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你需要这些帮助肌肉恢复的技巧

不少人参加体育锻炼后,会在睡眠中出现小腿抽筋、肌肉酸痛、睡得不踏实或在第二天仍感疲劳。这是未能重视运动前热身及运动后的恢复,或是突然参加大运动量的运动,导致人体各方面机能难以承受而出现的不适状态。那么大运动量后如何放松和恢复,手段主要有下面几点。

注意预防“跑步膝”

首先,热身锻炼。很多人都知道运动之前都要热身运动,但还是有人会忽略。身体的器官有很强的“生理惰性”,热身能解除身体的“休眠状态”,还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关节受伤风险。日常普遍采用一般性热身,强度较低且运动时间不长,例如慢跑、跳绳等,时间约为五分钟左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跳绳是最基本的热身

其次,运动后放松。运动后可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休息片刻,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或是与头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后可进行头手倒立或是靠墙手倒立,时间3-10秒,可进行几次,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心脏。然后再抖动四肢,先抖动、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后抖动小腿或前臂。

王子文运动后的靠墙手倒立

再则是运动后按摩。运动后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抖动四肢,主要是放松肘、膝关节以及四肢肌肉群。在你的肌肉周围,有一种较薄具有弹性的组织叫做筋膜。它能够防止肌肉组织受到损伤以及将肌肉保持在原位的功能。在锻炼之后,利用泡沫滚筒放松肌肉,降低紧张程度,帮助你肌肉更快地恢复,降低你受伤的几率。

按摩最大程度放松肌肉

最重要的是运动后的饮食调理。要明白帮助恢复体力的食物不仅仅是针对比赛后的,平时训练完后也同等重要。经常从事长时间、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都要每天不断地补充所消耗的肝糖,水分和钾,更何况是缺乏运动的你呢?而且,碳水化合物和水分应该尽可能快地在训练后30分钟内补充上以便迅速恢复体力。

最重要是记得及时补充水分

要记得运动后一小时后再进食,对身体才有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