噬菌体,都必需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能得以复制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来自主地合成自身的一些组件,装配下一代个体。并达到他们的目的。

HIV

复制后的生物病毒裂解宿主细胞而被释放出去,感染新的宿主细胞。

虽然生物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益处,例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利用昆虫病毒可以治疗、预防一些农业病虫害等,但却危害很大,例如HIV、狂犬病毒等,给人类带来生命的危险;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会带来疾病;TMV,马铃薯Y病毒给人带来财产损失。

病毒是一种可以在其它生物体间传播并感染生物体的微小生物(其实因为病毒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所以某种程度上还不能说病毒是生物)。有时使用“病毒”描述那些在真核生物中传播和感染的生物;使用“噬菌体”或“吞噬体”来描述那些在原核生物间传播的生物。病毒的起源不是很清楚。

病毒不仅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从结构上还分为: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

病毒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吸附,注入(遗传物质),合成(逆转录/整合入宿主细胞DNA),装配(利用宿主细胞转录RNA,翻译蛋白质再组装),释放五个步骤。

因为病毒会拉近细胞间距离,易使细胞相融形成多核细胞,进而裂解。

人体内的病毒基因其实是不少的,研究发现,人类可能有多达8%的基因组DNA源自逆转录病毒,人类被感染的时间甚至可能追溯到数亿年前。这些遗存在人类基因组中的逆转录病毒,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无法再复制出病毒了,至今仍然在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有的功能还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其中有一段病毒DNA,能够让孕妇的身体为胚胎加上一层细胞屏障,保护胚胎不受母体血液中毒素的伤害。

是对于生命的进化而言,更重要的一个节点不是因为病毒DNA嵌入在人体的DNA里面,真正的奇迹还是在生物的线粒体里。

在生物的细胞中线粒体DNA与核DNA是两种不同的独立系统存在,彼此之间互不干涉。生物在受精的过程当中,卵子里的线粒体源自于卵子本身,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卵子的线粒体会被保留下来,并且继续扩增,而精子的线粒体则会被慢慢地清除。

粒体是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场所,细胞内的线粒体可达数百至上千个,有16569个碱基对,是闭合环状DNA分子,37个基因,主要的功能是调控氧化磷酸化和蛋白质的组装。

科学家们对于生物体内的线粒体来源作出了如下共生假说:线粒体本来是十几亿年前的古细菌,真核细胞吞噬了这种古细菌,并将这种古细菌保存在了体内,形成了线粒体这种细胞器。

思也就是说:所有的生物体内的线粒体都有可能是来自史前的那一个古细菌。线粒体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细胞中有了线粒体后才能够自我产能,自给自足,生命才有可能会出现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