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男友一起把前任送的奢侈品二手转卖,没想到刚收到钱她就被抓了

恋人分手后,一些人会选择“老死不相往来”,而谈恋爱时赠送的礼物,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奢侈品,就真可谓是“留之碍眼,弃之可惜”。

“前任礼物”怎么就成了“烫手山芋”?接着往下看吧!

分手后,昂贵的“前任礼物”咋办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2016年5月16日说起。

“律师,请你帮帮我!”孙金刚第一次与浏阳女孩张茜(化名)接触是在湖南天仁律师事务所。当时25岁的她面容憔悴,显得非常紧张。她告诉孙金刚,自己是浏阳市一家大型服饰公司的销售人员,工资不高,可最近却因为在网上转卖了一些“前任礼物”,结果因涉嫌售卖假冒商品被告上了法庭。

2015年4月,张茜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朋友圈里有名的“富二代”陈俊夫(化名)。不到一个月,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自打找了这个“有钱男友”,张茜没少收到昂贵的礼物——LV背包、GUCCI钱包、CHANEL高跟鞋等,让她从一个每月薪资3000多元的“奋斗女青年”,变成了朋友眼中的“白富美”。

然而,热恋的美好却不长久。在一起大半年后,张茜明显感觉到男友对自己忽冷忽热,后来,男友索性当着她的面与多名女孩玩起暧昧。

张茜选择了主动分手。本想从此“老死不相往来”,谁知,每天看着这些曾经见证爱情的奢侈品礼物,张茜特别揪心。

做个纪念吧!张茜一直将这些奢侈品收藏好,直到认识了现任男友李贺(化名)。相处数月,张茜和李贺觉得彼此性格合适,便见了双方父母。确定婚期后,张茜主动将“前任礼物”拿出来,向李贺坦白,也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处理办法。

新恋情,她和现男友变卖“前任礼物”

考虑到目前经济不算宽裕,张茜和李贺决定在网上把这些奢侈品卖了,一来与前任划清界限,二来还能赚上一笔。

由于转卖价格特别便宜,仅3天时间,张茜的“前任礼物”就全部卖完,并赚到了数万元。但没想到,她因此惹上了官司。

“最初是她闺密花900元买了一个LV的小手包,因皮质脱落,鉴定后发现是假冒产品。”孙金刚说,尽管吊牌、票据和便签都保存完好,可张茜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前男友送的LV是不值钱的高仿品。

再后来,越来越多与张茜交易的买家也纷纷打电话向网络平台投诉,说张茜卖假货。“卖礼物赚的钱都已经花了,加上她坚定地认为前男友送的不可能是假货,她没想退钱。”孙金刚说,2016年4月17日,买家以张茜售卖假冒商品涉嫌欺诈为由,向长沙市雨花区法院提起诉讼。不久,张茜就收到法院发来的传票。

最终,经长沙市雨花区法院庭前调解,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张茜当面向买家致歉,并一一退还转卖得来的钱。此外,对于张茜已经卖出的闲置物品,一经发现为假冒商品,法院将通知相关部门对其依法收缴、销毁,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张茜采取进一步的处罚。

“最终调查发现,张茜卖出的商品中有12件是假冒产品。不但前男友送的礼物被收缴,她还被罚了3760元钱。”孙金刚说。

律师:售卖高仿品,情节严重可涉嫌诈骗罪

张修远(湖南修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是属于诈骗的,而且,只要诈骗金额超过3000元以上就构成诈骗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大的,最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过,如果像张茜这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出售了伪劣假冒商品,其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依然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也就是赔偿责任。

而就本案分析,张茜有赔偿买家损失的义务,但她同时可以就自己的赔偿数额向其前男友进行追责协商。若双方调解不成功,张茜可再向当地法院进行诉讼维权。

婚姻专家:别用金钱给爱情“定价”

张怡芳(湖南悦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资深婚姻家庭情感咨询师)

其实,情侣之间在恋爱时互赠礼物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是情侣双方促进情感、心意的表达。不过,对于赠予的贵重物品或者有特殊含义的高档礼品,往往在两人分手后很容易因“财务分割”引发双方矛盾,甚至上演与昔日恋人对簿公堂的闹剧。

在我看来,男方在赠予礼物时不要过于冲动,将名牌包、手表等数千上万的礼物甚至价值百万元的房产送出去后又反悔,这样对双方的感情都有伤害。而更加感性的女生,在评判对方是否真心付出时,应理性对待,别用金钱给爱情“定价”。

最后,要提醒的是,双方感情破裂后,女方在售卖前男友曾经赠予的名牌礼物时,最好是在销售前将名牌奢侈商品交给相关鉴定机构进行真伪鉴别,以此加强对自己的法律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