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南向》:泸遵合作——开启“陆铁水海”互联互通多赢的“密码”

多年来,泸州与遵义两地相互考察交流,都要提到一句话:遵义与泸州山水相邻、交通相连、人缘相依,历史渊源悠久。

出于共识,泸遵两地政府4年前签订了《泸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重点在建设跨界交通、促进名优白酒发展、联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教与人才合作、加强双向投资促进8个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双方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两地的跑步前进中,作为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遵义,其中心城区人口已超过 200万人,将规划建设500万人口大城市。与遵义毗邻的泸州是国务院规划的成渝城市群第三大城市,计划到2020年,泸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00平方公里。遵义的“领跑”,自然给了“跟跑”的泸州学习借鉴的机会。

两地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加之亲近的关系,自然会产生让彼此共生共荣的“向心力”。

如何携手并进?首先是要开启泸遵合作“陆铁水海”互联互通多赢的“密码”。

关于泸遵高铁

全长200多公里的泸遵高铁,是近年来泸州市和遵义市共同关注、关心的热点工程。在贵州省、四川省召开的省两会上,泸州市、遵义市的主要领导也不约而同地在各省的两会上发声,呼吁关注、加快推进泸遵高铁的规划建设。

从遵义到泸州,陆路交通只有一条高速公路、一条老国道和一条省道可走,全程最少需要两个半小时。泸州和遵义,虽是两个山水相连的地区,受交通条件的制约,长期难以形成共同的经济圈。

贵州省政协委员徐光华谈起了修建这条高铁的缘由。

徐光华说,泸州至遵义的高速铁路早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远期规划项目,按普速客货混跑铁路规划,预计建成后,泸州到遵义仅需1个小时。而川黔两地代表委员之所以在两会上反复提及这个计划,是因为沿线老百姓正迫切地期盼着这条高铁早日开工建设。

按照铁路专家在《泸州至遵义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划的路线,泸州——遵义高速铁路自泸州市起,经赤水河沿线最后到达遵义,建成后不仅可改善西南地区的路网结构,把成渝经济区和黔东经济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还可以缓解四川及西北地区前往珠三角地区的交通压力。

赤水河是一条英雄河,红军长征在这里转危为安;赤水河是一条美酒河,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品牌齐聚河岸;赤水河还是一条美景河,流经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多个4A旅游景区。

徐光华认为,这条沿赤水河而建的高铁必将成为一条文化旅游高铁,从而加快沿线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此外,泸遵高铁,还穿过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的乌蒙山片区,这里脱贫攻坚的任务繁重,这条高铁在规划之初就肩负着整合资源带脱贫的使命。

遵义市发改委副主任郑小勇也有同感,泸遵高铁功能定位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西南通达华南的快速客运主通道,也是服务沿线旅游客流的快速客运通道。打开西边铁路大通道,这是泸遵两地互联互通的重中之重。

郑小勇建议,在国家短期未能投资修建泸遵高铁的情况下,两地可以考虑创造条件修建,即通过自建的方式,贵州方面修建遵义段,四川方面修建泸州段,通过地方建设再纳入国家铁路网。

“根据估算,这一项目的总投资大概需要358.7亿元,其中遵义段的估算投资为279亿元,目前两地政府正在统筹协调,力争在2019年开工建设。”郑小勇说道。

谋划一条新高速

“建议修建綦江经赤水到叙永高速公路。”遵义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何华说道。

而提这个建议基于三个理由——

路网建设

●一是需要改变的现状:遵义市有“两市一县”与泸州市相邻,即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多年来,经与四川省有关交通部门的沟通对接和协调发展,目前,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有G4215蓉遵高速仁怀至赤水段、江津经习水至古蔺高速公路(遵义境内);国省干线通道有8条,其中国道2条,但多数项目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二是遵义市着力破解交通瓶颈的大背景,即通过建立方便、快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能力,形成县城到周边中心城市2小时经济圈、到乡镇1小时经济圈。

与此相应,遵义市加强与周边省、市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打通连接周边地区的通道和出口,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产业通道、出境通道、旅游环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为连接,形成互连互通、方便快捷的公路网布局。

●三是修建綦江经赤水到叙永高速公路的重要性。该高速公路响应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将串连起重庆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地带的路网快速通道,打造江津区、綦江区、合江县、叙永县、赤水市及遵义市的旅游黄金连接路,对上述地区旅游发展、人民出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该项目还是成渝经济区连接贵州的重要通道,建成后将与G75兰海高速、江习古高速、G4215蓉遵高速、G76厦蓉高速联通,形成辐射川、渝、黔三省(市)的高速大通道路网。同时,该高速公路将成为本区域至昆明的最快捷大通道,对三省(市)开展对昆明、东盟等地区的经济交往、社会交流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对于该高速公路的修建,重庆市境内地段已列入其“十三五”规划;遵义市境内地段已上报该省相关主管部门,于近期解决规划事宜。

何华还建议修建仁怀至古蔺高速公路,其重要性在蓉遵高速的基础上,增添一条遵义市通往四川省的交通要道,是解决遵义市西南地区通达四川省交通瓶颈的重要工程,对加快脱贫致富有着极大推进作用。

让赤水河变成出省大通道

赤水河全长444.5公里,历来是川、黔间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水道。由于航运相对公路货运成本更低、单次运输量大的优势,早在2011年,赤水河航道的货运量,就已超过设计能力。

缘于赤水河,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与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一水相依,让泸遵协调推进赤水河航道港口项目建设成为可能。

按照“立足赤水河、发展乌江、拓展支流、面向长江、通江达海”的发展战略,遵义市着力打造乌江、赤水河两个水运出省主通道,加快赤水河水运扩能建设,通过“通航道建码头”,以提升航运能力。

赤水河航运扩能建设工程,拟投资3.7亿元,规划建设159公里夜航助导航设施、300吨级泊位6个及支持保障系统项目等,推进赤水河航道整治,整治航道里程78公里,以提高通航条件。建成后,提高赤水河年水运通过能力,让其成为达到1000万吨的水运出省通道

此外,赤水河流域涉及省市加强合作,探索流域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新路子,协同推进赤水河流域治理、生态共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变成现实,继续维护“赤水河是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的荣誉。

泸州-钦州 铁海联运

5月15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开行泸州——钦州铁海联运测试班列,为泸州及周边的进出口外贸货源提供了一条牵手新加坡世界大港,出口东南亚和非洲的便捷通道。

但是,这个班列要想实现常态化运行,需要货源对流加以保障。在这方面,遵义做法值得借鉴。

在之前不到1个月,遵义也开通了到钦州的铁海联运测试班列。但不同的是,贵州是“全省一盘棋”,举全省之力,参与国际物流大分工。

与参与国际物流大分工理念相应,之前,在全省范围内,特别是贵阳、遵义两地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研,通过在经济、便利、合理组货等方面进行筛选,初选了轮胎、钢圈等出口货源稳定,集货、发货便利的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作为第一阶段班列的货源方,并以遵义新蒲经开区电子产品和正安吉他园产品作为补充,组成贵州至钦州港的第一阶段班列货物。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交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通过省内主要涉及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对接,开展全省范围内的集货工作,联合全省主要物流企业,打通南向进出口通道,形成进出口对流,利用“互联网+高效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南向通道快速形成。这样,就能逐步保障班列常态化运行,最终形成成熟货运通道。

微博: @泸州日报

新闻热线3101142 服务热线 310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