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高中學習差的學生大專畢業後都去當小學老師了?

走著走著回憶都淡了80311661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要求老師的素質也在不斷的提升,要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的學識和仁愛之心。學生時代的學習成績,並不能代表工作之後的具體表現。確實曾經小學老師要求大專以上文化學歷,具有教師資格證,是師範類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可以進入小學校門,但一定是學習紮實的,就良好素質基礎的,並且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一、英雄不問出處。


學歷很重要,但是不能憑著學歷來衡量一個人的工作能力,而是要看在工作中的表現。習總書記指出好老師要做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要求老師首先是一位優秀的人,讓優秀的教師培養優秀的學生。好老師要能夠教書育人,並具有本學科專業的知識和素養,同時瞭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發展水平,要能夠因材施教。所以教師要時刻跟上時代的步伐,要不斷的去學習,讓源頭活水涓涓流淌。評價一個老師有很多的標準,但不曾有一個標準提到老師的高中學習成績。


二、努力比成績更重要。


俗話說過程比結果重要,其實努力比成績更重要。能夠成為一名教師,一定是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教學能力。在工作中能夠鑽研業務,認真的對待教育教學工作。高中時代也許學習成績並不出眾,但工作後能夠努力的學習本學科的知識,能夠加強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提高教書育人的素養,也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好老師。


三、親其師,才能重其道。


尊師重道是一個更古不變的話題,所以整個社會要在思想上尊重教師,尊重教師對學生的付出,尊重教師的努力,尊重教師的教育教學。才能夠讓學生能夠,信服教師尊重教師,所謂親其師重其道。作為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職業道德,能夠讓學生信服,你自己量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決勝網


第一直覺,題主應該屬於高中時學習好的優秀學生的群體,至少,題主自己是這樣認為的,他在拷問學習差的學生,顯然他自己是學習好的學生,請恕我直言,從題主的語言表述能力來看,我還真看不出題主具備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資格, 因為你的語言表述非常不嚴密!

我們把表示疑問的疑問詞“為什麼”去掉,先把疑問句變成一個表示某種事實的陳述句,那就是“高中學習差的學生大專畢業後都去當小學老師了”,注意,您使用了表示全部範圍的“都”字,那麼,在您看來那些高中學習差的學生大專畢業後都去當小學老師了,他們就沒有可能有部分人去從事其他行業嗎?是什麼權威機構統計的數據讓您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亦或是,您想表述的是,高中學習差的學生大專畢業後都去當小學老師了,而大專畢業後從事其他行業的學生都是高中時學習好的學生?同樣都是考上的大專,他們在高中時學習有那麼大的差別嗎?

之所以這樣分析,是因為從題主的提問與描述來看,已經戴上有色眼鏡來看待那些小學老師了:

1.你首先把他們界定為學習差的那個群體;而且是雙重差,高中時學習差,在讀大專的群體中也差,如果僅僅是說高中學習差尚可以理解,雙差就明顯帶有歧視的意味了。如果您沒有這個意思,對不起,只能說明你您高中也未必是成績優秀的學生,至少您的語文水平很一般。

2.在描述中您已經明確的表示“能教好我們的下一代嗎?”不信任的心態已經表露無遺。

好,現在再來回答您帶有歧視色彩的提問:

1.大專畢業的學生,如果有意願從事基礎教育行業,就只能先做小學老師,因為現在對老師的學歷要求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中學教師必須是本科以上學歷。尤其是市直屬學校、省示範校,學歷要求更加嚴格。

2.理論上來說,專科畢業的學生是可以教好小學生的。因為小學學段,知識的含量有限,專科所接受的教育,已經足以滿足小學生的文化需求。之所以說是理論上可以教好,是因為還要看這些專科生的教育教學的專業技能如何。

3.您對自己下一代教育的擔心可以理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人之常情,最好的方法是積極配合老師,把您優秀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相信您的下一代就一定出類拔萃。歧視與質疑,毫無意義。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我來說說我在一線看到的情況:

1.一般情況下,非重點城市、重點小學在招聘老師的過程中要求會稍微低一些,師範專業畢業的本科生(一些緊俏專業的專科生)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考試被錄取,解決編制問題。

2.一般老師都是專業對口,甚至幾十年教書翻來覆去都是那幾本教材,以高中數學為例,如果一位老師從高一開始跟到高三,在這三年期間努力、認真、刻苦的研究教學和歷年的高考真題,這位老師就非常有可能成為地方/學校的名師。然後反反覆覆的三年又三年,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就自然水漲船高。

3.應試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只要老師用心,談不上老師的能力行還是不行,只有孩子在學校認真聽講,家長足夠配合老師的教學任務,孩子學習成績是沒問題的。

問題在哪裡呢?

1.一般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高校錄取時,分數比一些重點大學要低不少,也就是說在應試教育階段,這部分老師的學習能力並不是特別突出。

2.一般師範專業的老師因為專業的侷限,會陷入在某個專業的領域中,而且是相對粗線條的專業知識領域,知識的拓展能力不一定很強,全面的跨界給孩子全面知識面的能力不夠突出(不是說老師的素質不夠高),而是數學老師大部分只能教數學,語文老師只能教語文,這樣的教育環境就很難找到綜合能力突出和強的老師,就算是某個領域的名師,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所以,現實擺在眼前,家長如果希望孩子應試階段能有突出的表現,就不要質疑老師,他們具有足夠強悍的專業教學能力(一本書或者幾本書,研究好多年,有什麼吃不透的?)

但是如果想要孩子全面的知識和體系結構能力的輸入,這就需要家長自己下功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九鬥學生心理


我看很多人認為那些高中學習差大專畢業的學生去教小學生也不錯,在許多人的意識裡,小學教的那點知識不要說大專生,就算是高中生去教都綽綽有餘,以前沒有像現在這麼多的大學生,在一些小城市,能有高中生或者師範生教小學就不錯啦。




但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你知道北京一些優秀的學校小學初中老師的學歷都是什麼嗎?是碩士和博士。



單純從講解知識的角度看,碩士教小學生和大專生教小學區別不大,畢竟大家都是用的一樣的教材,教的一樣的知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正常情況下,碩士博士的知識面和思維方式,包括思想深度要比大專生好的多,這種差別雖然在教的內容上體現不出來,但是卻會體現在教學方式上。



學歷高的老師有可能講課更生動一些,能把課講的深入淺出,能用孩子更容易懂的語言傳遞給孩子。也恰恰是這些看不見的教育方式極大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興趣。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也只有北京的小學才能吸引到那麼高學歷的人去當老師,在大多數四線以下的城市,有本科生當老師就不錯了,因為現在不像以前就業機會特別少,顯得老師這個職業收入高,穩定還輕鬆,特別受人尊敬,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老師的收入有的還沒有進廠打工的人工資高,這種情況下又怎麼能招到高學歷優秀的老師呢?


超級女兒奴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我結合身邊的例子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學歷不代表能力。我們學校近幾年進了很多特崗老師,這些特崗老師說實在的,學歷都不是很高。有的是三本,有的是專升本,還有的是職高考上的非師資類專業。當然,我們是中學,大專的都進了小學。但是,進入工作崗位後,他們的工作有目共睹,要能力有能力,要熱情有熱情,要方法有方法,學生們特別喜歡上他們的課,成績自然沒得說。倒是有一個老師,大學英語八級水準,可是教學一塌糊塗,工作自由散漫,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領導也拿人家沒辦法。因為不善言談,知識很豐富,但是教起課來,淡而寡味,課堂秩序很亂,學生成績也好不到哪裡去。兩相對比,我們應該明白,此一時彼一時,上學的時候看學歷,工作的時候看能力,工作態度,工作熱情,比上學時的成績更重要。

其次:學歷的限制。高中成績不好,又是大專學歷,很多事業單位是進不去的。相對而言,考小學教師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要是師範類學校畢業,有教師資格證,又能通過特崗或者招教考試,就可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所以,很多大專學歷的學生會選擇做小學老師。

學歷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無論做什麼敬業、樂業最重要。把自己從事的工作做到極致,得到他人的認可,就是小學教師也一樣有尊嚴,有地位。所以你不必因為老師學歷的高低而糾結。高學歷的父母,也可能培養出低學歷的孩子,農民工的孩子一樣有進入名校的,凡事不能一慨而論。


靜等花開2579


這個問題剛好可以回答。堂弟就是小學老師。和我同一屆畢業,他大專,我本科。堂弟,大專讀的是師範,計算機技術吧。出來自動就會有教師資格證,可以教小學計算機。如果想要教別的,比如語文,數學,還是要重新考教師資格證的。然後有教師資格證才可以去應聘老師,再考國編。

大專出來也只能教小學。至於專升本以後得事情。我也不清楚。堂弟沒有升。對於這個事情,我也是很驚訝的,畢竟他從小成績就不好,還成了老師,我也常常笑話他。但是,其實小學的課程,大專還是完全可以應付的。畢竟小學和初中都屬於很容易的。

而且為人師表以後,堂弟還是看著像個老師的。但是確實很多學校風氣不好,回扣很多。我所知道我堂弟是,買一本書全班的提成700-800。這個也和他沒關係,因為每個老師都有。商家自動送的。所以這個不評價,不是一天兩天的。其實,如果真的品行太差,也沒有學校要。畢竟現在老師多的去啦。本科都可以考教師資格證呀,我同學也很多考了初中和高中老師的。所以,還是看有沒有學校要的。

網友二:

這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值得國人深思!過去社會上有一句流行語:學習不好當教師,教書不好當校長。這句話的後半句可以這樣理解(當然我們儘可能樂觀地去看問題,其他理解就留待讀者自己揣摩),每個人各方面的能力各有偏差,或者也叫術業有專攻,因此有人善於埋頭教學,有人長於總體把握;有人宜於衝鋒陷陣,有人適於運籌帷幄。

這樣想來,這句話也是極有道理的。而前半句話,則意思太明朗,實在沒有想到一個更好更委婉的解釋,只能實話實說:教師地位低,或者教師行業加入門檻低,不好好學習,就只能委曲求全做教師。這句話聽來好笑,但卻真真切切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首先就是優秀的人才不屑做教師。

網友三:

我的第一句是,你行你上啊。

其次,成績不好,不等於教學能力差好嗎?成績好了,也不等於教學能力強,這二者雖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其實還是是兩碼事的。而且,成績差不等於不努力,不能就用一個成績差,否定掉所有的人,成績只是一個人能力的一面而已。上完大專,有一個較為完整的師範學習,只要真的認真對待工作,願意去鑽研,在教學上,也能中規中矩甚至有所突破的。

所以,看老師不能只是簡單看學歷,更應該看的是這個老師在教學工作的能力,如果教學能力真的不行,那吐槽甚至去找校長投訴都可以。如果教學能力可以,也能教好孩子,為什麼不可以做老師。我的高中同學有考取專科的,到了大學特別努力,專升本了,現在也是老師,而且做得還不錯,甚至比一些原本直接是本科生的還做得好。為什麼呢,因為人家在大學的時候,知道努力啊。

網友四:

我覺得這樣的老師很難教好下一代!因為當今年代考個大專的大多是不學習不努力的孩子,試想,那些平日裡學習態度不端正或學習習慣很差(不自律)或智力低下的孩子能勝任教師職務嗎?念個大專就真的能改變他們嗎?現在的大多數大專就是學渣集中營,就不要奢談良好的學風了,教學上也是敷衍塞責,學不到什麼東西的,大專的師範教育與實踐是脫節的!

當然,也有極少數覺悟的大專生能逆境中崛起的,不過是極少數,大多數還是學渣!現在教育上缺人,特別是農村偏遠,本科生不願意報考,他們的教學起點是初中,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教育部門只能選擇這樣的大專生去農村小學,這是別無選擇,總比沒有強!苦的還是農村的教育!唉,又要戳傷大專生的玻璃心了。

網友五:

我其實一直都在想這問題,教育系統和醫療系統大多是學習不太好的,這點從師範和醫學院的重點院校能看出來,數量太少。

有人說學習成績好的當不了老師,因為他們學習能力天賦不能理解廣大普通學生學習的痛苦,但他們也理解不了天賦到底有多牛逼。更不知道怎麼發掘天賦。但是教育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如果學校滿足不了,家庭教育一定要補上。能選擇師範的經過多年訓練,我想能力不成問題,但創造力可能會差很多,個性也不夠鮮明。

網友六:

有認識的一個姑娘,小學和中學學習並不出色,可是人家大學畢業以後,以前幾名的成績考入了地方小學,教學半年,由於教學成績出色調去初中,特別聲明,姑娘家裡沒有門路,完全靠自己!這說明什麼,人家後來努力,真的,文憑並不完全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人家就是吃教師這碗飯的!


英文主播皮卡丘


這個問題特別好,我的理解是誤人子弟。

我也是一個老師,教高中三個年級數理化九門課,一個人帶九門課,而且從不備課,所有題都是現編,需要學生往哪個方向想,題就會往哪個方向編,最終要讓學生看到,他們感覺題一直在變是因為站錯了方向,因為從我的角度來看,題一直沒有變,也就是萬變不離其宗。

學習是要講思維的,而不是一味的傻努力,前幾天還在頭條上討論了學渣,學霸和學神的差異。有人說在學神眼裡,學渣是螞蟻,學霸是稍微強壯點的螞蟻。你別說,還真是這樣的,因為在學神眼裡,根本不存在公式,所有知識都是自己推導加引申思考出來的。我當年上學的時候,班上的幾個學神根本沒人聽課,老師也不管我們,畢竟作為96級西安最頂級的學校,陝西省第一,我們是被放養的,老師自己也知道,他的思維和我們還是有差距的,可以不誇張的說,曾經我們也去外面補過課,但是沒辦法上,因為老師出的題我們根本不用動手,眼看心算10秒內必出答案。當年我們學校學的好的同學沒人去上師範,不偏科的清華北大,再次也是交大,向我這種極度偏科,語文英語垃圾水平的也是西電通院,都是學的很差的才去上師範,所以一般老師都是比較死板的用刻苦努力來彌補不足。

我以前也是做生意,後來教課,但是即便十多年不看,拿起來也可以直接上手,因為這是用邏輯推理出來的知識,一輩子都不可能忘。

當然,把這種思維傳授最難的就是系統理論需要自己總結,很多東西在沒有經驗的時候感覺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我也是用了八年,才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思考,以及建立了所有學科的理論邏輯遞進關係。建立邏輯這個真心很難,和學生從小的思考習慣有關。但學生一旦學會,那後面就會越來越輕鬆。這是可以用成績來說話的。

中國的好學生特別多,他們的思維特別靈活,視角和傳統教育思維完全不一樣,這些人沒有當老師真心是一個損失,希望國家在未來能在這個方向做一些努力。

最後想說,學習真心和努力關係不大,思考方式決定一切。比如讓你現在鐘樓去南門,你特別努力的往東走,什麼時候能到?答案是越努力你就越偏離目標。


天天122685816


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題主這麼“鄙視”老師,但是這種“鄙視”,一定會給你的孩子帶來很壞的影響,因為大家都知道尊師重教的意義!

首先,當老師的都是學習差的嗎?學習差的都去當老師了嗎?這顯然是不合理、不負責的說法!中國五大師範院校的高考分數都不低這是事實吧?也許學習好的很少有去當老師的,這還可以理解;但是學習差的肯定是當不了老師的。想想當初我們的高中同學,真正當老師的,都是學習比較紮實的同學,其中也不乏非常優秀的學生,即便這部分同學成績不優秀,但是他們紮實的作風,對於從事教育還是非常適合的!

其次,英雄不問出處!以前好不代表以後好;學歷不代表實力,更不代表態度!沒有必要問在意人家是什麼大學畢業的,只要人家有能力把這個班級帶好,就值得你去尊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持這種“唯出身論”的論調,我認為:越是英雄或者成功人士,如果它的出身起點很低,反而更能證明他的卓越才能和領導力,越值得尊重!

最後,如果你看不起老師,受害的會是你自己!因為你的想法和看法,會自覺不自覺的影響到你的孩子,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發現,優秀的學生,背後都有一個尊重老師的家長。

老師承擔著教育下一代的任務,但是需要明白教好下一代的,不只是老師!


贏在高三


這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值得國人深思!過去社會上有一句流行語:學習不好當教師,教書不好當校長。這句話的後半句可以這樣理解(當然我們儘可能樂觀地去看問題,其他理解就留待讀者自己揣摩),每個人各方面的能力各有偏差,或者也叫術業有專攻,因此有人善於埋頭教學,有人長於總體把握;有人宜於衝鋒陷陣,有人適於運籌帷幄。這樣想來,這句話也是極有道理的。而前半句話,則意思太明朗,實在沒有想到一個更好更委婉的解釋,只能實話實說:教師地位低,或者教師行業加入門檻低,不好好學習,就只能委曲求全做教師。這句話聽來好笑,但卻真真切切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首先就是優秀的人才不屑做教師。即使真有千里馬落魄進入教師行業,也只是作為一個跳板,在此養精蓄銳,以待來日成龍成鳳飛黃騰達,這就是說教師行業還留不住人才,只能養低才(不敢用庸才這個詞,怕教師同行不高興,確實也沒有貶低教師的意思),這難道不是一個值得深思,又亟待解決的問題?沒有優秀的教師,我們的教育怎樣發展,我們的國家靠什麼富強,民族靠什麼騰飛?儘管目前教師地位確實在日漸提高,但每每聽聞教師有跳槽離職的事,甚至還有不少名師,可見教師行業距離“陽光下最光輝職業”還有差距,還有改善的空間。因此無論作為一個公民,還是一名教師,從心底唯希望這種現象能夠儘快得到根本扭轉,能夠讓更多優秀的人才樂於從事教師職業,甚至讓美國、英國發達國家的精英都可以為我所用,果如此,則國家興旺便幾日可待。教師之幸,教育之幸,百姓之幸,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魏老師閱讀與寫作


這個問題反映的情況比較嚴重,我想說幾點。

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

1、教師的地位低,導致成績好的學生都不願意報考師範院校。報考師範院校的都不是優秀學生。這樣一來,當老師的不是一流人才。

2、高中學習差的學生只能讀大專,大專的錄取線極低,有的大專分數線低得幾乎“沒有分數線”。所以,這些同學都是學習成績極不理想的。

3、為什麼這樣的大專生最後選擇了當老師,也是因為小學老師的門檻低。現在就業形勢嚴峻,許多人找不到工作,他們大都是被迫選擇了當小學老師,極少數是熱愛教育事業的。

4、這樣一來,成績不理想的當老師,會形成惡性循環。興國必先興教,這種惡性循環豈能興教。這是教育的不幸,也是國家的不幸。

5、只有頂尖的學生報考師範院校,從事教育的人便是最優秀的人才,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這們國家才能真正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這是筆者多年的願望,也是人民的願望!

中央最近發佈的《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讓我們看到了曙光,讓我們試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