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鎮沈宅村!蔚然一派原生態的鄉居生活美圖!

沈宅村

縉雲縣壺鎮鎮的沈宅村自古就是名聞遐邇的“進士村”,沈族自唐至元出過十進士,且在唐代曾出現“六世蟬聯進士”的盛況。其距縣城35公里,位於壺鎮朝南3公里,地勢平坦,東西兩面有龍山、獅山環抱,漳溪貫村而過,風景秀麗;耕讀傳世,鄉風文明,歷史悠久,人文厚積。村中以沈氏族人居多,現有戶籍人口1509人,山林面積1700畝,分8個村民小組,有中共黨員58人。

歷史悠久 耕讀成風

縉雲縣壺鎮沈宅村



據考:在唐會昌年間(841-846),吳興武康沈仁壽公在永嘉任縣尹,任滿返里經縉雲,見縉雲山水瑰麗,環境優美,遂居東岡下建沈氏莊園。到元末明初,因統治者無道,又加戰亂,民不聊生,沈氏祖先四處避難,分遷沈宅、荊坑、小古、川石、板堰等地。待世亂稍平後,貫公攜全家重返故里,見東岡下莊園已荒廢,遂改遷龍蟠獅踞的雲巖山下居住,取名沈宅村,經過數代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二十餘代。

在清咸豐辛酉年(1861),沈宅村橫遭流寇入侵,經一番燒殺搶掠後,沈族遇害25人,房屋所剩無幾,劫後瘟疫大發,死難者300餘眾。幸賴沈氏祖宗傾囊外購糧米接濟族人,使倖存者度過艱難歲月。而後族人發奮圖強、辛勤耕作、重建家園,至清末時已擁有良田800多畝,山地3000多畝,村莊面積80多畝,村民300多戶。

到民國年間,沈宅村屬漳溪鄉,全村編成二保半,保下設甲。解放前夕,漳溪鄉與景雲鄉合併為漳浣鄉。村內建有敦誼初小,1940年建沈宅高級小學。1945年學校規模擴大,鄰近十三個村的村民都把子女送到沈宅小學讀書。

1925年,村裡建設了自黃炮巖到村頭的防洪堤,同年建季二公祠;1929年建上漳溪平橋(1940年重修),1932年鋪設石板街道,1946年重建古城和新建雲巖門,並把回龍廟從龍溪崗移到城門邊。

解放初,沈宅屬漳溪鄉。1958年,漳溪、石井、景雲鄉合併成三合人民公社,沈宅村改成沈宅大隊,下設若干生產隊。1983年恢復鄉鎮建制,三合公社改為浣溪鄉。

1992年,政府進行行政區劃“撤擴並”,撤掉浣溪鄉,沈宅隸屬壺鎮鎮管轄。

據查:沈氏先祖公沈仁壽系南朝名相沈約之後裔,原東崗下村之沈族在唐、五代、宋、元期間共出進士10人,其中唐代曾六世蟬聯進士,為處州著名的進士村,明代又出了一位“從一品鎮國大將軍”。所以,在村裡的獅子山上建有沈約紀念亭。

解放後,據不完全統計,有博士3人、碩士4人,大專畢業以上的學子有120多人,其中有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科研人員等10多人,縣團級以上幹部10多人。

為了旱澇保收、多產糧食,沈宅的族人們還在蜿蜒的漳溪水中築起了數個攔水壩,從攔水壩引出的水渠,古人叫“堰”,用以引水灌溉農田。其中有條叫“漳堰”的最為著名,引水壩渠寬為1.9米,攔水壩長28米,壩高2.1米,流經沈宅、姓汪田畈、觀壇廟、里弄坑後出好溪,全長約五里許,灌溉著大片良田。該堰建造年代在清光緒三年(1877),據周榮椿等編撰的30卷《處州府志》卷四之水利志上記載,是由知府潘紹治主修。

由此可見,沈宅村人自古勤奮耕種、刻苦讀書,耕讀蔚然成風,致使糧豐物阜、名賢輩出!



風景優美 人為厚積

縉雲縣壺鎮沈宅村



橋踏漳溪親樹去,寺呼聖獸過山來。沈宅村的美,是出了名的,她屬國家級仙都風景區的組成部分,也是主景區之一。山無水不秀,村無水不活。大凡帶有三點水偏旁的村名,都與水流有關,沈宅就是如此。清澈見底的漳溪水貫村而過,水邊的溪柳樹大可合抱,青蔥茂盛,簇擁著兩岸的新舊民居倒映在水中,隨波晃動,幻影迭生。

溪無橋難過,樹無水難活。沈宅村頭的古橋和古樟是風景獨秀之處。古橋為三折邊石拱橋,三墩四孔,迎水面為船形墩,橋畔為村口,岸邊有數棵古樟相伴,橋身長滿青藤亂草,不時有村人走過。該橋始建年代不詳,康熙十八年重修,嘉慶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被洪災所毀。嘉慶六年再建:“不玉為欄,不金為柱,壘石成橋,墩三梁五,”斷而復續後,如“半月橫天,七星映鬥,突兀崔嵬,關鎖水口,丕振人文,風醇俗厚,根深蒂固,天長地久。”至今已逾200餘年,依然如五彩長虹橫架漳溪之上,供人交通遊覽。古樟枝繁葉茂,傲立橋頭,與古橋相映成趣,渾然構成極致美景,為沈宅十景之最。1985年,電影《八仙過海》的攝製組就曾在此拍攝過幾多鏡頭。

山因勢而奇,寺因奇而建。沈宅村的獅子山是出了名的,那雲巖寺也恢弘大氣。她們的名稱由來是有講究的。原來在壺鎮鎮南三公里處,有兩座山峰一東一西橫亙在廣袤的田園中,一座叫龍山,另一座名“雲巖”,由於山形酷似臥獅,故“雲巖”又名獅子山。這獅子山東南高西北低,低的一端是獅尾,高的一端恰是獅子的頭部,它向著東南方昂揚而起,似乎正以雄渾的呼嘯迎接每一天曙光的到來。漳溪貫穿於龍山和獅子山之間,從雄獅頭前靜靜地流入,像一條素潔的白練在獅身前輕盈地舞動了一陣後,又朝西南方向悄無聲息地淌去,不但肥沃了龍山、獅子山下大片的土地,而且庇佑了一個名聲顯赫的氏族,孕育了一個刻畫滿文化符號的古老村莊。寺院剛好建在雲巖獅首的山坳裡,成梯級上揚,獨得山水靈秀,故以“雲巖寺”命名,也算恰如其份。

村裡人世代相傳沈氏家訓《誡子書》,如今讀來仍舊朗朗上口、錚錚有力,陪伴著一代代沈氏族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一同看著新樓逐漸林立,村路慢慢寬闊。他們自籌資金在獅山上建造了“沈約紀念亭”,為的就是弘揚沈約“為人淡泊明志,為官造福一方”的美德,以敦化後輩。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自幼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南朝梁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著有《宋書》《沈隱侯集》輯本二卷,又曾著《四聲譜》《齊紀》等。沈約是齊、梁文壇的領袖,學問淵博,精通音律,與周顒等創四聲八病之說,要求以平、上、去、入四聲相互調節的方法應用於詩文,避免八病,這為當時韻文的創作開闢了新境界。其詩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

沈姓出自姬姓,以國為姓,是黃帝的後裔。沈本是上古國名,最早是夏禹子孫的封國。周初時,武王死後,年幼的成王既位,周公旦(文王第四子)攝政。三監不服,與武庚(商紂王之子)勾結,聯合東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旦所滅。季載(文王第十子)因平叛有功,被周公舉薦為周天子的司空,後成王將其叔叔季載封於沈國,又名聃國。季載又稱冉季載。聃又寫作冉,古時,冉、沈讀音相同。春秋時,沈國為蔡國所滅,季載之後子逞逃奔楚國,其後子孫遂以原國名命姓,稱沈氏。

村中的古建築曾有數百幢,多為清朝時期所建,因風雨摧殘、年久失修而大部傾廢,從現存幾個完整的馬頭牆、幾堵斷壁殘垣上的精美磚雕、彩繪中,還能依稀尋找到幾縷昔日的輝煌。

沈宅大會堂坐落在外菜園,位於沈宅村西北,獅山的東北,龍溪岡的東南。建於1972年,是繼壺鎮區大會堂後,名列前茅的一座大會堂。是當時全村開大會的場所,集體化時期的糧食分配點,屬全村的文化娛樂中心。現在,村雙委又在此緊鑼密鼓地創建“沈宅村文化禮堂”,屆時將使之煥然一新,給全體村民帶來一方村史教育和文化娛樂活動的新天地。


家訓嚴明 慈孝成風

縉雲縣壺鎮沈宅村

沈宅村自古就是禮儀之村,世代相傳著沈氏家訓《誡子書》:“孝父母,敬長上,敦友于,正內外,和鄉族,率勤儉……”時刻警醒後輩子孫要樹立慈孝睦親、勤勞節儉、遵紀守法、仁義友善、誠信為人的好風尚。所以該村一直保持著淳樸的民風、靚麗的山水、安定的生活環境。

環境好則人宜居、民長壽。目前,村裡健存的90歲以上老人就有6人。村中的“百歲橋”就是村民大興慈孝鄉風、自覺為振興家鄉出力的典範:1999年,沈宅村97歲的沈家李買囡在臨終前囑託子女後事從簡,同時要求他們合力在傍村而過的漳溪上造橋一座,以了卻她多年的心願,便利百姓通行。當時,村裡雖有北村口、村中央、南村口三座橋,但北村口是一座石拱古橋,年代已久,且兩頭設有臺階,車子不能出入,村中央是一座簡易小橋,僅在凸出水面的幾塊大石頭上搭幾塊水泥板,溪水稍漲,小橋即被沒入水中,行人稍有不慎就會跌入水中,村民進出村,特別是貨物運輸,都要繞到南村口水泥橋進出,非常不便。

李買囡的後人謹尊遺囑,在瀋水然的主持和帶領下,經過沈家兒女及其孫、甥們歷時一年半的艱苦努力,終於在2003年1月建成了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樑,總造價近二十萬元。其時適值李老太週歲滿百,且冀全村人健康長壽,故名“百歲橋”。

人慈孝文明,則村慈孝文明,榜樣和村民的力量無窮大。村裡至今珍藏著一幅72字的紅色革命楹聯:“拋家室,散資財,半挑擔子,秘密革命,功績顯著,黨史增輝,六十年諱莫如深,淡泊明利,誰人都敬。披荊棘,餐風露,一手絕活,艱辛創業,設計卓越,產品天成,九十載聲譽日隆,百般謙遜,哪個不讚。”這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有關部門攜族人贈送給革命老黨員沈賽寶的90歲壽誕賀聯。沈賽寶家住沈宅村,曾參加黨的地下鬥爭工作,是縣輕工機械廠的退休工人。

還有鄉村醫生麻天雷,從2000年起開始無償獻血,並鼓勵妻子一同獻血,至今夫妻倆的獻血總量已高達七萬多毫升。他個人就累計獻了4萬多毫升血,獲得國家衛生部頒發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和浙江省無償獻血之江杯獎,最近又被縣政府樹為獻血標兵。

沈宅村是大美的,古十景依舊在,文明風持續鼓,漳溪旁又新添石亭和石廊新景,那古城門“雲巖樓”和城牆也已修復。村中的老宅子連綿,古色古香;道路多為石子所鋪,韻味悠長;街道繫條石鋪就,旁有清水流淌,水中藻荇交橫,村婦搗衣洗菜風情獨有。蔚然一派原生態的鄉居生活美圖。在黨中央力推鄉村振興工作的今天,通過全體村幹部和村民的齊心努力後,沈宅村一定能快步奔向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公開出版文集有《仙都風》、《鼎湖浪》、《杜光庭》、《人醉仙都》,在省市級以上文學刊物和出版社發表有長篇小說《括蒼英豪》、《紅塵陌路》、《兄弟睨牆》、中篇武俠小說《雲龍劍》,及大量的短篇小說和散文、詩歌等。2012年獲“麗水市2012年度文學創作大賽銅獎”;2014年6月獲北京“中國夢之路----全國主題徵文大賽”一等獎;2015年2月被選為《參花》第02期封面人物;2016年5月獲“麗水市‘王道友杯’首屆網絡文學大賽” 二等獎;2017年7月,散文《魚讀月 鳥談天》獲吉林省《參花》雜誌社“二季度文學大賽”的散文組一等獎,12月,散文《樵夫之山歌》獲吉林省文化廳的“參花杯”文學作品評選入圍獎,散文《追憶鄉愁----縉雲》入選中國文聯和中國民協編篡的“中國傳統村落國際論壇論文集”,並與會交流;2018年1月,文史研究專著《杜光庭》 獲麗水市人民政府頒發的“麗水市2015-2016年度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月,獲“縉雲縣最美健康衛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