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CIB和O记势同水火? 真实的CIB如何工作

港剧《使徒行者》于2016年7月深夜重播,以最高收视9.5打破深夜重播的收视纪录。

第一集中O记总督察叶兆良派人跟踪CIB总督察卓凯(苗侨伟饰)被甩掉,在办公室打发雷霆。

此时,CIB总督察卓凯来到,指责叶兆良自以为是私自与卧底联络,才令卧底的身份败露,最后卧底更是被三合会害死。

接下来是二人针锋相对地讨论CIB与O记是服务关系,还是合作关系。

真实的香港警方是如何运作的呢?

由于香港高密度城市特征及黑帮秘密社团具有几百年的历史(源于洪门的三合会组织甚至比意大利黑手党的历史还长),香港警方创立了一套独步亚洲的先进警务理念:情报主导。

所谓情报主导就是为了避免头疼医头的被动打击犯罪模式,主动派出警务人员搜集各种情报。依据情报决定行动方案,即便犯罪组织转入地下活动的时期,仍然持续地派出专职的情报探员搜集一切可能有用的情报。

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可以及时将罪案扑灭于萌芽中。为此香港警方成立了一个全职的警方情报部门——香港刑事情报科(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简称CIB)。

电影《无间道》里刘德华饰演的就是这个单位的警员。在一般公众的印象中,情报似乎就是007电影中的情节。CIB的工作模式也的确和007所在的单位MI6极为相似。但是CIB主要负责搜集危害社会治安的情报,MI6则是搜集国家安全的情报。

CIB现在与O记、毒品调查科并称为香港警察的三大王牌部门,队员超过200人,主要负责处理资料高度敏感及机密的资料。其中有一支是以民间公司为掩护、被称为“狗仔队”的单位,他们主要负责定点跟踪及偷拍、行事神秘,行动时乔装各种人物,并以一套独特密码及通讯器材沟通,外界难以破解监听。

狗仔队搜集情报、卧底、跟踪的秘密手段自然是极为高明,但是情报工作是风衣加雨伞的“绅士”活动,天天忙着定点拍照、跟踪、蹲点,估计要想身体健康都是奢望,哪有时间练习狙击、破门、格斗一类的体力活?

大名鼎鼎的飞虎队虽然武艺高强,但是作为警方的战略总预备队,是等着警察遇到处理不了的危机必须请求特警支援才出现的,所以天天不是待命就是训练,而且要调动必须经过香港警方高层批核,免得什么事情都出动影响战备水平。所以万一遇到像反绑架这种战机稍纵即逝的情况,飞虎队未必来得及支援。一般的刑侦人员的战斗技能和装备又无法处理这种情况。

于是香港警方干脆专人专用,狗仔队专司跟踪、套取情报。到了需要干粗活的时候就用专门的战术小队进行,这就是CIB下属的攻击队存在的原因。攻击队自然没有飞虎队的名气响亮,但是他们几乎全程跟随破案进行。一旦CIB确定需要抓捕持有武器的嫌疑犯或者突袭藏匿人质的房屋,一般都是攻击队执行。攻击队成员多从飞虎队及机场特警中的退役警员中挑选,要求极高,队员除了身手了得、头脑灵活,还需具备过人耐力,24小时候命。队员盯上目标后,必须紧随不放,纵使在极差的环境下长时间跟踪和监视,队员亦视为家常便饭。跟天天在粉岭作训基地封闭训练待命的飞虎队比起来,实战的机会要大的多,但是攻击队更为低调,外界几乎不知道这支战术小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