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的新華字典app,你會買嗎?

何桂賢

先來看看商務印書館數字出版中心相關負責人孫述學對40元定價的表述吧!孫述學認為40元的定價是綜合很多因素考慮的結果,也是經過長期論證的。這款APP版研發了三年時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產品上線的時候,還有高昂的流通成本和運營成本。即便是現在的定價,要想收回前期成本尚有較長的路要走。

這位負責人說的話我想不會假,按正常的成本預算最終折算下來的可能真的會這麼貴。

但是現在是移動互聯的時代,一款APP能不能受歡迎,定價能不能受認可完全得靠市場來檢驗了,而不是廠商自己能說了算的。整體的定價完全應該從市場需求、用戶群體定位、包括成本全方位的考慮,而不僅僅只從自己花了多少成本來核算。如果只是這麼核算,仍舊是拿線下的那種傳統套路來玩,那新華字典APP從根本上就已經失敗了。

新華字典APP功能也許挺完備,還提供了增值服務。但不知道開發方從開始開發到最終定型,用戶需要哪些功能不知是否做過調研?各種用戶需求是否瞭解?APP主要針對的人群會是哪些?增值服務真的符合用戶需要嗎?

從現有的定價來看,開發方對這些定位和用戶需求或許都不清晰。免費查2個字,普通用戶裝這個東西有屁用?搜索引擎直接搜索就結束了。這等於把大量的普通用戶,偶爾需要一下的用戶給拋棄掉了。

40塊錢購買,學生會花這錢?家長會花這錢? 都有紙質版的,要啥手機版。其他第三方的字典手機版也有,照樣能查,要你新華字典幹嘛!

拋去中小學生和一般偶爾用的普通用戶,剩下還有哪些用戶?搞文字,或者相對有專業需求的中高端用戶,或許願意付費。但增值服務裡的小遊戲給他們這些人玩?好像有點腦抽哦!另這些用戶為啥要用新華字典,他們不是都用其他更高級點的字典?

綜合來看,新華字典APP的定價就是出版方商務印刷館和APP開發方思維僵化的產物,根本不適合在當前的互聯網+的環境,脫離現有環境來說事,就是流氓,脫離現有環境來推產品,只能失敗。就跟“脫離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一個性質。所以作為我個人來說,支持新華字典APP收費,但不願意花40塊來為他們這種老舊的思維來買單。請拿出符合現有環境下的收費方式來!


NB下載

《新華字典》推出APP:40元的定價 貴了嗎? 掃碼閱讀手機版

內容提要: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據介紹,該APP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但《新華字典》APP的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情況引發爭議,APP的開發方表示,因涉及版權及軟件開發等問題,所以需要付費。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據介紹,該APP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但《新華字典》APP的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情況引發爭議,APP的開發方表示,因涉及版權及軟件開發等問題,所以需要付費。

大家覺得40元貴嗎?

  表面上看,新華字典App40元的起價,值或不值,應該聽市場的,價格是由成本決定的,成本高了想低也低不了,價格高了無人問津,自然會降價,想撐也撐不住。電子版省掉了紙質版印刷、發行、流通環節的成本,可是前期開發,以及日常維護投入不菲。商務印書館的負責人也說了,電子版在紙質版的基礎上附加了很多功能,比如讀音、筆順以及學習功能。它更像是個學習軟件,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字典的概念。但就市場而言,新華字典推出的這個App算不上什麼發明創新,網上的同類產品不少,有語音有漫畫,還有豐富的拓展訓練,做得比新華字典更靈活,新華字典的這個App並不佔優勢。靠往日的口碑、靠一些簡單的應用、靠李瑞英的門面,真的能吸引來讀者嗎?恐怕是不太樂觀的。

  在互聯網時代,應該先滿足用戶需求,再來建立付費模型。但新華字典如今的模式,卻只考慮瞭如何收費,而沒有考慮用戶下載後能得到什麼。從互聯網產品的角度出發,新華字典完全可以憑藉權威和專業,走免費流量和廣告的模式,或者是提供更多有創意的附加價值,甚至是向教育和諮詢延伸等,這一切的前提,是用戶需求至上。

  短評:應有互聯網思維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新華字典》推出APP,創新舉措,值得肯定。《新華字典》APP面臨的最大質疑,是其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以及正式版40元的價格。在很多人看來,40元的價格“太沒譜”,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太小氣”。輿論質疑,並非沒有道理。《新華字典》APP目前採取的做法,還停留在“紙質版思維”時代,如何殺出重圍,單單靠《新華字典》的金字招牌恐怕是遠遠不夠的。小編建議,應有互聯網思維,不要以為“皇帝女兒不愁嫁”,不要做出背離互聯網思維的事,這也是很多文化經典試水“線上之路”,必須思考的一道課題。(“津雲”—北方網編輯鄭津)

  網友觀點:

  網友覺得費解

紙質版字典定價20多元,電商平臺促銷價更低,缺少印刷成本和物流成本的App,憑什麼更貴?

  @饅頭的糖葫蘆:一本《新華字典》也沒賣這麼貴啊!

有網友質疑《新華字典》最重要的功能應該是普及漢字,而非以此來高價出售。

  @孤寒楓影:售價應該用來支付開發和維護費用,老百姓免費使用字典功能。

 面對APP諸多新功能,也讓不少人覺得,40元花得值。

  @科比布萊恩謙:一個能陪伴你12年的工具書,只要40塊,可以說是扶貧了。

  @PeterYuan_GaoKaodog:沒什麼毛病,紙質版現在也20塊一本,商務印書館請李瑞英讀幾萬個字,也是要有成本的。(以上觀點僅限網友個人,不代表本網立場)


黑白遠離

不請自來。

此事簡直是清新脫俗無知無畏到了極點。

第一,明眼人稍微動動腦子就會知道。這個軟件的開發過程,極有可能屬於“立項得資金,資金不專用”的流程。

開發了三年!請問,過程中投入多少人力,付出多少勞動,成本用在哪裡?三年,我一個人學APP製作然後純手打也能做出來這種軟件!現在還好意思拿三年當做開發成本。

第二,無視市場規律的定價總是沒有市場的,尤其是非剛需領域

四十元!這個價位買一個軟件,無論如何評估都是貴的。貴到離譜。很簡單的推測,這個軟件根本沒打算用市場來衡量價值。只是為了做而做,為了定價而定價,唯獨少了為了銷售而銷售。

可以預測,這個軟件最終的銷量,會成為攤派的結果。普通的數據,高昂的費用,最終雖然不高但還是小有規模的收益,僅此而已。

最後想說,與其做軟件,不如好好推廣中文。新華字典永遠是無法取代的工具書。希望不要被自己人毀掉。


新觀點評說天下

問題先生下午好!請茶☕!俺不會買,現下互聯網的開發與應用,中國存在許多優秀的文人,他們以他們無私奉獻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著中華民族文化根基,遇到俺解決不了的問題和不認識的文字,俺便會在空間找到解釋,並且,解釋的更加準確。謝謝先生邀請!祝健康!


天上素依素飄然

我不會,原因有以下幾點:1.電子版app應該我不會使用,畢竟現在查詢一般使用百度2.價格偏高,以前用的大的正版新華字典也差不多這個價,但是畢竟是實體。還有個成本,電子版不能讓我感受到消費3.網絡百度較書籍app.範圍更廣,射獵廣,更適合我這種網絡吃瓜群眾4.當然新華字典作為陪伴祖國成長的書籍,我希望app只是一種補充手段,不要本末倒置,我更希望我的孩子用實體書而不是app


碧落滄河

丨貴與不貴,講的是能否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和要求。新華字典作為中國文化中文字的記載和傳承,這是無價的。而作為一種工具來使用便有其實用性要求和性價比高低。作為一種新型方式的出現,也是順應時代發展,而且也相信也會受到廣大的歡迎。很多人的反饋貴了,那麼我們是隻在看了40這個數後的直觀反應,還是說對這App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後的反應呢。說實在的平常有幾個人每天去查了2個不認識的字,現實生活中來講要你去查一個字我都認為是多的。而真正要用的人群學生或學者真正一次性下載終生使用,你會覺得貴嗎?新華字典APP的出售價格是一次性的,應該不會不像純粹商業性的東西后期會出現很多的收費性項目,或插入很多廣告,其可盈利性的東西就很少。所以肯定要考慮售價,他是一個部門,一個項目要維持,是要經費的。


工衣胡

近日,商務印書館推出了官方版的《新華字典》APP,但是因為每天只能免費查2個字而引發爭議。出品方做出回應,稱這種運營方式目前還處於摸索階段,後續會做出一些調整。



第一APP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完整收錄《新華字典》第11版紙質書內容,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由原《新聞聯播》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支持即時跟讀對比。此外,這款APP還支持手寫、攝像頭取字和語音輸入,加入了易讀錯字等闖關遊戲。不過,新推出的APP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想要完整體驗,需要花費40元購買。然而,《新華字典》紙質版僅24.9元,因此有網友吐槽“比紙質還貴”。

第二從橫向來看,它與之前上線的新華字典國際商務版《新華大字典》定價相比一點也不貴。商務國際版APP定價為59元,商務國際古代漢語詞典定價為98元。


第三從縱向看,它與紙質版新華字典24.9元相比確實有些貴。不過據工作人員解釋說,APP有些功能是專門開發的,不亞於重新搭建一部詞典框架,而紙質版的字典只是只是簡單的線上翻版。


木木愛情觀

新華字典現在用的比較少,因為互聯網的衝擊,任何書本上的知識在互聯網上都能找到。至於新華字典APP,喜歡的人自然會用,不需要的人也用不著。所以!看興衰且看今朝。


飄哥

不!!我買二手的也不買四十塊錢滴!



玉陌1

當然不會,與其買APP,不如直接去實體店買一本新華字典,價格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