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中老年妇女怎么就不可以有少女心了?

一段文字描述,引发了我关于少女心的感慨。

成熟女性在东亚没什么人气,什么欲望都市什么风情万种,那听起来都像骂人,有股勾搭人的劲头。女人大略只分两种,一种是未婚少女小白兔,一种是已婚已育大母猪。

哈哈哈……我的天!谁啊?敢这么简单粗暴地惹毛一众中年阿姨?

这是简书作者毛利写的《中年女人到底该不该拥有少女心呢?》一文中的摘抄,文章发布2个多小时,点击量超过3000+!我就奇了怪了,这简书里到底藏着多少中年女人,以及和中年女人有仇的人啊!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觉得作者倒是没啥别的不好企图,对普通的中年女人没有恶意,只不过就是想在着装配饰上劝诫一下,要大家(中年女人们)别不合时宜地装嫩。

OK!完全可以接受,只是这个题目,这种说法,比较惹人恨而已。

客观的说,和“哪个少女不怀春”同样道理,每一个女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少女,不管你现今几岁。

女人们对自己年龄的感知往往都是后知后觉,往后推迟几年才能意识到自己大概已经多少岁了。比如一个28岁的女人,她一定会觉得自己只有21岁,不能再多了。一个38岁的女人,她可能会觉得自己只有28岁。

哪怕是50岁以上的老阿姨们,随着岁月流逝,儿女都长大,好多人心里多了一种恬静的沉稳。可她们在某一时刻仍然会忽然恍惚起来,忘记自己多大,25?35?似乎绝对不能再大了。

对于所有的女人来说,对自己年龄准确认知的心理建设,的确是一个终生都完不成的难题。

所以,总是有一些建设的不太好的姐姐妹妹们,会在着装、配饰,甚至行为表情上,有一些夸张。具体表现就像毛利说的,三四十岁还戴hello kitty,穿粉色蓬蓬裙,说话撒娇发嗲,有点让人难以承受的恶寒,俗称“老黄瓜刷绿漆”。


不过,因此就告诉中年妇女别再有少女心了,你们不觉得有点残酷了吗?

少女心,不只是少女独有的,中年甚至老年女人都有在心底终生拥有它的权利。因为那是一种自我喜悦的幸福,一种自己坚持的生活态度,一种对抗岁月侵蚀、直面人生艰难的力量,是确保生命如歌、优雅绽放的营养剂。

只是,它不一定就只是简单的外化为粉粉的颜色、嗲嗲的语调。对于大多数的中老年女人们,在坚持得体衣着的前提下,会为自己的少女心寻找其他安全出口的。


比如,不顾家务繁忙、工作紧张,也要抽出空来学习插花、刺绣、书法、绘画、陶艺……你觉得她们投入其中、满心欢喜的那些时刻,她们的心理年龄是多少?一定不是40+的八卦阿姨的角色定位。

那一刻,她们忘记了柴米油盐的琐碎,忘记了压力满满的工作,只是单纯的沉浸其中,沉浸在色彩、花瓣这些柔美的事物当中。

在这些能唤起她们内心最美妙感受的体验面前,她们眼里的光彩并不比那些妙龄少女逊色,她们嘴角的微笑也不因为年龄而苍白,彼时,她们心里一定还是当年那个裙裾飘飘的妙龄女子,一定觉得风还是那样的轻柔,雨还是那样的清爽,自己还是美丽一如当年……

中老年女人,只是一个年龄的记录分类,更多的外在给人的感观,少女心则是对这个世界的内在体验,是为世界的美而心动的能力,两个完全不冲突。

保持少女心,就是要永远对世界保持着热爱与好奇,保持着积极探索和时时学习的激情。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片赤子之心,心里有爱,眼里有光,不让自己的生活变成死水一潭。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公平的属于这世上每一个人的。一朵花,一片景,一个帅哥,所有打动人心的,必属于那些带眼用心看世界的人,与那些虽然年轻貌美,却一味沉浸在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人无缘。

所以,拥有少女心吧,这并不是值得羞耻的事,而是给予自己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