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交叉原则”在学习中的主要作用和使用六项原则

交叉原则

交叉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开阔思路。人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模式,并且遵循着这种习惯和模式去运作,这一点既是优势,可以得到保持与发挥;同时,它又是一定的思维定式,容易束缚人的思想。如果我们能够突破这种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法,在生活、事业、学习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常常有人说换一种活法,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解除压力。如果长时间地靠单一信息刺激大脑,会带来生理与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厌恶情绪,如果大脑过于长时间集中于某一点或某个层面,则极易带来大脑与身体的疲劳、压抑和负担,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应该分散注视点、焦点,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策划学习实际上就是对大脑的交叉合理使用进行策划。

第一左右脑交叉。让大脑中间七个智力区域不断地轮换交替工作,转换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能很好地运用大脑,也会带来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劳逸交叉。劳逸结合永远是使用大脑和身体的准则。

第三,学用交叉。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学用结合不仅锻炼大脑,也锻炼能力。

第四,学科交叉。让学习的不同的知识内容相互转换,避免单一的知识带来单调和压抑的感觉。

第五,读写算交叉。即将不同的学习行为方式互相转换,有效地发挥大脑中各个部位不同的作用,抑制疲劳的发生。

第六,难易交叉。知识自身是有难易之分的。如果我们长时间集中于容易之处,没有挑战性,就没有兴奋点的刺激,效果不会好。但是如果长时间攻克难关,心理压力较大,就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有难有易,难易交替。

在学校里,校方通常都会制定合理的课程表,充分地考虑到课程排列的合理与科学,其安排通常是交叉进行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大脑。但在课外时间,例如早晨、晚上、双休日以及节假日,我们也都应该遵循交叉使用大脑的原则。

例如晚上时间的交叉安排是这样的:

第一步:学生从学校回家,这时如果有空闲,可以放音乐,让巴洛克音乐帮助自己走人学习王国,先复习和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材料。这就是温习的阶段。

第二步:在吃完晚饭后,可以开始做当天的练习,这时让文理交叉开来,或根据功课的难易以及自己的喜好等安排先后顺序,一门一门解决,可以一边做一边检查,也可以做完以后总体检查。

第三步:功课做完以后,可以自由活动15~30分钟,不妨看电视、做游戏、练体操、练气功、洗澡,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游泳,或者用来阅读课外读物。

第四步:放松过后继续坐下来学习,这时可以复习近期或远期的知识,复习的内容以教材、讲义以及辅助材料等为主,生疏的地方多花些时间和精力,熟悉的内容可以用“过电影”的方式快速复习。

第五步:接着是预习,主要是预习第二天以及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对于不懂的东西,可以先做上记号,注意在第二天听老师讲课时加以解决。如果没有能解决,还可以单独请教老师,或请同学帮助。

第六步:在以上内容完成之后,就可以安排休息之前的活动,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自己有志向专攻的内容,比如可以思考一些重大问题或难题,或进行一些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