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女人,永遠不配做母親

被一條新聞嚇到了。

"19歲小夥為逼母回家喝下百草枯,18天后去世。"

百草枯是什麼?那是一種喝了便沒有生還希望的農藥。

而且國家早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

所以對於這件事輿論的風口更傾向於"為什麼百草枯還在使用"以及"小夥為什麼那麼傻"上面。

可這些都不是老史關心的。

觸動我的是,小夥在病危的時候唯一的希望就是讓母親回來見自己一面。

還有在得知母親堅決不回來的時候他的那句:

"希望我的死,能換來媽媽回家,能陪伴兩個妹妹長大。"

我不忍去了解這個家庭,這個孩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最大的感觸就是辛酸。

一個完整的家庭,一個母親的陪伴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麼重要同時也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啊!

而這樣簡單的要求,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卻是天大的奢望。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叫做明的男孩,也就是下面這部片子的主角——

無人知曉

這是一個曾經真實發生在東京的故事,電影上映後反響強烈。

透過豆瓣六萬人參評之下9.0的超高評分,以及超越98%劇情片的綜合成績,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它的衝擊力。

片中的是一個被母親拋棄的孩子。

在這個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年紀,他卻要忍受飢餓和冷落,面臨生存的難題。

更主要的還有生活的壓力。

因為他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

明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但是他們都不是同一個父親,而且除了明以外剩下的孩子都是黑戶。

所以,媽媽在的時候,給這些黑孩子定下了規矩。

"不許大聲吵鬧,不許到外邊玩耍,被人們看到也不行"

以前就是因為明的弟弟被別人發現,一家人才搬到了現在這個地方。

有一天媽媽突然告訴明,自己戀愛了。

而當明得知媽媽戀愛的消息時竟然無動於衷。

在我們驚訝於他的反應時,他沉吟後的淡然的一句"又戀愛了?"讓我們明白了一切。

看得出,明的弟弟妹妹們可能就是這樣出生的。

面對質疑,媽媽對這次的關係充滿了信心"不是又,這個人真的是很認真很體貼的"。

而且媽媽還向他承諾,以後結了婚就讓他們住進大房子裡,也不用這樣躲躲藏藏,而且都可以去上學,妹妹還可以如願以償的去學鋼琴。

可是面對媽媽對未來的憧憬和展望,明始終沉默,閉著眼趴在陽臺一言不發。

在這個時候,他其實已經猜到了結果。

果不其然,沒過多長時間,媽媽就突然離開。

只給明留下了一些錢和一張字條,讓他照顧好弟弟和妹妹。

媽媽離開後,明把這個消息隱瞞了下來,獨自一個人扛起了重擔。

錢不夠花了,他還找到了所有人的父親,想要獲取幫助。

可是這些人也都有自己的困難,沒有辦法提供太多的幫助。

幸虧在最艱難的時候,媽媽回來了,還給孩子們都帶了小禮物。

孩子們都很高興,唯獨懂事的明表情沉重,因為他明白媽媽回來的目的是什麼。

果不其然,媽媽回來這是為了收拾衣物重新離開。

明其實都明白,因為他曾經也問過媽媽有沒有和目前的對象提起過兄弟姐妹們。

媽媽總是含糊其辭,只是說最後肯定會說。

媽媽這次離開之後,到了約定的聖誕節也沒有回來。

明剩下的錢所剩無幾,想去超市打工賺錢,卻因為年紀太小無法被錄用。

想要去投身福利機構,一想到不能和妹妹弟弟住在一起就打消了念想。

房東三番兩次來催租,明也只能到處躲藏。

只有年齡大一些的妹妹京子明白,媽媽不會回來了。

也只有她明白,哥哥每天晚上看著賬本嘆氣是為什麼。

京子拿出了自己攢著買鋼琴的錢交給了哥哥,這樣一來才有了一些開銷費用。

明偷偷的把弟弟妹妹帶了出去,還在外面結識了被同學排擠不願意去上學的小姐姐。

之後小姐姐成為了一家人的好朋友,也成為了這個家庭的常客。

然而偶然的快樂並不能改變生活的現狀。

因為沒錢繳費,孩子們住的地方被停水停電,用水只能靠明拎水桶去公園的水龍頭接。

雖然時不時會有超市員工偷偷的把過期壽司送給他們,依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正在需要營養年紀的弟弟有時候甚至被餓到

吃紙的程度。

而噩夢遠遠不止這些。

明最小的妹妹小雪,站在陽臺登高向外望的時候不小心摔下來死去了。

可是在這個時候,明不僅沒有聯繫上媽媽,還等來了媽媽徹底拋棄了他們的消息。

無奈之下,明和被同學排擠的小姐姐把小雪的屍體裝進了行李箱。

因為被限制在狹小的活動範圍,小雪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到飛機場看飛機。

趁著夜色,把小雪埋在了飛機場的草坪。

回來的路上,兩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沾滿了泥巴,坐在座位上呆滯的看著前面一言不發。

這無疑是一出悲劇,但是此刻表現在畫面上的沒有哭嚎和吶喊。

或許真正的悲傷就是如此,不會表現在語言和動作之上。

但是隻要是有心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會被感染。

最重要的是,明和他的弟弟妹妹們不過是一群孩子,連最大的明也不過十幾歲。

可是在這個本應該無憂慮的年紀,他們卻承受著太多不應該承受的東西。

可是他們也曾快樂過。

不信看一看有媽媽在的時候,弟弟笑得多麼開心。

關於文章開頭提到的事件,悲傷和震驚之餘我並不想去評論什麼或者去指責誰。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我並不知道真相,那些自以為知道真相的,也勸你們省省,積點口德。

在這裡,只是想說,一個完整的家庭,一個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太重要了。

孩子們對於父母的愛和依賴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畢竟我們也是那個時候過來的)

如今的我們,最後總要為人父母。

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多一些理智多一些擔當,不說最好,也要能把最基本的責任送給孩子們。

像片中明的媽媽那樣的真就很過分了。

遺棄罪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