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出售無座票(站票)合理嗎?

微觀大連

按說,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對號入座,一票一座,都是天經地義的基本條件之一。但是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在不能滿足這一基本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有大量旅客既是心甘情願也是無可奈何地只能選擇無座票。

長期以來,火車運力緊張都是一個近於永恆的話題。雖然隨著高鐵線路越開越多,這種情況已經有所緩解,但是在春運或者大假期中,買不上票的情況依舊廣泛存在。應對和解決這種強烈需求,經常不只是面對個體旅客的具體問題,還同時是一個社會問題。於是將運力的全部可能發揮到極致就成了唯一的選擇,賣無座位票的情況也就應運而生。普通列車,特快列車,直達列車,動車,高鐵,所有列車車型都已經有了並且還要繼續有賣無座位票的情況發生。

對於旅客來說,一定要上這趟已經座位滿員的車,那麼車站賣無座票就是合理的,不賣才是不合理的。但是一旦登上了列車,在別人都坐著自己只能站著的煎熬裡,旅客的心理逐漸就會發生變化。自己與那些坐著的人花了一樣的錢,卻只能站著受罪,不僅身體上難受,而且好像尊嚴上還受了損。

對於車站來說,在旅客滿員的情況下賣無座票,實際上是有一個不言而喻的協定的。那就是很明確的這趟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你買到的這種票將是無座位的,票面上寫得一清二楚,互相之間沒有隱瞞和信息不對等,買了這張票就要互相承擔責任和義務,享受這張票所能提供的,接受這張票所被限制的……

在這樣的情況中,籠統地說存在即合理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這樣的存在,顯然不是理想的存在。理想的存在,還是讓人能儘量保持自己的尊嚴的情況下,相對舒適地完成自己的旅程。發展,繼續發展是眾望所歸的期待;人口控制,不使人口基數過大,也依然是一個不可放鬆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