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为民服务,2018年武侯民政都有这些亮点工作

6月21日,武侯区副区长林金辉调研民政局工作。听取区民政局上半年工作汇报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8年,武侯民政扎实完成市区各项民生目标任务,在社会救助、养老、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坚持开拓创新、坚持为民众服务

2018年区民政局都有哪些亮点工作呢?

↓↓↓

特色亮点工作

1

创新实施武侯区社会工作服务“321”示范工程。投入资金80万元,最终确定立项项目8个,其中1个支持类项目,7个社会工作服务类项目,于6月1日启动实施。

▼儿童安全能力训练营

“暖心故事坊”婚姻家庭项目

▼“折翼天使·爱馨相伴”双楠街道助残项目

关爱在身边—百花社区特扶家庭帮扶项目

“生命的四季”南虹村社区老年人服务项目

“相知相遇,互助颐养”互助养老社工服务示范项目

2

武侯区超过65%的社区参与社区营造活动,合作的社会组织、企业、驻区单位212家,培育社区领袖483名,自组织121支,建立了23个社区微基金,解决焦点问题71件,形成了多元联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大大激发了社区自治活力,持续推进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工作。

3

开通微信预审平台,实现“指间预约”。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婚姻登记中的应用,在全省率先开通婚姻登记微信预审平台。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通过关注武侯民政微信公众号将办理婚姻登记所需材料拍照上传至预审平台,申请预审通过后即可完成预约登记。此项平台的开通,有效地避免了当事人办理登记时因材料不齐往返跑路情况的发生,真正实现了“只跑一次”的目标。

4

深入推进“五个融合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截至目前,武侯区“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用户数达8万余人,加盟服务机构达170余家,上半年已服务1万余人次。探索以微型养老机构为核心、日间照料为依托、上门服务为纽带、老年助餐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社区“长寿食坊”的助餐能力。

5

全面完成武侯区社会治理创新服务园提档升级工作,实现了软硬件的全面升级。提档升级后的中心使用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成为社会组织党员同志、社会组织成员交流融合的阵地;社会组织党建创新思想的“发源地”;社会组织服务资源与成长资源的“集散地”。

无论是各种社会救助

还是养老、社区建设

以及婚姻登记

我们都在用心为民众服务

回顾完民政的特色亮点工作

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

林金辉同志提出如下要求:

1

进一步做好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的功能,强化社会组织管理;

2

加快社区养老院建设,确保6月30日动工,9月30日全面完成;

3

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

4

做好长寿食坊、松鹤延年保险、颐居通平台、“雪中送炭”项目以及慈善惠民超市等项目的成效评估和资金监管。

林金辉同志强调:

工作中要开拓思路,勇于创先争优,要以完成“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终期验收工作、创建四川省双拥模范区、争创中华慈善奖等工作为契机,让民政工作高位求进,更好的满足群众需求。同时,林金辉同志还对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