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院插上新媒体的“翅膀”——襄阳市两级法院新媒体团队背后的故事

去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热情拥抱新媒体,积极运用新媒体,把宣传工作重心转移到新媒体上来,新媒体团队顺势而为,围绕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司法改革等工作重点,与全市法院的发展同频共振,记录法院方方面面的变化,宣传法官的忠诚和担当,共同守护法制的公平和正义,新媒体影响力逐步扩大。据湖北日报荆楚网与清博大数据联合发布2017年度湖北法院系统政务微信排行榜,襄阳市两级法院包揽全省前四,共有6家法院进入全省前十。

成绩的背后,是襄阳两级法院新媒体团队不懈的努力与付出,更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

4月3日,襄阳中院主管新媒体负责人在襄阳市委党校培训期间,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王佼莉打电话告诉他:“我们庭优秀法官高建平在退休的前一天,还在枣阳下乡办案。”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线索,通过讲述高建平退休前最后一天工作状态,同时展示她到法院30多年来的工作情况,与大家用一种特殊方式挥手告别,不仅使高建平本人终生难忘,更能鼓励在职干警珍惜工作,牢记使命。于是,新媒体团队立即进行周密安排,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回忆高建平的工作经历。

经过两天精心准备,新媒体团队完成了对高建平的图片收集、同事采访、起草撰稿、配图编辑、斟酌修改等多个环节,于4月4日下午6点正式发布。

微信发布后,很快引起襄阳中院干警以及其他群众强烈共鸣,阅读量迅速攀升,襄阳中院党建群、襄阳两级法院群等多个群里热闹非凡,大家纷纷祝福高建平。监狱法庭负责人代红存看完微信后感动流泪,“看到高建平早期照片和工作经历,我感慨万分,我们没有理由不勤奋工作。”一位退休老干部在留言中说,“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集体温暖,为法院的创新和人文关怀点赞”;有的群众赞扬,“高建平温婉审案,以柔克刚,清新秀丽,似莲如玉……”

潮水般的祝福和赞美向高建平涌来,她含着泪水说:“与各位成为同事是我今生最大幸运,在这我有太多的感谢话想说,但简单的几行字无以表达此时内心感受,只能一切化作尽在不言中……”

图为襄阳中院新媒体团队在研究稿件

去年以来,襄阳中院新媒体团队策划《三名干警相继晕倒,背后故事让人感动》《我们的工作太辛苦,但我们乐在其中!》等30多篇有温度的故事,不仅受到法院内部干警好评,还受到社会上普遍赞扬。

一次次有能量的曝光

孙某驾驶摩托车将冯某撞倒,致冯某受伤。冯某多次向孙某索赔无果后诉至法院。南漳法院判决由孙某赔偿冯某各项经济损失6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孙某未自动履行,冯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将孙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曝光。2015年2月,孙某所在公司领导从微信朋友圈知晓其员工孙某上了失信“黑名单”,欲将其开除。得知此事后,孙某母亲慌了,立即电话咨询法官还款事宜。在孙某的委托下,其母亲来到法庭与冯某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一次性支付冯某41000元了结此案,并亲眼看着自己儿子的名字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南漳法院新媒体团队尝到甜头,随后通过官方微信又曝光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不到半天时间,有4名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之后,为扩大影响力,南漳法院联合南漳县主要媒体平台公布100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再一次引起了群众的热烈反响,获得35000人次的关注。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襄阳两级法院新媒体工作人员瞄准这一有利时机,创新执行宣传手段,高强度在本院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让失信被执行人的亲友、熟人知晓,迫使其自动履行义务。截至目前,襄阳法院共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00多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5200余人次。据统计,全市法院有12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被曝光后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每一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微信编发前,各基层法院新媒体团队均会与该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沟通,逐一核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照片、住址、身份证号等。每期微信发布之后,各基层法院新媒体团队会及时呼吁全院干警积极转发,扩大影响力,给了失信被执行人极大的震慑。

图为襄阳中院新媒体团队在撰写稿件

全市各基层法院院长高度重视新媒体建设,他们多次强调,要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曝光。不少法院的执行局长会亲自指导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核实流程,让曝光成为常态。微信发布之后,各基层法院的院领导、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转发至自己的朋友圈。宜城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常将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的微信转发朋友圈,并且定期督查曝光情况。

枣阳、樊城等法院成立了由执行局局长牵头,新媒体人员与执行干警密切配合的执行宣传团队。保康法院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的方式得到保康县委、县政府、县人大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并在2017年向人大专题汇报有关失信被执行人曝光事项。

襄阳法院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的微信受到腾讯网、搜狐网、今日头条、湖北省电视台等多种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转发,襄阳两级法院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随之迅速扩大。

一场场有态度的策划

“太棒了!阅读量已经飙升到7万多了!”6月12日,襄阳中院新媒体工作室传出一阵欢呼声。

原来,5月22日,在该院新媒体团队的精心策划下,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谁是你心中的“办案之星”?》正式发布。在此之前,该院已经策划了十期“襄阳法院办案能手”,在微信公众号分期刊发,创造了阅读量和点赞数一个又一个小巅峰。当天,新媒体编辑选取襄阳各个基层法院“办案能手”中得票最多的法官,再次集中展示其风采和业绩,引来不少读者关注。截至6月12日下午5点,阅读量已上升到“7万+”,成为今年以来该院原创微信条文阅读量之最。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内容为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持续、稳定的内容策划和输出能力是新媒体最重要的技能之一。2017年,襄阳两级法院法官人均办案数突破170件,在全省法院名列第二。该院新媒体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分期宣传各个法院办案数前五名的法官。第一期宣传枣阳法院的办案能手时,新媒体团队在微信后面设计一个投票栏,为优秀法官打call。下午发布后,阅读量接连突破1万、2万大关,达到2.6万!第一期获得巨大成功,新媒体团队深受鼓舞,接连推出十期,每一期都反响很好。

为了让阳光司法更加深入人心,2018年,襄阳法院新媒体团队从多个方面策划系列新媒体稿件,让司法更加公正公开。

2017年全市法院结案80602件,这背后离不开院庭长的坚持和努力,《奔跑吧,院长!襄阳各基层法院“一把手”开庭办案回顾》,该院编辑报道了2017年院庭长办案的经典案例。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该院通过微信平台向群众报告法院2017年度工作成效,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扩大襄阳法院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策划编发了“法院闪光记忆2017”系列微信。共计编发了三期微信,选取了襄阳两级法院“两会”工作报告中的亮点,分别从审判执行工作、司法体制改革、“阳光司法”三个方面介绍了2017年度襄阳法院的工作成效,为2018年法院工作加速度。

办案难、送达难、执行难是法院工作中的难点,但也是襄阳法院工作中的亮点。为了更好地反映襄阳法院在案件审判工作上作出的努力,该院新媒体团队将“繁简分流”、“简案快办”作为宣传重点,向群众介绍了法院如何提升办案质量与效率。为加大执行宣传力度,该院整合编发了两期执行工作微信,既是面向群众报告法院工作,也是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严厉打击,使其主动履行义务,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采访、收集材料,该院新媒体团队已编发四期系列作品,以襄阳两级法院工作的“三招六式”,向群众展现了一个“一心向人民”的法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