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与速度的科学性

一,影响球速的几种情况?


  1.判断速度

  对于对方来球的预知速度,是击球前必须具备的能力,判断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击球的质量。

  2.步法移动和重心转换

  步法移动速度是两板球之间快速衔接的前提,而重心转换速度则制约着一板球的发力速度,是身体动作的“第 一速度”。

  3.发力速度

速度主要通过力量产生,包括腿、腰、手的发力,这是制造球速的根本。

  4.球的运行速度

  球离开球拍后,向对方球台运行的速度,是我们最需要提高的环节。

  5.变换线路·落点的速度

快速、连续的线路和落点变化有着明显的实战意义

  6.衔接速度

  自身各单项技术之间衔接的速度。

  7.弧线速度

  弧线的高低对速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保证球能够过网且其它条件相同时,弧线较低的球速应高于弧线较 高的球。

  二,如何提高球速?

  1.强化判断力训练

  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对于正确把握对方使用的技战术并知晓对方的打法意图至关重要,也为自身实施有力回 击提供了可能。因此,快速的判断来球是快速回球的先决条件。要想加强判断力,就要在平日练习时专心投入 ,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通过对方触球瞬间的球拍拍形来预判出球的性质

  2.加快步法移动&重心转换的速度

  大家知道,步法能否到位,直接影响能否发出力并连续击球,直接影响击球时间。只有合理快速的步法移动, 加上较强的判断力,才能很准确地击到球,才能制造速度。要让步法快速移动,关键是提高腿部的爆发力和快 速的重心转换能力

。我们在练习步法时,特别要注重自己重心的快速转换和步法的第二次起动练习(第二次起 动是指一次步法起动不到位时,立即进行第二次起动,以期找到合适的位置)。

  3.加强腿·腰·手臂的爆发力

  在乒乓球项目中,力量与速度是相互结合的,力量能够产生速度,力量是加快速度的根本,力量的大小也需要 借助速度来体现。当以大力量的扣杀、冲杀直接得分时,是由于施加在球上的力量足够大,令球产生很强的反 弹力,因此球速相应加快,使对方判断不出来球的方向直接失误;或使对方出现反应延迟,错过最佳击球时机 ,导致击球后出现失误。这说明力量是制造速度的物质保证

  4.选择最佳的击球时间

  正确的击球时间能够加快速度。如果把击球时间分为5个点:1&2为上升点,3为高点,4&5为下降点。以相同的 力量,如果在1-2-3点击球,连续击球的衔接速度就会比4-5点快,但为了兼顾稳定性,进攻时以2-3 点为最佳 时间,也是提高速度的最佳时间,特别是用弧圈冲下旋球时,绝不能在1点上升期冲

——否则,发力时球容易“ 吃”旋转出界;不发力时,球速变慢,而且“吃”旋转下网。但如果是反拉弧圈球和快搓快摆,你要在1-2点击 球,就能产生快速的效果。所以,击球时间是需要根据不同来球决定的,很多人为了提高进攻时球运行的速度 ,总是在抢击球的时间,而导致击球时间不合理,反而直接影响了球的运行速度。

  5.改进衔接,与线路·落点有机结合

  加快衔接即快速连续击球,是连续速度的体现。若步法到位,要想连续快速地击球,关键在于提高动作的还原 速度,加强动作的协调性,并相对减小动作的幅度。线路和落点的变化能体现速度效果:我们在打球时,如果 对手是同一个节奏、同一个线路、同一个落点,即使是很快速度的球,我们也很容易还击。因此,这种速度其 实是体现不出速度效果的,只有与不断变换的线路和落点相结合,才能体现出速度的最佳效果。

6.降低弧线

  弧线也是乒乓球的五大要素之一,弧线低能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距离,从而间接加快球的飞行速度。在进攻技 术中,这种差别或许不是那么明显,但在发球、削球、搓球上就比较明显了。当然,考虑到击球的稳定性(因 为有球网),必须制造一定的弧度,在能过球网的前提下,弧线越低则速度越快。

  7.旋转速度

  旋转速度是球拍在触球瞬间对球进行摩擦时,球体因此而产生的自转速度。在比赛中将球的旋转速度同运行速 度有机结合,能有效地产生旋转、速度和节奏的变化,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三,提高球速的两大误区

  1.只击球的上升期可以提高速度

  进攻时认为只击球的上升期可以提高速度,这种击球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球在离开球拍后于空中运行的速度 ,因为它缺少节奏变化,而且当手臂发力较多时,回球容易出界,而发力较小时,球速又会偏慢。

  2.手先到脚后到

  为了抢在上升期击球,手先到脚后到。这种击球方式不仅发不出足够的力量,而且会在完成击球动作后失去重 心,不可能打出连续的快速的球,甚至会破坏整个衔接技术的节奏。所以,击球时必须是先动脚后出手