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真的把我們的國旗印在他們的硬幣上嗎?

歐酷補


巴基斯坦的確把中國國旗印在他們的硬幣上,但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因為很多巴基斯坦人都不知道,但很多中國人卻知道了,你說神奇不神奇?

巴基斯坦的確有印著中國國旗的硬幣,但那是紀念幣,理論上可以流通,但主要作用還是給人收藏。

這種紀念幣第一次發行是在2009年,為慶祝新中國60週年國慶,面值10盧比(約合人民幣0.6元);第二次發行是2015年,慶祝中巴友誼年,面值20盧比(約合人民幣1.3元人民幣)。

僅此而已。

這兩款紀念幣幾乎沒有在市面上流通,基本都到了收藏家手裡,而且中國人居多。

其實,為了邦交發行紀念幣是現代國家常用的手段之一,沒有必要太大驚小怪。

只不過其他國家用的都是邦交國的國花、名人、藝術品等等元素,只是巴基斯坦突然用了國旗,顯得標新立異了而已。

另外,國內的一些自媒體也在標題上誤導了大家,用“硬幣”代替了“紀念幣”,讓人誤以為巴基斯坦日常流通的硬幣上都有中國國旗。

其實,一個國家的貨幣是這個國家主權意志的體現,是絕對不會允許出現外國的國旗、國徽的。(胡哥在查資料的時候已經發現有人說巴基斯坦的硬幣上有中國國徽了……)

哪怕是同盟國都不行,更何況我們和“巴鐵”還不是同盟國。

至於說其他關於巴基斯坦的謠言,比如中國人去那裡會受到歡迎啊。

那當然會受到歡迎啊!巴基斯坦那邊我國派了很多技術人員,還有很多企業在那邊。財神爺當然受歡迎。至於說普通人,胡哥不太建議大家貿貿然跑過去,巴基斯坦基層很亂的,小心被綁票。

最後說一件事,胡哥曾經問一個巴基斯坦留學生如下問題:

胡:你最喜歡哪個國家的人?

留學生:美國啊……
胡:……那你還來中國留學?

留學生:這邊(學費)便宜啊,還有補貼,很划算……

胡:……

至於說巴基斯坦法律規定的“破壞中巴友誼罪”,嗯,可能我們看得不是同一部法律吧……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巴基斯坦的確曾經發行過印有中國國旗標誌的硬幣,不過那是2009年紀念新中國成立60週年時發行的中巴友誼紀念幣,而不是民眾日常使用的流通貨幣。這套印有中巴兩國國旗的紀念幣在巴基斯坦很難見到。巴基斯坦把中國國旗印在自己的貨幣上,這種說法不能算錯,但也不能算對,只能說是對中巴友誼一種不太適當的誇讚吧。

中巴全天候友誼在中國的網絡上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和認知。一種是所謂巴基斯坦是中國的鐵哥們,甚至是中國的小弟,中巴友好在巴基斯坦寫入憲法雲雲。而另一種則是盡力淡化甚至貶低中巴關係,甚至把巴基斯坦發生的一些針對中國的恐怖襲擊作為巴基斯坦對中國心懷惡意的證據。

這兩種認識都是片面的。國家關係和人際關係有些類似,但不可完全類比。國家關係強調共同利益基礎,然而也存在外交傳統和思維定勢。中巴全天候全方位關係是歷史形成的,現階段也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基礎,不過,雙方不是盟國,更不是軍事同盟。中巴關係有自己的特殊性,巴基斯坦對華需求也很大,但無論如何,巴基斯坦都是獨立的主權國家,而不是任何國家的小弟。實際上,巴基斯坦的傳統友好國家並不只有中國,還有沙特,土耳其等。出於國家利益和國家信譽,巴基斯坦在國際場合一向給予中國大力支持,體現對中巴關係的重視。巴基斯坦絕不是跟在中國後面亦步亦趨的小兄弟。


葉海林


中巴兩國山水相連,唇齒相依。在中國,巴基斯坦有個獨一無二的稱呼——“巴鐵”。巴基斯坦人民將中巴友誼比喻為“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

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本無不散的宴席。但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締結的偉大友誼卻能歷經各種考驗,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友好交往,經久不衰,我們的“巴鐵”,真的很鐵!

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是當前世界上國與國之間健康、友好關係的典範。

巴基斯坦為了表達對中國這位大哥情比金堅的友誼,曾兩次特意在自己國家的硬幣上印上中國國旗。

第一次,是在2009年,巴基斯坦為慶祝中國的60週年國慶,特別發行了面值10盧比的紀念幣。在這枚硬幣背面,中巴兩國國旗一左一右,國旗下面是兩隻握在一起的手,寓意中巴友誼牢不可破,攜手共進!

第二次,是在2015年,為了紀念中巴友好交流年,巴基斯坦特別發行了中巴友好紀念幣,面值20盧比。這一次,依然是中國國旗在左,巴基斯坦國旗在右,但握著的兩隻手沒了。

巴基斯坦作為一個直接將“中國是巴基斯坦堅定的盟友”一句話印在小學課本上的國家,之所以選擇堅定不移地跟隨中國的腳步,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的。

中巴友誼牢不可破,主要是因為在上個世紀發生的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遭到了美國的背叛,巴基斯坦一下成了“世界孤兒”,危急關頭中國站出來施予援手。

當時,巴基斯坦正面臨著戰亂和恐怖組織的襲擾,急需一款買得起的先進戰機保衛國家,而美國、俄國的戰機又都太貴。

於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合作研發了大名鼎鼎的“梟龍”戰機,作為三代機中的翹楚,至今仍在守衛著巴基斯坦的領空。從此中巴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當然,如果僅僅認為武器援助是我們與巴鐵真友情的全部體現的話,那就太膚淺了。

常言道:想致富,先修路。而對於巴鐵而言,這條路就是喀喇崑崙公路。作為世界上最美也是最危險的高原公路,上世紀60年代開工修建的喀喇崑崙公路可以說是中巴友誼的最佳見證。

汶川地震和後來的湖北洪災,巴基斯坦在自身經濟存在困難的情況下,獲悉中國受災,巴基斯坦第一時間慷慨解囊援助中國。

巴基斯坦邊境和我國邊境是連在一起的,而兩國軍人經常會聚在一起吃飯、聊天,親如一家。

在巴基斯坦邊境無論哪個國家通過都要經過多次審核,而唯獨只有中國人通過不需要停下來接受檢查,這說明巴基斯坦對中國是非常信任的。

願中巴友誼萬古長青!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巴基斯坦是中國唯一一個全天候的盟友。

很多人都說巴基斯坦是中國最好的兄弟,這個確實如此。但是說把中國國旗印到了硬幣上,還要區分流通的貨幣與紀念幣之間的差別。


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中國與日本也是最好的朋友。想想中國幾億青年,電腦D盤裡都有一份“中日關係”。還怕被人看到,特別加了密。我們言歸正傳!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提出對中國製裁,並且多次用經濟援助作為藉口,拉攏巴基斯坦加入美國。然而在最後投票階段,巴基斯坦投了反對票。

有人說巴基斯坦把“維護中巴兩國關係”寫進憲法,先不說真假,但是在巴的小學課本上確實寫了“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堅定的盟友”。

雖然關係這麼好,但是把中國國旗印在貨幣上還是不可能的。新中國成立60週年之際,巴基斯坦為了紀念這一盛事,特別印發了印有中國國旗的紀念幣。

關於中巴關係,國內一直有兩種言論。一種是各種報道抬高中巴關係,另一種是捕風捉影貶低兩者。只能說我們應該擦亮眼睛,國家之間更多的還是利益可談。

Δ中巴紀念幣

巴基斯坦在在國際上也是一直支持中國,但他作為主權國家,也絕不是隻會跟著我們走的小弟。


史之策


肉叔在十幾年前,曾經去過巴基斯坦。當時去了首都伊斯蘭堡,以及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拉哈爾。不過那次不是去旅遊,而是參加一個為期兩週的國際培訓。至今清晰地記得,穿行在拉哈爾街頭的情景。那種嘈雜和凌亂但繁榮的景象,像極了中學課本里的一篇描述中東BAZZAR(市場)的文章。

如果你腦海中還是無法形成畫面,就請看題圖和上圖,你會感受到那樣的場面。

言歸正傳。確確實實,千真萬確,巴基斯坦曾經兩次將中國國旗印刻在該國發行的硬幣上。

2009年,巴基斯坦為慶祝中國的60週年國慶,特別發行了面值10盧比的紀念幣。

在這枚硬幣背面,中巴兩國國旗一左一右,國旗下面是兩隻握在一起的手,寓意中巴友誼牢不可破!

中國國旗第二次登上巴基斯坦硬幣是在2015年。

2015年,為了紀念中國--巴基斯坦友好交流年,巴基斯坦特別發行了中巴友好紀念幣,面值20盧比。這一次,依然是中國國旗在左,巴基斯坦國旗在右。

巴鐵和中國的友誼真的是牢不可破。但遺憾的是,近些年中國赴巴基斯坦的旅遊,一直不如東南亞及南亞國家旅遊熱度高,不知道為什麼。

如果將來有機會,一定還會再去巴基斯坦!

喜歡自駕遊的朋友,歡迎關注@肉叔 的頭條號,那裡有28篇老撾自駕遊記。


肉叔


我們經常看到,不同國家貨幣上面,除了印國旗國徽,就是英雄領導人的頭像,代表著國家的精神。但有一個國家卻不同,那就是巴基斯坦,他們的硬幣上面卻印著中國國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套硬幣是“中巴友好紀念幣”,巴基斯坦在2009年和2015年分別發行過一次,面值為10盧比和20盧比。之所以在上面印中國國旗,是對中巴兩國友誼的肯定。

自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就和巴基斯坦建立外交關係,兩國人民就跟兄弟一樣,我們親切地稱為“巴鐵”。經過多年的努力,巴基斯坦成為中國最堅定的友國。

中巴關係之所以這麼鐵,主要是來源於兩方面。

第一是上世紀巴基斯坦戰亂頻繁,又買不起西方昂貴的裝備,中國作為鄰國義無反顧進行合作,研製出了“梟龍”戰機,保衛了友國領空的安全,但這類援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是喀喇崑崙公路的修建。它是連接中巴兩國的一條通道,作為世界上最美也是最危險的高原公路,從60年代開工修建,中巴兩國總共有700人葬身於此,平均每公里就會有一人犧牲。是用血淚建成的友誼之路,這也讓中巴更加親密友好,經濟往來更加頻繁。

在汶川受災期間,巴鐵在經濟不富裕的前提下,也是慷慨解囊,出人出力協助救災。邊境的兩國人民也經常一起吃飯聊天,親如一家人。

世界上唯獨中國人經過巴基斯坦,是不用被扣留檢查,表示了巴鐵對中國人的信任。各位小夥伴,你們有去過巴基斯坦嗎,那裡有什麼美麗的景色呢?


找靚機二手機


開什麼玩笑,這已經是主權層面的問題了,注意兩國國旗交叉,以及握手,還有1949 2009的圖樣,哪有貨幣上本國主權元素作附庸的,這圖是慶祝新中國建國六十週年的紀念幣而已。



還有滿天飛的巴鐵段子,長點腦子吧,有點質疑精神OK?真正聯合國制裁某國的權力只有安理會有,安理會麼……記得一票否決權不?(俄羅斯被制裁不是通過聯合國),中國被制裁的原型應該是這個:聯合國人權委員會(06年改革被“人權理事會”取代) 下屬機構防止歧視和保護少數小組委員會(99年改名“促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於89年8月底無記名通過了一項決議——1989/5號決議。結果會議以17 票贊成、15 票反對、11 票棄權通過了這個動議 注意是無記名,根本無法確定誰在反對,也不存在被美國報復,以及,反對人數佔了三分之一,哪來什麼只有巴基斯坦一家反對。

還有,你知道一個小國在戰爭對峙中倒退二三十年意味著什麼?八十年代末一退就是六十年代了,你說印度這種滾刀肉面對六十年代的巴基斯坦沒啥表示?巴基斯坦敢冒這個風險?別逗了,自己都沒了還怎麼幫兄弟
來來來,你告訴我什麼樣的“倒退二十年”能退成這樣的GDP走勢圖?


逼王九鳥磨痔


巴基斯坦的紀念幣上確實有中國國旗。

有人懷疑中巴這種鐵關係,怕巴基斯坦也像當年朝鮮、越南和阿爾巴尼亞那樣見利忘義。這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為目前中巴兩國都對對方有極其現實和長遠的需求。中國需求一個一個安全的能源通道,需要一個一帶一路的樣板工程,巴基斯坦需要中國的資金和技術擺脫經濟和軍事困境。兩國有個共同的敵人印度需要防禦。再者,巴基斯坦在遭受了被西方拋棄的命運後,早已看透了國際上的人情冷暖,知道這世界上只有中國是靠得住的。所以,幾十年來中巴友誼從未動搖。現在,中國在中巴經濟走廊投資數百億,大大地拉動了巴基斯坦的經濟。巴基斯坦也把瓜達爾港租給中國99年,成為中國破解馬六甲困局的最可靠的幫手。中國為巴國提供的各種軍事技術及先進的武器,又成為巴國對抗宿敵印度的重要保障。中巴兩國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這種關係會一直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我們大可不必懷疑巴鐵對我們的友誼。


松濤盛語


對巴基斯坦,切記不要被一些居心不良和純粹多人眼球的媒體洗腦,對於這些漢奸媒體,以叛國罪論處都不過分。

巴基斯坦政府對中國友好的主要原因是印巴戰爭的關鍵時刻,中國拉了巴基斯坦一把,不至於滅國。也因為中國62年的表現,和對阿克塞欽地區的控制,使巴基斯坦認識到中國是其對抗印度的有力夥伴。

但是國家之間只有利益,偏執將個人感情代入進去,不是蠢就是壞,巴基斯坦政府也一樣,在利益面前,巴基斯坦在對幾個港口的使用權上面出爾反爾,擺了中國一套,其短視也讓其付出了代價。因為新加坡一直擱置不開發,白白浪費巴方二十年黃金髮展期。

什麼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巴基斯坦也不例外,因為其政府控制力弱和腐敗問題,農村地區恐怖主義組織橫行,經過和美國等國家的聯合打擊,有所好轉,但是依然高度自治,這些地方中央政府根本插不進去,即使是巴基斯坦的幾個大城市,治安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其次,中國遊客在世界範圍內被歧視,比如只針對中國遊客的小費,事實上人家連搶劫也一樣針對中國遊客,所以想出去旅遊的,最好做好萬全準備,最好不要個人遊,在要去某國之前,最好先對這個國家有些瞭解。


倒看時光


“巴鐵”中國永遠的好兄弟,中巴友誼萬歲!

之所以稱巴基斯坦為巴鐵是有原因的:

↓↓↓↓↓↓↓

在80-90年代,美國向聯合國提出要求制裁中國,並且以大量的軍事物資和每年500萬美金援助為條件,要求巴基斯坦離開中國,而巴基斯坦並沒有直面回應,在最終的投票之際,巴國卻突然站出來反對制裁中國投了反對票,接下來巴基斯坦就遭受了美國的瘋狂打擊,即使最後巴國內部政府改變了很多,但有一條是沒有變的那就是堅持與中國來往。

能夠把中國國旗映在自己國家紀念幣上的國家,你們說是不是兄弟?

中國支援非洲幾十年,如今與歐美日本經濟合作密切,與阿拉伯國家、南美國家建立良好關係,世界形勢還不錯。但能鐵心跟著中國在一起的,除了巴基斯坦,我想不到別的國家。有的國家對他們好,卻永遠喂不飽,一不稱心就反目成仇。

中巴邊境上的兩國士兵友誼深厚,雙方的邊防戰士就差天天一起吃著火鍋唱著歌了。





希望巴基斯坦和中國可以永久的鐵下去,作為一名中國人對於這種國家和國家的情誼,感覺特別的美好,巴基斯坦人民也是吧。友誼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